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预防医学发布时间:2014-03-27浏览:

  摘要:在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指出:2I世纪的医生不仅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高级卫生保健,而且还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因此,只有重新构筑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达到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同步奠定基础。

  关键词:艺术教育,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医学模式

  现代科学的发展呈现全球化、社会化、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等特点,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了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是知识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新型知识结构是指相对于原有知识结构有组织的概念和程序知识的扩展与更新。美国匹茨堡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格拉泽( Robert Glaser )在《认知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描述了能力与认知的关系。

  论证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是否接触新的知识以及接触多少所左右”“认知能力高超,与其说是由于记忆方法高明,不如说是由于知识根基深厚”,“获得特定内容的知识乃是获得日益复杂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

  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旧的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干,同时辅以适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教育课以及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教育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有人称之为“适用型”知识结构。

  目前,“适用型”知识结构仍然是医学生、临床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主要类型。这种知识结构的优点是:知识种类不算多,但其功能指向集中,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层次分布上比较合适,也正是由于相关或相近学科知识严重缺乏,在其主体更加深入研究专业同题时,受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思维灵活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至于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现代医学高度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医学领域,导致了临床医学分支庞杂。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比较重视高度分化和微观,因此,导致医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独立性较强,相互之同的衔接,联系较差,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高度。

  事实上,医学的性质决定了医生的知识结构。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两重性: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学属性。因此,人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疾病完全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不仅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转为二者结合的社会生物医学教育模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医学知识交叉综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医学人才。

  当前,当人们仍在不断追求医学科学进步时,又无奈地慨叹科学的医学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学生学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开始,人的完整的形象便被肢解。习医者看到的只是人的器官、组织的标本。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粉碎了。人们抱怨现代医生对人及人的情感漠不关心。殊不知,从进医学院校的第一天,他们就置身于一个非完整人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正是由于这个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医学与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在医学院校,医学艺术教育往往能弥补专业教育和其他人文社科教育的不足,拓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十分广泛的课题。医学教育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教育;二是专业教育。在育人方面,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骨干,如果没有各种艺术的具体实现,审美教育将会变得软弱无力。柏拉图认为,人们在艺术作品的熏染中,会“浸润心灵”,培养起对美的爱好,使心灵“美化”。席勒则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性的和谐,使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成为“审美”的人,同时只有通过美育和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和谐、进步。因此,美的教育对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医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方面,艺术以其形象化、技艺化特性,在医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Saunders将医学视为艺术,他认为:“医学艺术是构成作为应用科学的医学文化的整体组成部分。”Southgate也认为:“医学与艺术有共同的目的:完成自然不能达到的——实现理想——治疗创造。这需要用心去做。医生专心于病人,艺术家专心于自然——假如我们能专心察看、倾听、等待,立即或不久我们自身深处的一些东西就会有所反应。如同医学,艺术不是终结,而是探索。或许,这就是我们将医学看作艺术的原因。”  医学院校艺术教育在整个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表现出与专业艺术教育和综合院校素质教育不同的特点。

  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各类院校都是一致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全面和谐发展。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文化素质属于专业素质范畴,因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此弥补学生这两方面知识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素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众多,素质教育以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教育为主,文科学生辅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学生辅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目的是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医学院校艺术教育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单一的医学生群体,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一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二是由于医学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体,所以医学院校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交叉综合特征;三是从医学自身的发展来看,(转第144页)(接第142页)循着医学专业与艺术文化知识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是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特色。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方法,除抽象逻辑思维和理念传授外,直观的形象教学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形象教育与抽象逻辑思维教育具有互补功效,形象化方法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典型化,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更易于医学生接受、掌握。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在医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医学艺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中,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学生的独创性品格的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第二,作为医学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艺术作品对临床医学的描述、解释、理解和表现,较之用生命科学来解释疾病、病人以及临床医学,又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医学插图(Medical illustration)是专业美术领域的问题,也是医学人文学关注的范围。人是医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如何更艺术地表现医学中的人体与人,是医学插图艺术努力的目标。国内医学图书插图的粗糙,是艺术性匮乏的表现,也表明人文艺术对“科学化”“技术化”的医学的关心实在不够。在西方,一些表现医疗生活与人的生命活动的作品也被广义地称作“医学绘画艺术”。生命、死亡、疾病、痛苦等人类的命运本身就是艺术的主题,如此,艺术地表现自然与医学的关注有了本质的联系。国外有许多医学艺术收藏的爱好者(他们多是医务人员或医学人文学工作者),在收集历史绘画艺术中,以医学关注与现象相关的艺术作品,表现与理解医学。当然也有许多当代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现代医学与人们对医学的态度。

  第三,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且有利于医学生发展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为医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摒弃旧的医疗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融入现代医学潮流。当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应用到对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蔡光蓉等人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肿瘤患者,达到了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

  [2]游洁,刘琼.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3]李恩.医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J].疑难病杂志,2007(12).

  [4]何伦,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12).

  [5]赵亭,张宗明.加强医德教育,提高中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

  [6]何伦.人体解剖学:艺术、科学及医学模式[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6(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如何构建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与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fangyixue/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