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林论文发表网站园林中的空间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园林学发布时间:2013-11-22浏览:

  内容摘要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在城市或公园这样广阔的空间中,它有自然空间和目的空间之分。园林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也可说是“空间设计”,目的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闲憩息场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构思奇妙,设计精巧,达到了设计上……

  一、前言:

  园林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也可说是“空间设计”,目的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而美好的外部休闲憩息场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尽错综之美,穷技巧之变”,构思奇妙,设计精巧,达到了设计上的至高境界。究其原理,如以园林艺术的形式看,乃得力于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组合。但是时刊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一些新建园林往往由于很少(或没有)充分考虑到园林空间构成和组合的重要性而使全园少技巧之变显得平淡无奇,一览无余。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秀传统,把园林空间的构成和组合这一形式构成规律用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问题。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并且是一个饶有趣味、极富创造性和引人入“境”的问题。鉴于自觉这一问题重要,而关于此方面的专论、材料又少。初涉斯门,期望建树和提高,故试作此文,意为抛砖引玉,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二、园林空间的定义与构成: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在城市或公园这样广阔的空间中,它有自然空间和目的空间之分。作为与人们的意图有关的目的空间又有内在秩序的空间和外在秩序的空间两个系列。平常所谓的外部、内部空间是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它既可设计成具有外在秩序(开敞或半开敞),也可设计成具有内在秩序(围合、封闭)。但是内、外部空间并不是绝对划分的。如:某人住在带有庭院的住所内,他的居室是内部空间,庭院就是外部空间,但相对于整个住所来说,院外道路的空间就是外部的。而园林中的空间就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园林艺术形式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树木花草(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景观区域而成,它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二维概念。园林空间构成的.依据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在于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境界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境界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度。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意境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实际事例证明,以园林建筑为主的园林庭院空间宜用较小的比值,以树木或树木配合地形为主的园林空间宜用。较大的比值。D/H≈1时,空间范围小,空间感强,宜作为动态构图的过渡性空间或空间的静态构图使用。D/H在2~3时,宜精心设计,而D/H在3~8之间是重要的园林空间形式。

  三、园林空间的类型:

  园林中的空间根据境界物的不同分为不同种类,主要有:以地形为主组成的空间;以植物(主要乔木)为主组成的空间,以及以园林建筑为主组成的空间(庭院空间)和三者配合共同组成的空间四类,现分述如下:

  (一)以地形为主构成的空间:

  地形能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在视觉上缺乏空间限制,给人以轻松感和美的享受。斜坡,崎岖的地形能限制和封闭空间,极易使人造成兴奋和恣纵的感觉。在地形中,凸地形提供视野的外向性;凹地形是一个具有内向性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通常给人一个分割感、封闭感和秘密感。地形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创造和限制外部空间,空间的形成可通过如下途径:对原有基础平面添土造型;对原有基础进行挖方降低平面;增加凸面地形的高度使空间完善;或改变海拔高度构筑成平台或改变水平面。当使用地形来限制外部空间时,下面的三个因素在影响空间感上极为关键:空间的底面范围;封闭斜坡的坡度;地平轮廓线。这三个变化因素在封闭空间中同时起作用。一般人的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夹角40°~60°到水平视线的下夹角20°的范围内,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达到或超过45°(长和高为l∶1)则视域达到完全封闭;而当三个可变因素的比例少于18°时,其封闭感便失去。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底面积、坡度和天际线的不同结合来限制各种空间,或从流动的线形谷地到静止的盆地空间,塑造出空间的不同特性。如:采用坡度变化和地平轮廓线变化而使底面范围保持不变的方式可构成天壤之别的空间。一般为构成空间或完成其它功能如地表排水、导流等,地表层决不能形成大于50%或2∶1的斜坡。利用和改造地形来创造空间、造景,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有很多成功的典例,如:

  颐和园的万寿山和昆明湖;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和银锄湖。而且一般多见于中型、大型园林建设中,因其影响深、投资多,工程量大,故经常在使其满足使用功能、观景要求的基础上,以利用原有地形为主、改造为辅,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地形。如:群众文体活动场地需要平地,拟利用地形作看台时,就要求有一定大小的平地和外面围以适当的坡地。安静游览的地段和分隔空间时,常需要山岭坡地。园林中的地形有陆地和水体,二者须有机地结合,山间有水,水畔有山,使空间更加丰富多变。这种山、水结合的形式,在园林设计中广为利用。就低挖池,就高堆山,掇山置石,叠洞凿壁,除了增加景观外,重要是限制和丰富空间。

  (二)以植物为主构成的空间:

  植物在景观中除观赏外,它还有更重要的建造功能即它能充当和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围墙、门窗一样的构成、限制、组织室外空间的因素。由它形成的空间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或暗示性的范围组合。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各类的地被植物、矮灌木来暗示空间边界,加一块草坪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虽不具视线屏障,但也暗示空间范围的不同。垂直面上可通过树干、叶丛的疏密和分枝的高度来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同样,植物的枝叶(树冠)限制着伸向天空的视线。鉴于此,享利·F·阿诺德在他的著作《城市规划中的树木》中介绍到: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间距应为3—6M,如果间距超过9M便会失去视觉效应。因此我们在运用植物构成室外空间时,只有先明确目的和空间性质(开旷、封闭、隐密、雄伟),。再选取、组织设计相应植物。下面简述利用植物构成的一些基本空间类型。

  开敞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私密性。

  半开敞空间:开敞程度小,单方向,通常适用于一面需隐密性,而另—侧需景观的居民住宅环境中,在大型水体旁也常用。

  覆盖空间:利用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空透的空间。一般来说,该空间能利用覆盖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另一种类似于此空间的是“隧道式”空间(绿色长廓),它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树冠遮荫而成,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

  完全封闭空间: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无方向性、具极强的隐密,隔离性。

  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空间。设计要求垂直感的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这种空间尽可能利用锥形植物,越高则空间越大,而树冠则越小。

  简言之,借助植物材料,作为限制空间的因素,可制造出各具特色的空间,还能用植物结合各种空间形成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选择性地引导和阻止空间序列的视线,有效地“缩小”空间和“扩大”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这种以植物为主组成的园林空间,在现存古典园林中少有其例,究其原因是这一类园林不易保存,易受社会变动的影响。因此没有成熟的实例经验可资利用、借鉴,因此现在运用得不多,似乎重视不够,在现代园林中,广州兰圃园林空间的构成和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随着社会、城市环境和文化水平的变化发展和提高,人们艺术情趣和审美意识也将改变。对风景的自然美的欣赏将越来越超过对建筑的人工美的欣赏,那么以园林植物为主的造景将越重要。

  四、空间的组织: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没有空间,一片闭塞,便不能组织风景视线。组织风景视线,观赏景物的空间为视景空间。在视景空间中,有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之分。视点固定观赏静态风景所需的静态空间由于游人的移动,使其在两空间过渡转折时便出现了步移景异的动态观赏和组织动态空间的要求。因此,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有时把全园划分为既有联系,又能独立,自成体系的局部空间。在游人最多、逗留最久之处,如亭、廓、茶厅中、入口处、制高点、构图的中心地带,安排优美的静观风景画面。而反之在静态风景之前,布置足够的广场、平台、亭、廓、公共建筑等。在动态观赏的空间组织中,须考虑构图的边疆和景色更替,注意节奏规律,有起点、高潮、结束。

  五、园林空间的艺术评价:

  最后,借与园林有些关系又广为人知的几句诗词,加以引伸作为园林空间艺术的意境、效果的一个大概评价和总结。

  “四面荷花三面柳”:园林空间一定要有某种程度的空间感,则需从平、立面上考虑空间构图。

  “山重水复(尽)疑无路”:通过空间范围内视野的约束、阻碍,再加以联系、转换,由“疑”字引导出“寻幽探胜”,“柳暗花明”来,这是空间多变的组合。

  “曲经通幽”。园林之美有宏大和幽致两个对立范畴。宋李文淑“洛阳名园记”说:务宏大者少幽邃。而幽,致是园林空间善于表达的意境,在综合性的现代园林中,常需依“曲经通幽”使其兼具二者之美,而少一览无余;平淡无奇这弊。

  “小桥流水”讲究的是小巧玲珑,精致朴素口拳石斗水,片土小筑,体现出静态构图的细致精巧,动态构图的平衡舒缓。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农业园林论文发表网站园林中的空间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uanlinxue/1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