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基肥措施下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22-01-24浏览:

  摘要:閩楠为喜肥树种,为提升闽楠造林成效,采用不同施基肥措施进行闽楠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基肥措施下,闽楠平均地径、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树高、平均成活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肥种的选择要比施肥量的多寡更能影响闽楠地径、苗高、冠幅的生长,也影响着闽楠的造林成活率。施用丹王复合肥和科沃特有机肥均可有效促进闽楠地径、苗高、冠幅的生长,但施用鄂中复合肥的效果却不大明显。闽楠地径生长与树高生长、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43,与当年抽高、冠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12、0.28,但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树高与当年抽高具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4。肥种选择不当、施肥过量和不足都难以提高闽楠造林成效,适量施肥(复合肥肥量应控制在150g/株,有机肥肥量应控制在1.0-1.5kg/株)才能有效提高闽楠造林成效。其中每株施加科沃特有机肥1.5kg作基肥造林成效最好,在此处理下,采用1年生闽楠造林1a后,平均地径、树高、当年抽高、冠幅、成活率分别为5.56mm、62.46cm、26.70cm、32.97cm、98.33%。

  关键词:闽楠; 基肥; 生长指标; 造林成效

  闽楠(Phoebe bournei) 为福建省特色珍贵乡土树种,同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其木材剖面有金色丝线纹理而被誉为金丝楠,自古以来一直为宫廷御用珍材[1-4]。闽楠木材质地温润、纹理美观且具有沁人的幽香,在高档家具及工艺品等方面用途广泛。因木材经济价值大,导致其野生资源几近砍伐殆尽 [4]。因此,营建闽楠人工林以解决闽楠资源短缺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5]。然而,尽管闽楠木料价格较高,但闽楠人工造林仍然发展不快,主要原因就是闽楠为喜肥树种,苛求立地。有研究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在造林过程中施基肥能有效促进树苗地径与树高的生长[6-7]。科学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还有利于造林树种的生长发育,滥施、偏施和不正确施肥则会影响土壤质量,破环土壤养分平衡[8-10]。为此,采用不同施基肥处理进行闽楠造林试验,调查肥种、施肥量对闽楠造林成活率及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进而总结出可以提高闽楠造林成效的施肥方法,为指导闽楠合理施用基肥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位于26°31'2"N, 117°43'55"E、海拔268~312 m。土壤类型为红壤,土层深厚,土壤较为肥沃[11]。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试验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7.6℃左右,年平均有效积温5168.2℃,年平均降水量1675 mm,非常适合闽楠种植。

  1.2 试验方法

  2017年初春,设3个肥种(处理)和1个对照(不施肥),每种肥料设置4种施肥量(水平)。采用苗高30~45cm、地径0.35~0.5cm的1年生4.5cm×10cm轻基质营养袋苗,以2 m×2m的栽植密度按表1進行闽楠基肥试验设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每个重复(区组)13个处理小区(G1-4、F1-4、Y1-4、Ck),各小区在林地实施中随机排列,每小区安排3列(山坡的上下位列),每列5株,各小区之间设置标识牌。

  1.3 数据处理

  2017年12月底对闽楠的地径、树高、当年抽高、冠幅以及成活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并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采用DPS7.05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造林成效进行评价[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肥措施下闽楠生长及成活指标的方差分析

  通过设计试验,以不施放基肥(CK)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施用不同肥量的丹王复合肥(G)、鄂中复合肥(F)、科沃特有机复合肥(Y)后闽楠1年生苗造林1a后的生长、成活差异。由表2可知,不同施基肥措施下,采用1年生闽楠造林1a后,同一基肥措施下的闽楠在平均地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基肥措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则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基肥处理内的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却差异不显著。不同基肥措施下闽楠1a生苗的平均树高不存在显著差异,成活率差异也不显著。

  2.2 不同基肥措施对闽楠生长指标及成活率的影响

  12个施肥处理与以不施肥处理(CK)下闽楠生长指标及成活率情况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以分析出,当所施基肥的品种相同而施肥量不同时,施用丹王复合肥的4个处理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长后减小,G3中闽楠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分别为5.52mm和63.25cm,表现优于其它3个处理组;平均当年抽高和平均冠幅最大的则为G2,该组的闽楠平均当年抽高为27.33cm,平均冠幅为29.45cm。平均成活率方面则是G1为最高,达97.78%。与对照组相比, G2在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平均成活率小于对照组。G4在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平均冠幅、平均成活率小于对照组。施用鄂中复合肥的4个处理组中,各处理组闽楠的生长与施肥量的关系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其中F2的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和平均冠幅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且其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6.67%,只较F1的平均成活率低了0.55个百分点。F3处理组的平均地径为5.26mm,较对照组略微低了0.03mm,且F1的平均当年抽高低于20cm。F1、F2、F3与对照组的平均地径尽管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只有F4的平均地径显著高于对照组,达到了5.86mm,F4的平均树高为59.71cm,较对照组要高,但低于F2处理组,F1、F2、F3、F4在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成活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的4个处理组的平均地径生长均超过了对照组,其中Y1平均地径显著高于Y2和Y3,极显著高于Y4。除Y3外,其余3个处理组的平均树高均超过了60cm、平均抽高均超过26cm、平均冠幅均超过30cm。

  2.3 不同基肥措施下闽楠造林成效综合评价

  为进一步探寻造林初期闽楠各生长指标、成活率彼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便对造林成效进行评价,对不同基肥措施下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不同施基肥处理下,1年生闽楠地径生长与树高生长、成活率呈负相关关系;与当年抽高、冠幅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均不显著。而树高与当年抽高具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树高与冠幅亦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成活率与树高、当年抽高呈负相关关系,与冠幅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成活率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没有显著的规律性。而要筛选出最佳的施肥措施,又需要综合考虑造林后闽楠的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成活率等多个指标,本研究中,包含对照总共13个处理,即i=13,性状平均地径、平均树高、平均当年抽高、平均冠幅和平均成活率5种,即j=5,maxxij为第i个家系第j列中最大值,根据多性状综合评价计算公式aij=xij/maxxij、Pi=(∑(1-aij))1/2,计算综合评价值,结果如表5。由表5可知,Y2处理组中闽楠造林成效最优,Y1次之,这2个处理均为施有机肥为底肥的处理组,而F1和F3这2个处理组中闽楠造林成效均低于对照。且根据综合评价值还可以看出,就肥种而言,以科沃特有机肥为底肥效果最优,丹王复合肥次之,鄂中复合肥较差;就施肥量而言,适量增施能提高造林成效,但过量施肥反而会降低造林成效。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不同施基肥措施下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6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