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隅反”艺术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职业教育发布时间:2013-11-22浏览: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孔子曾经说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把孔子的这段话概括成“举一反三”这个成语。课堂上的“举一反三”(或称为“隅反”),是拓宽学生思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举一反三,联类而及,让学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确实是实施语文教学新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应重在开启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隅反”能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隅反”能力呢?

  一、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此及彼”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如在上《小橘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紧紧扣住自然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作用,来分析“天色越发阴沉了”“浓雾里迷茫的山景”“黑暗潮湿的山路”这些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答案:这些语句渲染了那种黑暗阴沉的环境气氛,衬托出小姑娘勇敢乐观的精神。在课后拓展阅读练习《曼哈顿街头夜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让学生回答:“文章是怎样描述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的?既然写到‘繁华’,为什么还要去写一个孤独的老人呢?”学生通过《小橘灯》的学习,自然得出:作者大肆描述高楼、街灯、汽车、橱窗、宫殿、人行道等,都是为渲染曼哈顿街头夜晚的繁华气氛,写这繁华又是为与街角的老人作对比,衬托出老人的孤独凄凉。

  再如教学《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在设计课堂延伸训练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结合文章“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以“义与利”为话题谈谈个人看法。同学们在课堂里畅所欲言,许多同学讲述了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愈挫愈勇,许多仁人志士在生与死、义与利之间毅然抉择,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上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用典型事例来引路、以此及彼可以起到挖渠引水、水到渠成的效果,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斑窥豹”

  所谓“以斑窥豹”,就是以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提示)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也称“文眼”)为突破口,来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意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运用此法有两个要领:一要善于准确抓住课文的“文眼”,二要能围绕“文眼”设计出俯视全文、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或问题链。如笔者在执教于漪老师的散文《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在通读课文后,不难发现该文的题目就是我们要抓的“文眼”。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课文解读。

  三、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少总多”

  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语文课堂教学,最忌处于白开水和温吞水的状态,最忌老师一讲到底、平庸拖沓、平铺直叙。它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是紧凑、概括、集中的,一句话,要求像蜜糖那样浓缩,像诗歌那样凝练。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而是已经具备了了解课文的条件。因而,在教学时间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教师须集中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问题。一篇课文绝不能面面俱到,而应有一个精确的切入点,聚焦一点,洞照全篇。

  四、教学上的隅反,就是教会学生“以失求得”

  再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为例,文章的重难点是“纳谏”,而文章的生动之处却在“比美”的地方。教师讲课,不妨用“以读代讲”的方式略过“比美”的章节,让前半部分“失”,让后半部分“得”。而这种“失”,只是教学形式上的“失”,不是真“失”,因为前半部分的内容和语言既生动而又不费解,学生读之有味,解之有得,教师不讲,学生也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美妙章节的。

  总之,教师对“举一反三”的引导艺术理解并不难,实施起来也不难,举出详细的教学实例来体现也不难。关键难在落实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懂得并形成常态地去举一反三,最后达成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就要靠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并让学生下意识地进行一些自我举例、“反三”的练习——这好比是教师借助某个点抛出一个“石子”,从而在学生的“水塘”里激起四射而远扬的阵阵涟漪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语文课堂的“隅反”艺术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zhiyejiaoyu/1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