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众传播视域下全民国际传播素养的提升:概念提出及路径建构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21-09-14浏览:

  【内容提要】新型国际传播构成了一个泛众参与的数字舆论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物理边界,带来国际传播场域的革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沉浸传播和泛众传播改变了全球人的话语方式和行动逻辑,让信息传递和知识建构成为一场全民的狂欢,因此而形成的“网络虚拟社群”解构着物理时空中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并重新建构虚拟时空的人类共同体和网络政治文化话语。当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讲好中国故事时,有必要全面提升国民的国际传播素养。在当前语境和泛众传播视域下谈国际传播素养,更要基于国家信息安全的大背景,网安则国安。泛众传播的数字媒介时代,一个国家的网络议程设置能力和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是该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全球数字领导力的重要指标。当下的中国,要全面推广全民国际传播素养教育,并将其融入中国的大国国民教育中。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需做好顶层设计,人人参与,建构立体全面的对外舆论主体生态。

  【關键词】国际传播 对美舆论 传播主体 泛众传播 沉浸传播

国际传播论文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物理边界,带来国际传播场域的革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沉浸传播和泛众传播改变了全球人的话语方式和行动逻辑,带来新的信息传播、工作、娱乐形态,形成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当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讲好中国故事时,就对国民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国际传播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自身国际传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强。习近平同志2021年5月31日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他同时提到“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① 国际传播,传统上被认为是主流媒体的任务,事实上,也是全国各个部门、组织的任务,甚至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人生必修课。比如与组织和人相关的公共关系,一般指社会组织借助传播手段与公众形成互动交流、增强理解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从国际范畴来看,也是国际传播的一种。其核心是人,特别是如何通过信息交往,建构国际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关系,有效传递价值。

  一、物理虚拟全面融合,改变国际传播的时空与传播关系

  数字传播技术使边界消逝,现实时空被缩短,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使人类失去对实际物理地点的感知,②改变了时空概念。20世纪60年代,著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中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时,最先进的主流媒体形态还是电视,“地球村”的提出具有前瞻性意义,如今遍及全球的高速便捷的互联网让“地球村”真正得以实现。

  (一)泛众传播时代人人都是国际传播的主体

  从泛众传播的视角看,人人都是国际传播的主体。当下,我们位于一个媒介全面融合的时代,是无边界的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包融所有的媒介形态,也包融各种文化形态。这个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环境,就是国际传播的时空,这既对打通内宣与外宣提出了必然要求,也推动媒体与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革,事实上,每个人在这个融合时空中时刻都在进行国际传播,全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了人类进行信息交往的极重要的空间。

  从虚拟世界看,我们有近10亿网民。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此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较2020年3月增长5703万,占网民整体的62.4%。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3.88亿,游戏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91亿,真人秀直播的用户规模为2.39亿。④

  从物理世界看,中国人的出入境数量巨大。文旅部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出入境人数日均达到177万人次。另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⑤

  (二)技术、媒介与人的关系问题,构成国际传播力的关键

  当前,不管是在虚拟空间还是物理空间,人们的流动加剧、交流加剧。社交媒体促进了人际交流,更加智能的 AI交流也已加入。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有研究团队发现,中美两国样本网民群体对社交机器人的接受有明显差异。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接受模型由使用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中国网民在这两个维度上的指标都较积极,更加乐观,而美国网民则相对谨慎。这种感知差异导致了对社交机器人的影响、目的、辨别信心等技术接受指标认知的不同。⑥而类似这样的国别间对待媒介技术差异的存在,对于研究各国在技术传播上的差异、理解中美新型舆论战的特点都提供了认知基础。

  还有其他类似研究也提出了技术、媒介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们对新技术的积极接纳有利于创新的扩散,但如果没有对新技术和媒介未来发展的足够认知,没有清晰的批判性思维,新媒介技术也可能带来负面效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且这样的影响在泛在互联网时代会非常深远。“边界的消逝”在重组媒介与人的关系,不少西方学者注意到前台与后台间的边界消逝,但其实这不只是前台与后台的关系。媒介正在发生变化,后台的人走向前台,时空重构,一切都变成了媒介,万物都会产生连接,其连接的深刻程度很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推荐阅读: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探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泛众传播视域下全民国际传播素养的提升:概念提出及路径建构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5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