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8-03-24浏览:

  下面是两篇艺术设计类投稿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应用,开发创造性思维来提升设计师的水平,促使传统教育想着素质教育方面过渡,论文分析了艺术设计的现状,探讨了艺术设计思维的创新方法,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

解放军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应用》

  [内容摘要]如今,艺术设计在形态、内容以及表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于设计师的创新思维要求也就更高。其中,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比较核心的方面,所以需要对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从而提升设计师的水平。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应用

  一、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重要性

  1.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可以依据艺术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资源以及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加以利用,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现有的资源加以合理的应用,才能够实现创造新事物的目的。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其不单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也是学生非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进行组合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激活,还应当对与其创造性思维相关的能力进行激活。

  2.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培养有利于提升学校教育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将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却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没有加以重视。所以在当前,应当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以充分的关注,对教学进行必要的创新,从而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得以改进,对教育目标进行更新,促使传统教育向着素质教育方面逐渐过渡。

  (2)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只是对前人的设计理念进行继承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进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充分融合到艺术设计中,从而找寻能够适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艺术设计的创新性不断提高,并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加强。

  二、艺术设计现状分析

  1.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

  首先,在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重基础、轻创意的情况,原因主要是受到我国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渗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旧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在前期的基础教育过程中就加以重视。虽然国家当前在大力提倡以创新为基础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传统的观念不能够及时转变。在某些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作为主要的主讲人,只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吸收与理解来进行学习,并且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以至于出现抄袭的情况,这与艺术设计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其次,一些教师虽然能够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依然容易出现按照自己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问题,对学生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散不加以关注,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2.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

  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是需要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技能的教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还是只关注基础技能的教学,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却缺乏关注;而且,在当前的艺术设计课程中,教学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指导,这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来说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在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方面也是一个需要加以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发展时间上来说,我国在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方面还比较短暂,在大多数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果教师自身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高的话,就会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进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一直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的话,其培养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2)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科研精神

  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缺乏重要的科研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教师不具备实践探索精神的话,不仅不利于自身创造能力的提升,也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艺术设计思维的创新方法

  1.“仿象”再造法

  通过对某一对象的形态进行模仿从而创造出意象,对感性形态上的相似问题进行找寻。例如,在熟悉的小说中对可以借鉴的人物、景象以及情感等进行找寻,在对原始文本真实性严格遵循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创造,然后将文字与文本的传递方式进行有效地融合,对散乱的文本进行合理地有效地组织,从而找寻主体以外的闪光点。例如一则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海报(如图1~图3),它突破以往的环保海报风格,使用“仿像法”将污染源——塑料管、塑料勺以及一些不可分解的塑料纸杯重组,构成类似海洋生物的海蜇、海葵等。人们第一眼看到的是纯净美丽的海洋生物,然而,再细细欣赏时,竟发现是人类的废弃垃圾所构成的假象,这种美更发人深省,触动心灵。

  2.“喻象”成趣法

  所谓的“喻象”,指的是主体通过客观世界对物象进行摄取,并将一定的象征意义赋予它。在实际的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围绕主体的中心思想,将能够感知的、可以互动的以及具有趣味性的元素来作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从而使得趣味点游离在“似”和“不似”之间,能够为欣赏的人带来多元化的感官体验。例如一则为“BAFCO”椅子做的广告,将椅子赋予以人的思想,“有了这样的竞争对手存在,我不如自杀了”,生动幽默地将BAFCO椅子的强大优势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展现在广大消费者面前。

  3.“抽象”定性法

  “抽象”就是指经过头脑对主题进行一定的加工,对客体进行一定的升华与提炼,对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加以强化,从而使得一些情趣得以唤起。“定性”则是指设计的一个基调,能够将抽象的意识形态通过运用具象的形式进行提炼。

  四、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措施

  1.注重因材施教

  在对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当要使其能够体现出比较强的、具有针对性的效果。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从而在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优化与指导,使其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化的设计使得教学水平得以大大的提升,从而使得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效果得以实现。而就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来看,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着重的分析,对学生的爱好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了解,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创新性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2.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艺术设计人员的创造性思维的应用与培养,最后还是需要落实到实践的操作方面。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艺术设计受教育者的动手能力大大提升。相比于纯粹的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吸引力与针对性更强,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很好的激发,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的基础上使得自身的动手操作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

  3.加强校际合作

  在艺术设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闭门造车与故步自封都不能够将教学效果提升,所以在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对校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得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能够更深一步,促使学生迸发出新的灵感,这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校际合作工作的开展来说,学校应当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使其能够将自己的思维与想法进行综合阐述;可以通过开展辩论会的方式,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从而有更新的内容得以提出,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实现良性化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同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是有所差异的,而如果教师具备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话,就能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创新与优化,对教师进行鼓励,从而使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有效地提升,并且对于新事物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才能够就此以身作则,促使学生对接受新事物,提升创造性能力。

  5.打破惯性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

  当前,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个性化越来越重视。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没有好坏之分,其差别只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在实际中,应当进一步打破惯性思维的影响,对思维个体、群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加以注重。只有通过这种具有多方面思维的信息交流活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利用与交流,才能够使得更多的灵感火花激发出来。

  6.提倡多学科结合,注重全面教育

  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其并不是一门单一的专业技术学科,它需要和其他相关的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对于艺术设计人员来说,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还应当对社会、自然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加以掌握,使各个学科之间得以融会与贯通,以此对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戏剧、音乐以及舞蹈等,能够为艺术设计提供更多的载体,使其可以对不同的思想主题进行表现,丰富艺术设计的内容,大大提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水平。总的来说,要想使得创造性思维得以提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而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则带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彼此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提高自身创造性思维,转变固有的教育者姿态,以全新的创造者身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创造性思维的学习途径加以必要的开拓,利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的发散等方式使得创新水平得以提升,从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以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明.艺术创新思维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伍斌.设计思维与创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谢章波.艺术设计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科技风,2016.19

  5.李园园.创意灵感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艺术教育,2016.8

  作者:张靖 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摘要:对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优化措施进行探究。具体是在概述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对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期间存在重技轻道、教学方法单一化显著两大主要问题成因进行解析,最后对慕课在《3DsMAX三维效果图制作》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在慕课的协助下,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将会显著提升。

  关键词:慕课;艺术设计类课程;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互联网在社会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人类的工作效率。慕课即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为新时代中衍生出来的一类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建设与优化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本文进行详细解析。

  1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情况

  艺术设计实质上就是把艺术的形式美感整合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过程中,使其具备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双重特征。对艺术进行设计的宗旨在于为个体服务,可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衍生品[1]。在教育领域中,艺术设计为一门独立性色彩浓烈的艺术学科,专研内容与服务对象和传统艺术门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此外,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与社会、文化、市场、科技等众多因素相关联,伴随着上述因素的变化进程,其审美标准也做出相应的调整。新时期下,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改革应紧扣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应用法相也应以消费者的现实需求为基点[2]。参照国家有关规范,职业院校中专业的创设,务必紧扣地方产业结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理念。

  2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问题与原因分析

  2.1问题

  2.1.1“重技轻道”

  具体体现在专业教师没有赋予理论课程教学一定重视。纵观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活动运行形式,发现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在设计教学期间,教师过度的重视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获得情况[3]。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专业能力培养与锻炼演变成众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点,理论课程教学所占课时不足25.0%。还有部分学生受到“理论无用论”思想的熏陶,没有端正良好的学习态度,对理论知识存在排斥心。也有一些教师职业素养完善性缺乏,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理论课程教学的意义,草率的进行没有深度挖掘其间的内涵。种种因素的叠加,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学生理论基础功不扎实,技能在应用期间会频频出错,专业发展与创新精神培养目标的达成上存在较大难度。

  2.1.2教学方法单一化显著

  这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兴致的原因之一。课堂始终是专业知识传授的重要阵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期间,长期沿袭大班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学生数目高于100人。在数目庞大化的教学情景中,教师无法对每一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深入性的了解,也不能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基点创设教学活动,无法探寻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主动性目标就很难达成。造成教学方法单调性显著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没有认识到理论知识教学的意义,那么创设多样化教学模式以及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学习的兴趣就难以达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采用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应付学科考试,教学质量与效率难以得到保障。

  2.2原因分析

  首先,是非专业教师讲授设计基础课程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的教师都是从传统美术设计专业或者跨学科调整过来的,他们在教学中对专业课程创设内涵、应用范畴以及发展方向缺乏深入性了解,理论课程的讲解多数是依靠设计基础教材的内容,没有采用拓展措施,无法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动力。其次,是专业教师对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缺乏热情的问题。多数专业教师主观地认为自己应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课,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将职业特长凸显出来,而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无法协助自己实现上述两类目标[4]。由此可见,专业教师对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与重要性缺乏全面认识还有部分专业教师尽管认识到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意义,但是在课堂教学期间没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现实设计项目进行联合式教学,这不利于构建生活多彩的课堂环境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是课程教学大纲的意义被淹没的问题。通常来说,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均应在教学大纲上体现出来,若专业教师能够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要求,那么就可以有效规避“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师在对教学大纲要求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面对费解的问题没有进行交流,对于新内容、新理念视而不见,依然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

  3慕课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优化方式

  3.1应用慕课教学手段,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更为光明的前景,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型进程。在慕课背景下,“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被取而代之,采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的新兴教学模式盛行。若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将一个课堂分解成数个微型学习环节,就可依照若干微课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步解析与讲授。在网络平台的协助下,学生可以对慕课内容进行点击与反复播放,借此方式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全面性掌握。此外,课程教师也可以借助梳理点击率较高课程内容的方式,归纳现阶段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借助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方式对课时进行科学规划,也可以通过采集学生反馈信息的方式,对课程教学效率进行客观性评价。教育领域中有学者认为,慕课背景下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在满足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版块,构建了慕课建设、管理、使用与专研的共存的教学环境[5]。同时,在慕课背景下,网络交流平台得以建设与完善,其与网络学习平台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把信息化应用和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顺利的提取所需信息资料,不断完善课程知识体系,优化学习效果以及提升技能水平。

  3.2慕课在《3DsMAX三维效果图制作》艺术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课件演示三维物体的效果图和透视的原理。《3DsMAX三维效果图制作》课程理论版块重心之一是掌握透视原理。理论抽象性色彩显著,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知识的枯燥性,但是PPT与动画演示所带来的效果是极为可观的。课程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带有透视现象的三维情景照片为载体,对透视原理进行剖析与讲授,解析不同线条的出处与波动原因,强化课程知识点的直观性,专注听讲并扎实掌握不同透视现象知识要点。慕课教学方法在本次课程教学期间的应用,迅速精确的描绘的透视主线和空间情景。其次,构建三维仿真模拟展台。

  3.3慕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背景下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最大特征体现在线课程方面上。在互联网平台上,师生间、生生间可进行信息交流,甚至可以进行后续教学中的实体操作内容,绝非是一类单向式的在线视频传播。在慕课背景下学生可以参照自己学习能力、进度以及发展需求构建专属自己的学习管理系统,比如在系统中安置编程衔接口、在线交流感悟、论坛和答疑解惑等模块。环境艺术设计科目中的制图课程创设,其宗旨在于协助学生扎实地掌握与设计相关的基础技术,其和软件制图课程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性,环境艺术设计中制图课是对学生“手”上的功夫培养与锻炼。制图课教学进程中,许多透视基础与画法的知识需要学生牢固记忆与扎实掌握。

  4结束语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认识到慕课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中应用的意义,同时了解到其应用的几种常见形式。专业教师在后续教学期间,应积极调整传统教学观念,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素质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在慕课背景下构建开放式教学环境,强调课程知识学习的灵活性、传播性、互动性以及针对性,最大限度的优化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毕岸洁.高校设计理论课程改革实践创新——以《设计概论》为例[J].设计,2017(16):120-121.

  作者:郭磊 史永恒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阅读:《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由解放军艺术学主办。学报以探研军旅艺术、铸炼治学之道、深究学术精髓、揽觅前沿新知为办刊思想。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艺术设计类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4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