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的前景展望----信息资源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应用电子技术发布时间:2012-07-04浏览:

  一、数字出版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数字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它强调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在我国起步晚,但是发展快,仅2007年就创收360多亿元。相信随着信息化的进程,数字出版产业将会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产业。

  二、数字出版业出现并繁荣是必然趋势

  1,在中国,出版介质的演进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先后出现过甲骨、简策、缣帛、纸张、磁盘、光盘等介质;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又为出版介质这个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成员。网络信息资源以其存储数字化、以网络传播为媒介、数量巨大、增长迅速、内容复杂多样而区别于其他信息资源。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实际上,人们与网络打交道就是与浩瀚的网络信息资源海洋打交道。据第七次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显示,7.4%的国民经常在网上阅读网络书籍和报刊。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0%的读者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另有9.O%的读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还会购买该书的纸质版。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18周岁以上成年国民数字出版物阅读率为24.6%。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两大主要数字化阅读方式,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另有1.3%的国民使用其他手持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比2008年的1%增加了0.3个百分点,增幅为30%。从数据看,国民电子阅读器使用率虽然仅有1.3%,增幅却高达30%。数字出版在利润创收方面更是成效显著。

  2,不仅是信息社会发展推动了数字出版业的出现和繁荣,传统出版业的弊端也催生了数字出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旧的知识不断被取代和淘汰,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文献也随之处于不断的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文献的老化也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文献因年代久远发生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反应,不利于信息的再利用和保存。而且,传统出版物以纸张等为载体,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承载量有限、应用范围狭窄(纸质文献是实体文献,应用时存在不方便携带的问题)。这些都表现了传统出版的局限性,而数字出版的出现恰好能大量长久地保存信息和实时更新信息。

  数字出版是现代社会人们的必然选择,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出版业的出现将更好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建设。

  三、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

  由于数字出版建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平台上,出版考查、出版监控、出版权维护相对于传统出版来说增加了难度。在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探讨中,各商家以技术为支撑,以内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付费阅读和免费阅读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善的以创作、培养、销售为一体的电子在线出版机制。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传统新闻出版单位也都成立了数字媒体事业部或其他专门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数字出版发展规划。

  在实践中,典型代表之一亚马逊用其特有的“内容+终端”的“Kindle模式”:读者在购买阅读器之后,可到亚马逊网站付费下载最热门的图书资源而达到盈利的目的。而起点中文网采取与图书出版、影视发行、动漫制作机构的合作以用户自己的原创内容为基础进行衍生品开发,将付费阅读由Pc网络延伸到无线平台,通过海外分站覆盖海外华文市场等举措来创新盈利模式。同时,汉王把数字化出版的核心放在终端,借电子阅读器占领市场,其具有的电磁笔可以方便用户批注、修改、摘录等功能,实现了能读能写。此外其具有的“一书一密”功能,可以保证书籍的数字版权不受侵害。

  但是,毕竟数字出版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出版还是依附于免费服务谋取小额利润。可是,从长远来看,网络信息资源必将价值提升、内容资源也会不再免费,收费阅读将会成为主流,数字出版也将蓬勃发展起来。

  四、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

  1981年,世界第一张CD光盘问世,其海量的存储结合多媒体技术用于计算机数据和资料的存储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多媒体技术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及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人类思想的表现形式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内容资源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出版活动中的版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比如,在版权法律规定的“作品”概念中,并没有“电子出版物”(或多媒体)类别,以至谈到有关的版权保护与版权合同时,难以做出细化的规范。

  在数字出版过程中,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以及信息资源的复制都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在既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下又权衡到公众的信息资源共享权是一个长久的课题。随着互联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及应用,广大用户急需专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国外,这种网络服务业务的经营者分为两类:一类提供网络的接入服务和使用服务,被称为ISP;另一类提供信息内容服务,被称为ICP。当然,往往也有同时经营这两种服务业务的,这种经营者通常被称作ISP。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一个专门的著作权管理机构,代表著作权与作品使用者洽淡使用许可事宜,负责监督各种侵权行为以及追究法律责任,并提供各类版权信息数据库检索,是协调著者与社会公众关系并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如美国的版权结算中心(CCC)、美国的演出权利协会(PRS)、日本的文艺著作权保护同盟等。

  五、结束语

  纵观数字出版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有几个主要阻碍因素有待改进。首先,出版内容单一。如,2009年数字出版业产值750亿元,网络游戏便占了1/3。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网络地图、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教育、手机出版等还需大力推进。其次,出版技术格式不统一。国内的数字出版厂商大都采用自己专用的电子书文件格式,如方正的CEB、书生的SEP、超星的PDG、知网的CAJ、Adobe的PDF等,他们彼此间通常互不兼容,这样给读者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最后,出版法规政策有待完善。数字作品传输到网络服务器(网络)上,涉及到的用户访问、浏览、下载、缓存等这些都容易牵连到知识产权问题,然而,过于保护知识产权又会严重影响作品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引发网络信息的流通障碍。所以国家政府应在这方面引起重视,谨慎、公正、全面立法、执法。

  参考文献

  1、数字出版.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4129.htm#sub 504129,2011年4月21日

  2、网络信息资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56256.htm#sub1356256,2011年4月21日

  3、熊玉涛.论数字出版产业的运作与发展.编辑之友·数字.2010(7):72-74

  4、邱林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印刷世界.2010(9)

  5、张立.解读数字出版.出版参考.2007(7):10~11

  6、陈昕.从美国数字出版现状看出版新趋势——陈昕在北京出版观察论坛上的讲演.文汇报.2008(120)6

  7、赵伟.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情报科学.1998(5):391~394

  8、杨海平.数字出版物合理使用权的中外立法比较研究.图书馆杂志.2004(10):21~24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字出版的前景展望----信息资源发展趋势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yingyongdianzijishu/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