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建设新制度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艺术教育发布时间:2015-09-23浏览:

  在现代大学生中如何加强对音乐的教学管理呢?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教学上有何影响及意义呢?不同的新管理建设技巧有哪些呢?文章选自:《音乐创作》,《音乐创作》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音乐创作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音乐创作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音乐创作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摘要:在学校期间,我们在用心学好主修课程外,还要注意自己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讲台和舞台的历练。现在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音乐专业的同学只要毕了业可以考教师证去当老师,也可以考演员证去舞台上演唱演奏。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上得了舞台,又能上得了讲台。

  关键词:音乐教学,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发表

  1音乐教育要重视音乐背后的文化修养

  这次综合文化素质考试满分160分,100分以上的只有一个人,多数学生的成绩都在40到80分,其实是处在一个不及格的阶段。例如,其中一道题是请写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歌词和词曲作者,曲调立刻就在耳畔想起,但是能把三段歌词都写上来的为数不多,再把词曲作者写全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想想这些学生还都是在校的优秀生。就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目前高校的音乐文化教育普遍松懈。唱歌的强调方法、强调声音的解决;弹琴的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技巧的提高。把音乐的背景、年代性和为什么产生音乐的“故事”也就是“文化”丢失了。这就是我们的音乐为什么有时显得那么苍白。所以提高在校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对此我有几点建议:

  (1)在我们学习唱歌和弹奏器乐时,要同时注意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文化背景,这就把音乐史跟我们的主修课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放在作品所处的时代大环境下演唱和演奏,从作者的情绪情感出发,把握艺术的内涵。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一定会打动和吸引观众的。

  (2)分析作品。从曲式结构、复调功能、配器上了解作品的框架、构成。在这次“钢琴比赛”的考场中,有许多学生演奏回旋曲式的作品。回旋曲式有一个特点:主题旋律在不同段落多次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要想,它每次出现的表情和效果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都是同样的旋律,我们要通过强弱对比的情绪变化表现出它不同位置的不同感受。例如:第一次见到的感觉和再见面或者熟悉了之后所抒发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通过分析,把得出来的感受应用到音乐的表现中去。让我们的艺术有血有肉。

音乐教学建设新制度

  (3)多听、多看、多感受。我在这次大赛的举办学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表上看到这样一门课———主修视听课。它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每学期要听够30到40首音乐作品。这样虽然自己在一学期内演唱或演奏不了那么多作品,但能从视听课上了解和感受到很多作品的处理、变化,以便于以后有机会接触到时,更好的发挥。确实,我们在学校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很有限,但我们可以多听一些名家的音乐会甚至是看一些电影图片,哪怕是旅行,只要细心、勤思考、多感受,都会获得很多知识和道理。我认为,从中受到的感染是一种音乐情结的积累,它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音乐风格和音乐方向。

  2一专多能

  “一专”指一门专业课。它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价值,大多是按“一专”的高低来衡量的。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主修课程,勤奋、用心。我们熟悉的大音乐家们,可以说大部分是靠这“一专”的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是要想成为“常青树”,就要摄取更广泛的知识了。国际艺术理事会主席芬兰人理斯托?罗赫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尽量多学艺术方面知识,但一定不要忘记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即使你是一个顶级的艺术家,也应该有一个宽广的知识面。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它之所以又高又尖,是因为它有无数宽厚的基石所垒建。就像这次比赛的考核内容,只会弹不行,只会唱不行,还得自弹自唱,甚至还要考即兴抽来的作品。这确实展现了一个学生整体的艺术能力。那么,怎样在上学期间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艺术能力呢?首先拿专业课来说,一般院校主修课一周一节,同学们一半是自己上完就完事大吉了,也从不注意别人上课的内容和问题。其实在别人上课的时候去旁听,从老师教课的一点一滴中体会教学的内涵,能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教学教法的获得。其次,要多参加音乐会、比赛,锻炼自己。把自己平常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音乐会、比赛等形式与大家交流,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更好的表现和发挥做铺垫。由此看来,“一专”是关键,“多能”是条件。在“多能”的基础上巩固“一专”,在“一专”的前提下发展“多能”。

  3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变位准备

  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人才培养为关键,服务社会为目的。通过这次比赛,我也一直在思考。教育部考了这么多项内容,他真的就要求我们样样精通吗?我认为不是,并且我们也做不到。但是很多人认同了他,并积极地去参赛。其实他真正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大学生活不能仅仅是学了几首歌,练了若干作品,更多的是在这个阶段完善自己,包括知识、情感、人格的健全。这就涉及到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了。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你要通过这么多年的所学所想去真正的实践了。那么,我们在学校期间就要做好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准备,让我们的学习有针对性,实用性。有些高校重视理论培养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毕业的学生只能在纸上做音乐、配伴奏。坐在钢琴前来个即兴就手忙脚乱了。所以我们的音乐人才绝不能是“音乐人”和“音乐才”,而是让所谓的音乐人才能通过音乐与社会交流、融合,从而顺利地发展自己,做一个社会的有用人才。最后,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值得讨论和探究。让我们的思考和结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完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音乐教学建设新制度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shujiaoyu/3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