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8-01-18浏览:次
这篇艺术论文投稿发表了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的现状和应用,中国文化具有渊源的历史,李静悠久的岁月有着较为完整的演唱形式,民族音乐是中华音乐文化中的奇葩,吸收了传统戏曲技巧的表现方式和手法,根据地域特点演变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论文探讨了应用于民族声乐中的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论文投稿,传统戏曲,演唱技巧,民族声乐
中国文化具有长久的历史,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大不相同的民族音乐。大多数民族音乐演唱的形式是歌唱,它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代表了整个国家的文化,作为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艺术历史发展的最初时期,戏曲是以娱乐大众的形式来发展的,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后,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唱模式,逐渐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理论知识,并且不断引导其余乐曲的飞速发展。民族声乐大多数是以传统戏曲的模式为基础,特别是唱腔、气息、发音等许多地方均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戏曲。所以,分析讨论民族音乐的演唱方法,对了解和传承声乐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民族声乐的简述以及现状分析
1.1民族声乐的简述
民族声乐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民族音乐同说唱、唱歌等演唱形式不同,它不仅仅是传承了我国古老艺术的根基,还是与西欧区域美声唱曲方法的优势不同而逐渐形成的特有的较为创新的民族歌唱技艺,它不单单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以及艺术特色,还具备时代的新鲜感和科学特性。我们所说的传统民族唱法被称作民间唱法,换句话说,其也来自于民间而且发展于民间的一种独特的唱法。任何一个国家均有自己特殊的民歌唱法,我国是民族众多的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唱法。虽然我国有较多的民族声乐唱法,但这些唱法同样也有或多或少相同的特色。
1.2分析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民族声乐早已步入稳定期,较为成熟的理论知识、多样的演唱方式和特点,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的情感世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现代民族声乐同时吸收了传统戏曲、歌曲、说唱等的优良特点外,还参考了美声的发音形式,增强了声音的穿透力,使其更加宽宏。近些年来,有许多国外艺术家来中国讲学等,使中国人了解国外的声乐特点,西方的音乐体系不断被引用,我国开始应用西方声乐的演唱模式,使我国现代民族声乐更加丰富多样,越来越多的民族声乐艺术家走向国际舞台。
但现在出现了一种现象,我国民族声乐在吸取的过程中较多地应用了西方共同的艺术技巧,忽略了个性化的因素,使得民族传统的色彩和风格在表现上就显得薄弱,在传承传统声乐文化等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化氛围逐渐消失,新生代演唱者传统根基的历练还不足。比如藏族的“振谷”、蒙古族长调“呼麦”以及朝鲜族的“焉歌”等都是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但现在其个性化的唱腔逐渐在淡化。而且,现在许多年轻歌手喜欢模仿有名歌唱家的唱腔,其盲目的模仿会使得风格雷同,缺少个性化。在民族乐曲的发展过程中,西方音乐的流行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却很难在借鉴的同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只有保证根基的牢固,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民族声乐形式才能传承下去。
2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演唱形式的关系
在传统的演唱方法中,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戏剧与唐宋大曲、宗教音乐、流行歌曲等的特色乐曲相结合,逐渐构成了大小400个剧种。同时,戏曲将舞蹈、文学、武术等融为一个整体,依据区域的不同形成了风格不相同的种类。民族音乐与传统戏曲具有相同的来源和根基,统一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就类似于一对双胞胎,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均可应用音乐来表达含蓄的民族特征,将人品和艺品互相统一,发挥教化以及美育的作用。比如民族声乐中《白发亲娘》比较著名,其充分表现了多个民族人们对情感的关注程度和民族品质。民族音乐以及传统戏曲具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但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假声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中国许多著名的民族声乐大家均有采取戏曲唱腔,传统的戏曲是以民族音乐的进步为奠基石的。
3在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演唱方法的应用
3.1风格韵味
传统戏曲的演唱技巧包括浓淡棱角、抑扬顿挫等。剧种也划分多种,在演唱的形式和方法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是相同的一句演唱词,应该用不一样的演唱形式以及技巧表现不一样的意蕴和感情,使得演唱体现的效果具有不一样的渲染力。戏曲专有的艺术形式是跟着区域的差异而变化的,体现的艺术风格同样有较大差异。例如,川江的号子给人的体会就是情感比较激烈、刺激;而北方的戏曲大多受当地风土民情的影响,表现的节奏、声调强劲有力;江南水乡戏曲细细品味别具一番风味,节奏比较缓和。民族音乐演唱过程中的轻重音吸收了传统戏曲的传统唱法,在结尾的收音表现出干脆利索,整体调动了群众的强烈感情,使人民体会了曲目的动人、细腻。又如,在蒙古族民歌《赞歌》中,引子就应用戏曲演唱技巧先颤后直的特点,体现蒙古人的豪迈性格,演唱人员在唱这一类歌曲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这一演唱方法,展现了歌曲的无穷韵味。
3.2吐字行腔
演唱传统戏曲需要遵照字正腔圆以及表演声情并茂的准则,对演唱人员的口腔部位以及形状均有很高的要求,在适宜的部位要表现出母声共鸣。假如演唱人员想要使发音足够圆润,就要对口腔的形态有清楚的了解,以竖为主咬字,字头短,韵母长,发音过程中有充足的力量,这样在释放过程中才能使气息达到精准的部位。在演唱过程中,民族音乐也应用了传统戏曲的这种润腔技巧,依据歌唱人员所要体现的情感进行字音的修饰,将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韵味都体现出来。例如,在演唱《牧歌》时,歌唱人员需要充分应用连腔的这种技巧,连贯并且充分地体现出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听众只要一听到这首歌,立刻就会联想到草原靓丽的风景。因此,恰当应用传统戏曲演唱方法,能够充分体现民族声乐歌曲独特的韵味。
3.3咬字发音
传统戏曲在演唱时,歌唱的人准确的咬字发音是别的艺术形式没办法相比的,歌曲中任何一句话、一个字的发音均需要与普通话的发音标准相符合,音域以及音色同样也必不可少,这也同样是传统戏曲具备纯正韵味的原因。而且,传统的戏曲在演唱过程中,几乎不能有字包音或音包字的状况发生,不然就会发生吐字不清晰的情况。民族音乐在演唱过程中也传承了戏曲的这项优势,特别是针对柔音和切字的唱法应用这个就十分恰当,使民族音乐更加婉转。比如说,《少林寺》中就有一首名字叫《牧羊曲》,就应用了软咬软收这种发音方法。轻柔的咬字与准确的发音使得这首歌曲体现了舒缓的氛围。
4结语
在多种艺术形式当中,民族声乐演唱较为复杂,尤其对表演技巧与方法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充分表达歌曲中的情感。民族声乐巧妙地吸收了传统戏曲,然后将民族声乐的进步发展推至了高潮。本文讨论了民族声乐的近代发展历程和民族声乐同戏曲艺术之间的关联,对在民族声乐中运用戏曲演唱方法进行了解释,有利于丰富民族音乐的演唱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蓝芳.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探析[J].戏剧之家,2017(9):90.
[2]龙丽娟.中国戏曲声乐理论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1.
[3]郑清元.论民族声乐演唱对于戏曲表演的传承研究[J].北方音乐,2015,35(24):61-62.
[4]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42-148.
[5]罗晓宇.浅谈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5(18):75-76.
[6]谢霓.戏曲演唱中“以字为中心”的演唱原则在现代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7]史沙利.试论中国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8).
[8]杨娴静.戏曲的咬字行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具体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0.
作者:郑建飞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包装学报》(季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湖南工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具有国际视野的包装行业学术型期刊,其刊号为:ISSN号为1674-7100、CN号为43-1499/TB,于2009年10月创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民族声乐中传统戏曲的现状和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4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