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林业科技应用建设新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15-09-25浏览:

  在当前有关乡村林业科技的新发展模式有哪些呢?在林业科技的新应用技巧上我们该如何来加强它的创新呢?同时有关林业的新科技长信特点对林业管理有什么作用呢?文章选自:《中国园林》,《中国园林》杂志是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性、综合性的专业期刊。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刊于1985年。本刊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摘要:新村建成后楼房多,道路硬化多,几乎都是混凝土建筑,炎热的夏季人置身其中就有被烘烤炙热难耐的感觉。为此,更应花大气力绿化造林,做到每条路都要有树,广场及周围要绿化到位,做到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并存,速生与慢生树种互补,用材林与观赏树种并重。一是广场周围可以栽植一些高大速生落叶乔木,如梧桐、水杉、新品种大叶泡桐、旱柳、黄金槐、欧美杨等,既能迅速提高遮荫效果,也能提供一定量的木材。二是在公共绿地内增植女贞、雪松、龙柏、蜀桧、石楠、湿地松等常绿树种及竹子。三是加大植被覆盖力度,以抑制扬尘,在各围墙周围至道路路牙石内进行查漏补缺,平整土地,清除杂物,栽植植被,见缝插绿。四是庭院经济和绿化。各居住家庭都要在自己院内绿化花草树木,比如杏树、柿树、桃树、葡萄、樱桃等果树及杜仲、银杏等药材树,也可以栽植攀援植物,以防晒降温,比如紫藤、凌霄、爬山虎、常春藤等。

  关键词:林业发展,园林论文论文发表

  1 谯城区林业发展现状

  一是自1992年以来完成了境内S307、G105、G311和京九铁路两侧1 km范围内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基本完成了环县乡道路、生产路两侧的林网建设,完成大中沟河道两侧宽20~50 m的林带造林,新增造林4 333.33 hm2,森林覆盖率达22%。二是党政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都是按上级规划与工作安排来完成任务,缺乏自主创新[3]。三是造林树种单一,主要以杨树、泡桐等落叶乔木为主导,针叶树、灌木、经济林、风景树种少。选用树种有一定缺陷,如大量栽植的杨树春季杨絮过多,严重影响交通以及人们身心健康。四是绿化造林主要以道路两侧、沟河两侧与广场居住小区为主,向纵深发展不到位,林业绿化造林远景意识淡薄,管理粗放,毁林、损坏绿化成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2 乡村林业发展与管理措施

  2.1 加大平原地区林业发展,充分展现其重要性

  一是改善空气质量。树木通过光合作用每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而动物和人类必须依靠氧气才得以生存,只有多植树造林并注重常青树、观赏树种的绿化,才能增加有机氧的生成,吸收废气,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增进人们身心健康。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一片繁茂的树林相当于一个天然大氧吧,平原地带众多零星树木聚集到一起可与大片森林的功能媲美,对改善人居环境十分有利。二是提供农业生态屏障。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可以减少干热风、沙尘暴,调节风速、气温、水分、改良土壤。林下也可以种粮、种茶、药材、草,发展林下养殖等。使农民认识到发展林业不是“林粮争地”,而是可以大大改观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耕地,从而使林木繁茂,减少灾害,实现粮食丰产、畜牧业兴旺、生态优美等。三是大力发展平原林业,可形成木材生产基地,带动产业发展。山区造林难度大,而谯城区地势坦荡,土壤深厚、土质疏松,交通便利,整地栽植容易,水热条件好,造林成本低,树木生长迅速,周期短,完全可以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种植。引导农民在生态优先的条件下,做到栽植和砍伐动态平衡,获得经济利益[4-5]。通过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可以刺激林业“三大效益”的协调发挥,从而使木材加工业、林下种植和养殖业,苗木培育、森林旅游休闲文化、木材产品交易运输业等产业得以发展。四是通过扩大种植,可以形成加工利用等新兴产业,带动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乡村林业科技应用建设新模式

  2.2 大力营造片林和村片林

  (1)一个村庄或居民小区就是一个小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谯城区近年来由于土地置换、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需要,使部分村片林被砍伐或原有老村庄变迁,从而使原有村庄内多年生乔木和乡土树种受到一定损失,所以要做到砍伐与栽植相平衡,实现森林资源动态平衡。老村庄内要能补栽尽量补栽,除了栽植传统用材树种外,还应打破常规,多栽植观赏性强、生长快、管理粗放、无飞毛、少花粉、能吸尘和吸收有害气体、抗污染的树种,如水杉、松树类、龙柏、皂荚、玉兰、桂花、蜀桧等,逐步达到了远观村庄“白天见不到房屋,晚上见不到灯光,进入村庄不见阳光”之效果,进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2)大力发展农田林网和用材林造林。农田林网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对农作物也具有重要作用。夏季暴风雨来袭,小麦、玉米、芝麻等高杆作物很容易倒伏,这些林网的林木可以有效减弱狂风暴雨对农作物的侵袭,同时对于干热风的危害也有一定减弱效果。农田林网、防护林也可以涵养土壤水分,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危害,可以有效提高作物单产。防护林与农田林网应以栽植高大阔叶乔木为主。

  2.3 苗木移栽技术及成活后管理

  (1)造林时应当尽量栽植2年以上壮苗,在运输时应尽量减少时间和路程,最大限度减少水分流失,挖掘苗木时尽量少损坏其根系。栽植时本着挖大穴、一填土、二提树、三踩实、行大水的原则,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谯城区地处偏北方,冬季会有冻害发生,多年来一直推广春节前冬修水利、造林整地挖穴,年后春季植树造林的成功经验。因为冬季挖出土壤会严重冻结,而春季解冻后变得土质松软,经风吹日晒能吸收空气中的氮等营养元素,有利于苗木成活和生长。一般要求应挖不低于80 cm见方的大穴,栽后行大水。但泡桐除外,栽植时一般要求土壤湿润,适量浇水即可,根据实践经验,如果栽植时行大水,泡桐成活后会长出许多浓密的龙枝,逐渐枯萎,不利于成长。若杨树、梧桐等苗木挖出3 d后未栽,在栽植前应将根部放入水中泡10~15 h,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北方地区冬夏温差大,苗木虽然可以发芽,但很可能是利用自身的水分假成活,若夏季高温干旱季节水分供应不足,还可能枯萎死去,所以应当及时补水浇水。

  (2)苗木成活后第1~2年自身较弱,应尽量不打杈或少修剪,这样可以多吸收养分,加速生长,尽快长壮长大。第3~4年苗木确保成活后,要进行一定的修枝剪杈,把多余的侧枝剪掉。保留一个最粗壮的主干,使其充分吸收养分,更迅速整齐的长壮、长大成材。用材林的打杈剪枝应尽可能把侧枝修干净,不能留小部分枝杈。因为树皮受伤后容易愈合,如果留有一点小枝杈,就很难与树干长成一致,成材后被树干包裹,影响木材质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乡村林业科技应用建设新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3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