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19-07-02浏览:次
摘要:中国园林传统叠山研究由于受“重赏轻技”思想的影响,一直侧重于叠山理法与艺术价值等艺术层面的探讨,较少从技术经验与技艺特征角度进行总结。近现代以来,学界开始注重对叠山技法方面的研究,且进展良好,主要集中在材料特征与叠山技法的关系、传统叠山经典作品的记录、叠山匠师的技术经验总结与新技术的应用。结合传统叠山技法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从地域性特征与共性经验方面总结、定性与定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技法特征评价标准以及基于匠作视野的技艺传承机制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关键词:中国园林;传统叠山技法;研究进展;保护与传承
叠山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造景要素,营造历史悠久。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价值观念与“重赏轻技”的现象,使得有关传统园林叠山技法与技术经验的总结一直不足,传统工匠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技法的总结直到近现代才逐渐展开。这不仅影响着中国传统叠山技艺在当下的保护传承,也关系到其营造实践的技艺水平与艺术价值。
1 叠山技法的研究进展
总体来说,目前关于中国叠山技法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领域:一是针对材料特征与叠山技法关系的研究;二是基于传统叠山的经典案例来探讨叠山地域特征研究;三是从工匠角度对叠山技法的经验总结;四是信息技术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传统叠山研究领域的应用。
1.1 材料特征与叠山技法的关系
在“道器分途”的价值观主导下,中国传统叠山最早主要探讨土山的造型特点。东晋时期,《三辅黄图》记载袁广汉造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延亘数里”,此时石材成为叠山材料之一。在古代文献之中,常会探讨材料的利用方式及造型变化,如唐代白居易《太湖石记》中,从中国赏石文化角度研究太湖石的选石分类、堆叠方式,着重于对石形、石态的审美赏鉴。宋代开始从工程技术角度关注叠山材料。中国第一部石谱专著《云林石谱》记载了石品116种,详细记录了石头产地、采掘方法、运输技术等。此后,周密的《癸辛杂识》进一步补充园林叠山用石的运输技术。明清时期,多从相石标准与营造原则层面探讨石材的具体特征,其中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对园林石材进行总结与梳理,共有10种山石类型与5种山型理法,并介绍了掇山基本工法流程及理法與山林营造的关系。
近现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不同石材在不同地区园林叠山中的应用,探讨石材特性、地域特征与叠山技法的关系。童寯先生在《江南园林志》[1]中追溯中国古代就近取石应用的习惯,并以太湖石的材料特性及在江南园林叠山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叠山地域特征。陈从周先生也提到扬州地区叠山的石材取材问题[2]。
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关注石材特性与叠山技法、叠山意匠的关系。孟兆祯先生在《掇山之相石、结体与水景》[3]中提到,特定的意境与假山的性格只有相应的石材才能奏效,并将山石材料归类,认为了解石性后方能按掇山目的、意境等斟酌采用何种山石。贾珺先生在《北京私家园林的掇山艺术》[4]中通过分析不同石材,总结北京私家园林假山堆叠手法特征。王劲韬从中国园林叠山材料演化和民间技术传承方面,探讨了皇家园林叠山风格发展与材料和技术等物质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5]。欧阳立琼通过对3本中国造园经典著作在掇山选石方面的对比,梳理选石取向的异同,并探讨了明至清代民间掇山选石的价值观[6]。李运远通过剖析“相石觅宜”与“问石求意”的营造过程,探讨了叠山技法中材料与营造手法的关系[7]。
1.2 经典案例的地域特征
关于中国传统叠山经典作品及其技法的论述,在古代文献之中多以散文、园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唐代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依据草堂周边环境来探讨叠山应“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8]6。宋代张淏在《艮岳记》中记载艮岳通过自然山体的摹写由此带来了湖石开采、运输、堆叠等技术的进步。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叠山技法的研究分地域展开。天津大学卢绳教授主持的对承德避暑山庄古建筑及园林环境研究项目,记录了北方园林的叠山技法[9]。而江南地区则以刘敦桢、陈从周、杨鸿勋等前辈展开的苏州古典园林考察成果为代表,积累了江南地区关于叠山经典作品的一手资料。60年代,岭南地区夏昌世、莫伯治等建筑师对岭南庭院水石景进行了研究[10]。80年代之后,学者们对现存古典园林中遗存的叠山作品展开大量实地调查,并出版、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著作与文章,如汪星伯先生的《假山》、孟兆祯先生的《北海假山浅析》与《中國古代建筑技术史》、吴肇钊先生的《夺天工》等。
近些年的研究更加注重叠山技法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及传统叠山的地域性特征研究。东南大学顾凯教授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动态演进与当代保护传承的应用视野,关注晚明以来江南园林叠山的营造特点[11];谢杉对北海湖石假山空间布局和山石掇法进行系统总结[12];王昕通过对苏州现存叠山作品采样,对照传统技艺法则,总结当代假山工艺技术的传承、提高与发展的方法[13];梁明捷从岭南叠山的山石材料、砌筑技术、叠山造景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环境关系三个方面,探讨岭南古典园林叠山的地方特征[14]。
1.3 匠师营造工法的总结
周维权先生在总结中国园林发展时指出:“向来轻视工匠技术的文人士大夫不屑于把它们(造园技术)系统整理而见诸文字,成为著述。因此,千百年来极其丰富的园林设计技术积累仅在工匠的圈子里口传心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湮灭无存了。”[15]中国园林传统叠山发展到明清之后,主要由文人、艺术家和专业技术工匠共同营造,而古代传统园林叠山记录则多由文人主笔记录理法与审美意匠,从匠人实操角度对技术经验的总结与记录却很少。周维权先生的观点恰好说明了目前关于叠山匠作体系研究较为缺乏的原因,但并不代表古代文献没有技法的相关记录。如清代《嘉兴县志·张南垣传》[16]记载,“旧以高架垒缀为工,不喜见土,涟一变旧模,穿深覆冈,因形布置,土石相间,颇得真趣。”其中描述了叠山名匠张南垣希望通过“土石相间”的掇山方法,改变清代掇山过度人工雕琢的倾向。清代钱咏在《履园丛话》中记录了叠山名匠戈裕良的叠山技法经验,记录其运用拱券法与穹窿法做假山山洞,从而实现叠山技法的创新。
近现代以来,一些出身于叠山工匠世家的匠人对家族传承的叠山匠作技艺经验进行了总结,如扬州叠山传人方惠所著的《叠石造山的理论与技法》是根据自身技艺的经验汇集,所述技术、手法均从实践中来[8]55~152。《山石韩叠山技艺》由苏州假山世家韩家第三代传人韩良顺著成,对江南叠山“山石韩”流派的叠山技艺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17]。韩良顺的徒弟冷雪峰所著的《假山解析》侧重于从审美角度研究中国叠山美学特点,其中涉及叠山用石与地质特征的关系,并讨论了现代假山设计与施工的相关问题[18]。这些从工匠视角进行的叠山操作实践技法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1.4 新技术在叠山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是近几年风景园林研究的重要特点,而新技术与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也是传统叠山技艺研究的重要突破。
一方面,数字化信息新技术近几年开始运用在传统名园叠山置石的历史发展与空间研究。张勃通过对掇山建造模式与匠作工具进行梳理,认为设计师和匠师都可以借助数字化3D技术调研,完善施工图设计,从而理顺设计与建造的关系[19]。杨晨与韩锋对上海豫园黄石大假山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化研究,运用数字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点云可视化技术采集大假山的空间信息,构建数字化三维模型,对假山空间特征开展定量化的识别与分析[20]。张青萍等对苏州园林运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扫描、拍摄及后期处理分析,对私家园林叠山的定量技术和结果表达方式进行比较和总结[21]。
另一方面,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为叠山营造技艺标准与空间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定量研究分析方面,周建东等以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为例,借助心理实验的语义差别法(SD法)为假山置石艺术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分项评价法[22];周超等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评价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总结了扬州园林风格特征的基本内容[23]。而建筑空间研究的思路也借鉴运用在叠山空间特征分析方面,如高洪霖等运用当代建筑学语言解读分析归纳了苏州古典园林假山空间与光影的典型关系,对传统假山光影空间进行图解与转译,并探索“最小状态的建筑空间”在现代地域建筑光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24]。
2 传统叠山技法研究现状总结
就中国传统园林叠山技法研究现状而言,早期对叠山技法的研究主要从相地设计、叠山造型、石材选择、堆叠工法四个方面展开。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近现代以来对叠山的研究愈发关注技法本身,特别是从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总结与分析传统叠山技法经验。近几年,新技术与新工具方法应用于叠山营造技艺标准与空间特征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研究工具与方法的局限。
尽管关于传统叠山技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中国园林叠山研究总体现状来说,仍侧重从叠山的山水理念、审美观念、形态、风格特征等艺术与审美层面进行探讨,而从“技”的角度基于材料特性、地域特征总结叠山技术经验与技法特征,仍有许多研究空间。同时,关于工匠叠山技法的经验总结,目前也主要集中在北方与江南地区匠派研究,在传统叠山技法的共性经验总结方面仍较为缺乏。
推荐阅读:《园林科技》主要以园林植物、园林生态、植物营养、养护管理、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文化、科技动态、信息报道为主园林内容详确、概念新奇、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园林传统叠山技法研究概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4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