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7-02-27浏览:次
个性与共性的存在不但促进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而且也对表演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艺术研究论文:探究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地位作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 要:音乐表演中带有作品内涵的共性和独创性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性与个性也成为音乐家必不可少的特点。
关键词:音乐表演;共性;个性
对于音乐表演来说,表演家的艺术个性不仅是评定其艺术优劣的标准,同样也是评定二度创造成熟的标志。作为二度创作的音乐表演有着自身的不可被替代性,因为只有通过音乐表演,才能使艺术创作成为真正的音乐,才能使音乐作品焕发出不一样的美。与此同时,二度创作也使得音乐表演必须兼顾创造性和真实性,二者之间应做到和谐与统一,而创造性和真实性也就是音乐表演中的个性与共性。
1、什么是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
艺术家所具备的艺术个性是二度创造主体所具备的音乐才能、世界观、文化修养、生活阅历、艺术技巧等因素的复合体,当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以后,就成为音乐表演主体的创造能力,而这种创造能力在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过程中有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在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中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音乐表演艺术家的特点就构成了其艺术表演的个性。音乐表演艺术家对于音乐美都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力,都知晓如何更好地演奏,大多都能真实的放映作品的内涵,追求音乐表演的规律性和真实性,这就是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共性。音乐表演艺术家通过两种方式探寻和创造个性,一种是自己所具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另一种是对音乐作品的音调内涵和形式结构有着独特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前者是创造而后者是探寻,两者相结合就构成操作与思维能力的统一体。但这种创造又在符合规律的共性范围之内,若偏离了规律就会失去共性的范围,进而成为任意的个性,也就是说共性是个性的基础,而个性始终是在共性范围内的个性。因而可以说,没有限制的个性与正确性并不等价,而创造性与无个性的正确性也不等价,个性与共性之总是互为条件和前提的。
2、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的地位与作用
被称为二度创造的音乐表演需要在一度创造基础之上进行,而音乐表演又给予音乐作品以生命,这也成为表演艺术。音乐表演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给予人们更多的娱乐空间,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美感也深入到人们的心中。演奏家对音乐作品的判断决定了音乐表演中,共性与个性的存在方式。由于共性与个性同时存在于音乐表演中,这样音乐家在进行音乐表演时,就能够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造,这样就能够使音乐作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统一,有助于音乐表演者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表演技巧。因而可以说,正是由于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共存,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性才更加浓烈。
指挥大师卡拉扬曾经说过:“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作曲家与音乐表演艺术家之间正是通过乐谱实现交流。作曲家以乐谱的形式将生动的音乐和思想记录下来,无论乐谱写的如何详尽,也不管其使用了什么术语,都不能将音乐的变化和律动记录下来,更不能将音乐中所表现出的思绪和情感记录下来,这样就足以看出音乐表演中个性发挥的重要性。音乐表演艺术家逐渐趋于成熟的标志就是拥有自己的个性,这表明其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不但能够自己解读音乐,而且能够凭借自己的特长,针对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而使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音乐表演艺术家在发挥个性时仍然要忠实音乐原作,这是由于不同的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范畴和历史时代,对于表现内涵和体裁形式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只有明确作曲家所处时代所流行的风格,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才能够在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这样表演艺术家才能够使音乐表演趋于真实。因而可以说,创造性与真实性是主观与客观的协调与统一。作曲家与演奏者的个性需要相互融合,而不是双方的个性相互压抑和制约;二者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若个性的平衡偏向演奏者,则演奏者就会认为未能遵照作品原有的风格,表现方法上过于自我;若个性的平衡偏向作曲家,那么人们就会认为演奏者个人意图过少,表现方法上缺乏个性、过于平淡。因此,在音乐表演中,共性与个性的地位是平等的,音乐表演时二者不但要实现融合也要相互兼顾,这样表演出的作品才能成为时代精品。
通过对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的认识,使得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音乐表演的作用和地位,也就是:音乐表演作为一种再现艺术,它不但能够将音乐作曲家的思想予以忠实传达,而且能够给予音乐作品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基于这种思想,音乐表演艺术家为了能够实现音乐再现和创造,就需要其不但具备再现和完善音乐表演的技能,而且要在对音乐作品所表达思想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体验和解释的能力,进而实现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丰富。音乐表演艺术家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构思、音乐风格、历史时代的了解,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和所处时代,加上自己对作品内涵的研究,有助于大幅度提升音乐表演的水平。个性与共性的存在也对音乐表演的个性发展予以规范。作为听众与作曲家之间沟通的载体,演奏家不仅需要遵照作曲家的创作,而且需要考虑听众对音乐审美的需求,这种需求由于演奏家所处的时代有关,需要遵循当代听众的心理需求,但却不能“盲目反众”或者“盲目从众”。借助于音乐表演,作曲家、听众、演奏者之间实现了相互交流;作为音乐表演的执行者,演奏者充当了听众与作曲家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有着提升听众的音乐审美水平、培养其音乐鉴赏能力的使命。在尽可能使听众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要尽可能的扩展音乐作品的数量,不断扩展听众对于音乐作品的审美领域。
3、结语
个性与共性的存在不但促进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而且也对表演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表演者能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并使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认知这种意义和内涵,实现对音乐作品理解境界的提升,进而使音乐表演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译文,创造性思维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J],大家,2011,(15):136-138。
[2]刘红艳,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J],黄河之声,2011,(07):65-66。
[3]蔡多奇,论音乐表演中的艺术个性创造[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9-80。
[4]刘敏,论大历十才子诗歌风格的共性与个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154-15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艺术研究论文音乐表演中个性与共性的地位与作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4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