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职业教育发布时间:2021-05-14浏览:次
【摘 要】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已经成为趋势。师范生培养与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如何有效衔接,新入职教师的发展是关键。新教师培养和发展是教师教育同一逻辑序列上的一个节点,是连续的、终身性的。笔者从职前职后一体化视角剖析了新教师在适应期内身份、角色、心理、知识、经验等的改变带来的新发现,并提出三条培养策略。
【关键词】职前职后一体化 新教师 专业发展 培养培训
近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正面临着深刻转型,特征之一就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趋势更加凸显。教师培养需要以新教师为切入点,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将师范生、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几个成长阶段串联起来,最终发展成具有“社会影响力、教育话语权、教育情怀和个性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教师。
一、职前职后一体化视域下新教师的特点
從时间角度看,我们通常将教龄不到三年的教师称作“新教师”或“职初教师 ”,大部分中小学新教师都是来自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或专业认证,拿到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进入教师队伍。本文所探讨的新教师就是这一部分人群。他们一般处于青年阶段,有着青年人所特有的共同身心特点,如他们激情澎湃,精力旺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上进心强,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同时,他们对教育行业充满希望、期待和憧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较强的学习动力。但是,他们也存在些许问题,如他们大多涉世未深,自我定位缺失,对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阶段,往往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倾向。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中脆弱、迷茫、无助的阶段,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对于新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可以从“人”的发展和专业发展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一是“人”的发展维度。他们大学刚毕业,角色从“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心理、情感和精神的迷茫、无助和脆弱,亟需社会和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二是专业发展的维度。对于新教师而言,在高校的学习虽然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技能,但教育教学实践是根据不同情境、面对不同学生不断进行输出的过程,这就形成了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对新教师过往理性认知体系的冲击,主要问题表现在:内在方面,新教师信心不足、信念不牢、行为失据;外在方面,新教师实践知识和经验贫乏、教育教学能力弱等。三年“适应期”是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新教师形成职业认同感、明晰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阶段,是新教师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二、职前职后一体化视域下新教师培养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基于对新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新发现,笔者认为,需要规划至少三年的有计划的、系统的、专门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解决职初教师适应期内面临的观念和心理冲突、职业认同、人际关系、知识转型等困境,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让新教师快速成为合格教师。基于此,笔者总结、归纳了教师培养工作的四大具体任务和要求,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扶、树、补、增”。通过这四个维度的立体式的指导,笔者期望给新教师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1. 扶:帮助新教师在心理情感、师德师风等方面不断成长
环境与角色的变化要求新教师不仅要处理好师范院校学生与中小学在岗教师的关系,还要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共同发展,需要把以前在师范院校建立起来的抽象的、空洞的价值观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化、具身化。一方面,针对新教师在班级管理、师生沟通或者与同事交流、获得情感和经验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要通过彰显师德感染力,做有感染力的培训,形成师德培训新模式,需要把一些看似枯燥的师德理论真正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新教师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扶持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 树: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新教师树立对教育行业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教信念,确立职业认同;二是帮助新教师树立职业基本规范和人际关系基本规范。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颖民在第十五届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联盟年会上提出,新教师培训要从两个方面着重考虑:一是在培训过程中突出教育信念、教育规律的深度认同和理解,设置具体的案例和情景;二是突出专业精神,包括坚守公民道德、遵纪守法,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帮助教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教师全局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
3. 补:帮助新教师学习通识知识、学科知识
通常意义上来讲,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基础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发展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四个方面的知识。我国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主要由专业课程、教育心理、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知识等构成,分别占据不同的比重,这些内容为新教师初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教师培训时,学校要本着“有所补有所不补”的原则,着重强调个性化、个别化的知识,注重补充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4. 增:帮助新教师积累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
新教师虽然在大学期间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经过教育实习,对教学也有了初步了解。但当他们正式从教后,发现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远不够用,或者有了理论知识不知如何用,实际教学远比想象中的复杂,经常会遇到理论无法解决的各种教学困境。这就需要新教师快速学习实践性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具有解决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发生的冲突的能力。
三、职前职后一体化视域下新教师培养工作的有效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总结了新教师培养工作的三条有效路径,期望使现行的教师培训工作能真正适应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 坚持以实践和问题为导向
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是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两大基本模式。集中培训通过专题报告、小组合作、案例教学(要突出问题引导的案例参与式培训,问题要源于真实案例)等进行;校本培训通过“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同课异构”等形式,给新教师配备有经验的稳定、可靠、热心的骨干教师,制订清晰、具体的新教师成长规划,对新教师进行帮、带、传。开展师徒结对制的培训模式是现代新教师培训的大趋势。“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是新教师师徒化培训的理想期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成熟教师要给予新教师及时指导与反馈。学校应基于学校和课堂工作场景,强化校本培训的作用,突出强调以案例为载体,以实践和问题为导向,使新教师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提升。
推荐阅读:广东教育:职教职业教育类论文投稿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职前职后一体化视域下的新教师培训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zhiyejiaoyu/57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