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9-07-02浏览:次
摘 要 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高校舞蹈形体课程,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舞蹈类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以及坚强的意志。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则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心理暗示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引导与鼓励,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便在分析了心理暗示内涵、在介绍了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应用要点的基础上,对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心理暗示 高校 舞蹈形体课程 教学 应用
暗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方面、行为方面施加一定的影响。在暗示的影响之下,让学生能够在接受了某一种信念的影响之下,遵循某一原则采取行动,或者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其次,心理暗示,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有过心理暗示的行为,这种暗示既可是对他人的暗示,也可是对自己的暗示。高校舞蹈形体课程,它是一门集舞蹈元素、形体元素以及音乐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塑造形体、提升气质、结交朋友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这一课程在高校的开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尤其受到女大学生的追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当中运用心理暗示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但是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当中,却也存在着运用不当等情况,因此,我们应在准确认识心理暗示这一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掌握其运用要点,然后科学合理地运用于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当中去,从而能够起到一个最好的运用效果。
一、心理暗示内涵分析
暗示,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起到一种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受教育者的行为、心理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之下,按照特定的方式采取行动;让学生可以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之下,认可某种思想理念,或者养成某种行为习惯。暗示既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也可以通过行动来展开,通过心理暗示法进行教学,可起到一种调节学生意志、情感以及认知的作用。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心理暗示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通过语言暗示、体态暗示、表情暗示等方式,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暗示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从而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要点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发现,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当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心理暗示,能够起到一个挖掘学生心理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氛围当中快乐学习的作用,有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但是,心理暗示法的应用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因此,接下来,本文便就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应用的要点进行分析。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舞蹈形体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单纯地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传授,同时还需要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一些心理障碍,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下进行舞蹈形体的学习,这样才能够起到好的学习效果。而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则需要教师真心地关心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做朋友,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来的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教師给出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暗示效果。
(二)技术动作教学口语化
在舞蹈形体训练教材里面,有关技术动作的描述,通常会由于过于书面化,而让学生难以理解,从而不能准确地掌握技术要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则应该将书面化的描述转化为口语化,让学生便于理解,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同时还可将动作要领以一种口令式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在练习动作的时候配合口令,通过正确的口令来有意识地进行动作练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动作表象的形成。
(三)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心理暗示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效地运用心理暗示,不但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但是心理暗示法在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只有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够起到好的效果。
三、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对策分析
(一)正确运用表象训练
所谓表象训练,指的是教师通过某一种暗示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对某一特定的动作情景或者说是特定动作进行多次重复的想象,进而起到一种加深动作记忆,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熟练程度,帮助正确动作定型形成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表象训练也被认为是心理暗示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表象训练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动员学生对于成功动作的表象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起技术动作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应用于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程当中,则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做的一些流畅动作,并且回顾相关动作细节,然后在脑海中进行反复地演练,使其能够在后期的训练过程当中,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促进训练效果的提升。
(二)帮助学生控制好自身的情绪
毋庸置疑,假如学生带有一种过度紧张或者焦虑、悲伤等情绪进行舞蹈形体动作的学习,自然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则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控制好自身的情绪,用语言暗示、情绪暗示等方式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的差异性,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同一种方式来讲述同一个舞蹈动作,其学习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由于舞蹈学习需要学生的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协调素质相配合,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而不可避免会有些学生在这些素质方面有所欠缺,假如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统一对待,往往会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影响其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细心地观察来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关心学生的学习情绪,然后恰当地运用心理暗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消除一些不良的学习情绪。
推荐阅读:《岭南音乐》是广东的音乐杂志,与广东乃至全国音乐界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存在,为音乐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同行交流互动的平台;为音乐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吸收知识,提升音乐素养的去处;为普通读者创建了一个倾听生活旋律的窗口。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心理暗示在高校舞蹈形体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4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