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操控智能化系统的开发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自动化发布时间:2021-05-24浏览:

  摘 要:通过开发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操控智能化系统,使繁琐的控制过程简单化;智能化诊断及故障情况判定,便于操控人员快速识别及排除故障。

  关键词:耙吸式挖泥船;逻辑规则;智能化

智能化论文

  1 前言

  随着耙吸挖泥船参与的疏浚工程对工期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业主更强调繁忙航道作业中的耙吸挖泥船先行避让的要求,对耙吸挖泥船舶操控安全、疏浚工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目前,传统的耙吸挖泥船需要船员在操控台上根据当前工况、现场环境、设备状态等,操作一系列的开关按钮或手柄等来操作控制施工机具设备。这种控制过程以相互独立的分散式操作为主,虽然系统具备各局部单元的自动化控制和基本的诊断功能,但距离智能化控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解決因操作人员的操控差异带来的施工效率上的差异。因此,在更高程度的全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疏浚方面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研究耙吸挖泥船施工机理及对应的疏浚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策略,为船舶开发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操控智能化系统,增强船舶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有效避免操作人员的水平带来的工作差异,通过简化操作过程来提高效率。

  2 操纵智能化系统构成

  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操控智能化系统,基于可编程嵌入式控制器(PAC)。PAC内嵌智能控制决策模型,通过实时采集疏浚监控系统数据,配合智能操控终端,向系统PLC控制器输出控制指令,激活、执行各种过程控制,通过系统界面把控操作过程及状态。智能化子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3 操纵智能化系统主要功能

  操纵智能化系统功能,基于疏浚作业阶段自动判断模型(DPADS)的3大功能模块:自动耙管(APSS)序列化控制;自动疏浚(ADSS)序列化控制,自动冲水(AJSS)序列化控制。

  3.1疏浚作业阶段的自动判断模型(DPADS)

  疏浚作业阶段自动判断智能模型(DPADS)集成在位于疏浚控制台的PAC中,主要针对各作业阶段智能识别及综合控制,其功能包括:设备动作进程识别及作业阶段的判定、设备及控制过程安全保护和报警。

  3.1.1控制过程序列

  根据挖泥船作业的特征,在本系统中将船舶作业过程划分为航行、疏浚、卸泥、停泊4大阶段,每个阶段包含若干子阶段,如图2所示。

  3.1.2控制过程安全保护及报警

  基于疏浚作业阶段自动判断智能模型(DPADS),可实时建立APSS、ADSS、AJSS自动控制序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与诊断界面之间的动态关联。一旦故障出现,可通过按下智能诊断按钮,控制界面自动跳转至相应的诊断界面,方便故障判断及协助维护。

  3.1.3设备安全决策

  包括:主机、泥泵、冲水泵、液压、吊架、绞车等重要设备工作特征的诊断。

  3.1.4控制过程传感器安全决策

  主要功能包括:传感器断电诊断、传感器进水诊断、传感器越界诊断、传感器线性故障诊断等。针对故障传感器进行判别标记,例如:闸阀、蝶阀限位条件标记(假开、假关);吊架限位条件标记(到位、未到位);各传感器故障标记等。

  3.2 自动耙管(APSS)控制

  自动耙管控制序列的智能APSS软控面板,设置6组模式按钮:“搁墩”控制耙管到达搁墩位置;“舷内”控制A字架到达弦内位置;“舷外”控制A字架到达弦外位置;“吸口”控制耙管到达吸口位置;“离地”控制耙头深度达到;“着地”控制耙头放置施工面。

  3.2.1模式转换及控制

  疏浚作业阶段自动判断智能模型(DPADS),建立了对应的条件预设,所有功能按钮将按照相应逻辑规则执行。

  例如:A1搁墩模式按钮,可以把处于A2舷内、A3舷外、A4吸口等状态或处于过渡状态中的耙管一键控制至A1搁墩状态,通过DPADS中的逻辑规则对各动作条件判断(如液压系统是否满足等);状态条件判断(如搁墩限位,A子架限位等状态);各个绞车及A字架的连锁控制,从而实现模式转换。A1搁墩至A2舷内模式转换控制过程,见图3所示。

  3.2.2主要安全决策

  (1)动作时间保护及传感器失效报警

  当转换过程所用的时间超过设定时间,系统将停止绞车及吊架动作及系统界面报警;当水下传感器出现进水、断线等故障时,将退出自动控制模式,同时系统界面报警。

  推荐阅读:写工业生产智能化的论文有哪些引用文献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耙吸挖泥船疏浚设备操控智能化系统的开发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zidonghua/5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