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职业教育发布时间:2022-04-27浏览:次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文章旨在研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和实践粮食专业在招生招工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高职粮食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高职;粮食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探索和实践
現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是国家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等相关专业,全面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作为国家层面推动实施的一项职业教育制度,是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方略。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十四五”规划与2035 年远景目标中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背景下,团队研究和探索粮食专业在招生招工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粮食专业校企深度合作、一体化育人的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行业背景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产量和商品量第一大省,是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也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粮食产业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成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区,建设中华绿色粮仓、绿色厨房,打造高品质食品品牌,加快“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产业链发展,将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为第一支柱产业。以中粮集团、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象屿集团、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粮食加工、粮食仓储和粮食检测企业近3 000家,急需培育粮食仓储管理、粮油质量检验检测、粮食加工企业车间技术操作管理等岗位应用型、技能型粮食人才,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乡村振兴,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撑。
全面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结合,推动粮食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培育“工匠精神”, 提高粮食行业队伍整体素质。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局联合省科技厅、省发改委下发的《关于“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依托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系等高等院校专业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组建面向全省粮食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深化和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专门培养一批粮食产后服务领域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粮油质量检验人才。
二、现代学徒制研究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部署。《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启动实施“1+X”证书(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现代学徒制粮食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强力保障,从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撑,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三)现代学徒制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锤炼技能,在技能培养中充分吸收和运用知识,从而打造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职业技能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技术人才。通过实际岗位的工作经历,不断打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四)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
现代学徒制能够按需为企业培养人才,实现从学校到企业无缝连接,学生员工双重身份,就业即可上岗。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人才共育机制,实现招工招生一体化
依托省教育厅、省粮食局、省粮食行业协会,与粮油仓储、加工、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厅、局、企、校四方合作的办学机制,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坚持“为企业育人才,为学生选平台”的双向服务理念,形成“双主体办学”机制,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与中粮米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富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粮食仓储、加工企业签定校企合作协议,通过普招、扩招和单招方式,实现“先招生后招工”,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体现学生员工双重身份,提升企业参与育人的动力,学徒权益得到保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机制。
(二)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体系,实施“1+X”证书制度
校企合作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粮食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与粮食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以及“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对接,共同研制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标准等相关标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更新对接玉米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拓展了玉米深加工等新的就业方向。
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专业和粮食工程技術专业积极开展教育部第三批“1+X”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开展。根据教育部“1+X”证书试点文件和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调整和补充了原有课程体系,增设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考证实训课程,书证融通,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粮食类专业内涵向“农、食”做适度拓展,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三)组建专兼结合双导师团队,实现互聘共用、互利共赢
1. 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双导师团队
组建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导师制度,建立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互聘共用,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理论知识教学,企业师傅负责专业实践教学、岗位技术技能、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采用师带徒方式实施岗位教学。完善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以及激励等办法,确保企业导师德才兼备,构建新型师徒关系,提升现代学徒制培养成效。
2.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通过教师学习交流、行业兼职、企业锻炼、“1+X”证书教师培训、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和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等措施,全面提升专业“双师型”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3. 践行社会服务职能,助力粮食行业发展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唯一开设粮食类专业的高职院校,粮食类专业承袭了1959年建校的省粮食学校专业办学经验,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共育,以服务黑龙江粮食产业为己任。近年来,为省粮食局、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黑龙江供销粮食产业有限公司、象屿集团等粮食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开展职工培训、粮食行业项目评审论证、新技术推广、技术咨询、行业调研以及技能竞赛等服务,累计参加教师80人次,开展社会服务项目52个,其中为粮食行业企业开展业务培训3 500余人。同时与5个边境县的粮食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也参与为民营企业、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粮食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龙江经济。
(四)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德技并修、交互训教
团队经过企业需求调研和论证,确定了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专业、粮食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打造粮食品牌专业的改革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个性化定制、分类培养”和“三阶段、两环境,双导师互动、校企共育,2+1,‘1+X’”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实际工学交替、交互训教,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学生1-6学期三个学年的校企共同培养。
推荐阅读:职业教育类论文投稿的核心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职粮食专业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zhiyejiaoyu/6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