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造型艺术的手法和发展过程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7-12-04浏览:

  这篇艺术类期刊征稿发表了面具造型的手法和发展过程,社会生活是一项艺术,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论文通过分析萍乡傩面具的造型艺术语言来阐述萍乡傩面具的艺术性。通过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获得完美的艺术表现,生命律动的面具表明了萍乡人民对生命的崇尚和执着的追求。

华人世界

  关键词:艺术类期刊征稿,模仿写实,夸张变形,程式化

  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萍乡位于江西西部,是赣西傩文化的发达之域。其地处湘赣两省边界,东与本省宜春、南与吉安相毗邻,西与湖南醴陵,北与湖南浏阳接壤,是江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素有“湘赣通衡”、“吴楚咽喉”之称。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萍乡傩面具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萍乡傩以傩面具最具特色。萍乡傩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儒、道、佛和历史演义以及民间神话传说,造成了傩神体系的复杂化,产生了数量繁多、造型各异的傩神面具。

  萍乡傩面具包含色彩、装饰造型等诸多要素,但是我们仅仅从傩面具的外在形态来分析傩面具的造型、色彩、装饰是不够的,萍乡傩面具是怎样呈现出自己的美,采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才能塑造出如此熠熠生辉的艺术作品,为此我将就其面具的造型手法做一番阐释。

  一、模仿写实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萍乡傩面具中有大量运用模仿写实手法的雕刻。傩雕艺人模仿现实中的人物造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雕刻出千姿百态、直抵人心的傩神面具,形成了萍乡傩面具中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形式。正神面具如主宰大自然的傩神如电母、年王、风伯等,造型贴近生活,眉目清秀,温文尔雅,诚实忠厚,可信可敬。世俗人物面具如医神药神华佗、孙思邈等,造型与驱鬼逐疫的傩神大相径庭,显得儒雅亲近,和颜悦色。

  女傩神面具如天女娘娘、土地婆、孟姜女等,脸庞清秀,线眉凤眼,微笑中略带羞涩感,展示了古代女性的仪态。不仅如此,艺人们在傩面细节的处理上更能体现出社会生活的痕迹。为了区分性别,女性傩神常刻有柳叶眉,武将多为剑眉或火焰眉;为了区分年龄,在年纪较长的傩神额间、眼角刻有随岁月流逝在脸上留下的皱纹;为了传达感情,傩神中有怒目圆睁表示愤怒的,有眼角飞扬表示心情愉悦的,也有眼神坚定传达正义的。

  雕刻艺人们紧紧抓住对象的基本形态,对物象由如实描写到删简不必要的细节,这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把握的深化,不再是生活中的表层的、非本质现象的模拟和再现,而是着力表现那些显示本质与特征的东西,使得刻画出来的傩神面具更加地动人。这充分说明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深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真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而美于生活。

  二、夸张变形

  夸张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很早以前就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了。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学家刘勰便在《文心雕龙》中对夸张的艺术功用进行深刻的分析。他指出:“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词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长,理自难易尔。故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衡存中,夸张这一积极的艺术表现形式常运用在凶神面具中。雕刻师们通过放大傩神面具的五官、表情来突出某一形象的特征。如傩面具中“吞口”、“开山”、“龙王”等神灵,眉头深锁、眼珠暴突,突显了他们的威严;扩张的鼻羽、好似要吞噬日月的血盆大口突显了他们的凶狠狰狞,随面部。”刘勰认为,夸张是在客观事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之上,通过形象的“扩张”和“放大”显示事物的真实面貌,使事物深藏内蕴的抽象意蕴形象化、感性化、获得完满的艺术表现。

  在萍乡傩面具的创作表情变化而凸出的肌肉,突显了他们强大的力量。面具整体的夸张造型显示出了强大的威慑力、仿佛天下疫鬼皆掌控在他们的脚下。傩戏艺人还采用变形的手法,创造了歪脸形象。

  如歪嘴将军、开神等,在结构上突破了惯用的造型法则,将面具五官处理为歪脸咧嘴,打破了面部平衡的形态,集中突出嘴的微妙动态,产生了幽默感。手法新颖,造型别致。傩面具独到的艺术处理,符合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和审美要求。

  三、程式化

  所谓程式化,是指艺术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根据对客观生活的长期观察和自身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高度概括、高度成熟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艺术语言。在萍乡傩面具的制作中依据角色性格特征对面具的刻画有很多成规,武将面具圆眼鼓瞪、粗眉高鼻、嘴张牙露、满脸胡须,尽显勇武刚烈,正气凛然之气;文相面具慈眉善目、面部饱满、微笑而不露齿,温良儒雅;女神面具脸部丰腴,线眉凤眼,樱桃小嘴,莞尔一笑,温和动人;精怪面具鼓眼暴睛、呲牙咧嘴、獠牙外露、面肌凸出、头有犄角,凶恶狰狞;丑相面具挤眉弄眼,或有豁嘴、歪嘴等生理缺陷,诙谐幽默。

  雕刻师们以特定的造型来表现不同面具的精神气质,他们还常用口诀来归纳,眼睛的刻法是“男将暴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眉毛的刻法是“少将眉一支箭,女将眉一颗线,武将眉如烈焰。”;嘴巴的刻法是“天包地,地包天,上下獠牙分两边;地包天,天包地,呲牙咧嘴显神气。”不仅如此,色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体现出程式化这一特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脸多表现正直忠勇,黑脸多表示肃穆刚正,白脸多表示善良机智,篮脸多表示阴险可恶。不同的色彩象征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包含了不同的善恶情感,体现了人们驱邪祈福的深切愿望。程式化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但是一味的程式化将会制约艺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傩雕艺人可根据身处的地理环境、民间风俗、民众的审美观念在传统的艺术基调下不断改变和创新,使得傩面具艺术更加的灿烂。

  四、结语

  萍乡傩面具这一原始深厚、朴拙粗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民族色彩的民间传统雕刻艺术,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的根基。在萍乡傩面具中,质朴奇异的五官形态、夸张强烈的性格表情、富有意趣的色彩装饰展现了一个浪漫主义想象的精神世界,这些充满激情幻想的自由世界,具有生命律动的面具表明了萍乡人民对生命的崇尚和执着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树美.《萍乡傩文化寻踪》.江西省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2]简木根.《中国•萍乡傩》.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3月.

  [3]蔡社宝,周关.《赣傩》.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4]钟玉如,刘景慧.《试析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2月.

  作者:陈思雨 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阅读:《华人世界》杂志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人物月刊,是中国大陆唯一家面向全球华人的主流杂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面具造型艺术的手法和发展过程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4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