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绘画的人文精神体现和研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7-10-27浏览:

  这篇艺术类期刊投稿发表了原始绘画的人文精神体现和研究,绘画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每一部艺术作品中都蕴含了人文精神的魅力,人文精神是美术家的心语,原始绘画更是人文精神的原始体现,近年来人们被金钱和利益蒙蔽了心智,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以艺术为武器,挖掘绘画里的人文精神内涵。

文学与艺术

  [关键词]艺术类期刊投稿,艺术,绘画,人文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了人的欲望的迅速膨胀,人在拥有了金钱和获得了利益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对于人类来说很宝贵的东西,如道德的缺失、素质的低劣、精神的空虚等,这些说到底都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即人心出了问题。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以艺术为武器,挖掘绘画里的人文内涵,发挥美育的巨大作用,以唤起人类道德的回归、思想的纯净和心灵的纯洁。色彩与线条是绘画的重要元素,是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画家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对象的明暗、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艺术地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精神理念。色彩与线条的心语其实是画家的心语。

  一、美术家的心语都是一种人文精神

  在绘画史上,人文精神是一种传统。绘画对人类心灵的关照由来已久。纵观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艺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遗存的绘画作品上来看,数量多,内容广,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绘画作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画家关注现世生活,饱含热情地描绘现实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挚爱;叶浅予的《快乐的哆嗦》中少数民族女孩翩翩起舞,快乐得淋漓尽致,快乐得忘乎所以。快乐是什么?这就是答案。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另一幅画马蒂斯的《舞蹈》,这是充满了原始野性、充满了活力、无比奔放自由的舞蹈,这种欢乐从骨子里透出来,舞者情动,观者心动;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从沉睡中醒来的海港晨曦,画家不仅很敏锐的捕捉住了海港早晨的形与色,还将新的一天带给人的希望、带给人的喜悦表现出来了,给人视觉上强烈的感受、心灵上轻柔的抚摸,这就是《日出.印象》给我的印象,这就是作品中蕴含的人文情怀。用一颗心去画画,在画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和热情,读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被深深的感染和陶醉,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人也变得高雅起来。由此看来,艺术家的心语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精神。

  二、原始绘画是人文精神最原始的体现

  绘画艺术从史前时期就已萌生,原始绘画想要传达些什么呢?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是距今二至四万年前的洞穴壁画,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他们画一头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或者是表达猎取野牛后的喜悦。这样看来,原始岩画不是单纯的艺术活动,它同时还是巫术或宗教活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一种交流信息的交际活动,甚至还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但是它和原始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表达了他们的心情、愿望、寄托等心理,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说,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它起始于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的内心,这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最原始的体现。

  三、文艺复兴和人文精神的张扬

  论西方绘画的繁荣期,当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显。该时期吸取古代文化中热爱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正常欲望,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创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的精髓就是人文精神。由此看来,文艺复兴就是借助文艺的形式复兴人的精神,唤醒人的心灵,即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形式,解放人的思想,拯救当代人的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当时的艺术家乐于用神的题材表现人,如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创作的作品中就有大量这样的题材,下面,举几例为证。

  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通过象征真理的耶稣和象征邪恶的犹大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拉斐尔一生创作了许多美丽的圣母形象,他笔下的圣母是美丽的世俗女性,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贵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拉斐尔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米开朗基罗塑造了许多英雄的形象,他笔下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在他的艺术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1]。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美术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但是,宗教题材被他们改造了,通过这些题材表达的主题已不是对神和天国的礼赞,而是对人和人性的讴歌。文艺复兴时期也有许多用人的题材表现人之美的佳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家通过蒙娜.丽莎这样一个典型形象及她那神秘的微笑,表现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还将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表现出从宗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女性的自由与快乐,展示出人生的美好和人性的丰富。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另一个题材来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从这些题材中他们找到了能够更为直接地表现人文主义主题的材料。裸体的维纳斯在波提切利、提香、乔尔乔纳等人的画笔下散发着人世的温馨。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充满柔情的诗意,尽情表达了画家对美好事物的爱恋,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提香的《天上与人间的爱》如诗一般的画面,不单纯是一种优美的视觉效果,而且有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乔尔乔纳的《田园合奏》则是一曲对美丽的大自然和幸福人生的赞歌。总之,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人文精神在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大放异彩。

  四、分析艺术中的“美”和“丑”理解人文精神

  人们经常会谈到生活中的美与丑,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绘画作品里的美和丑问题。我们通常理解的美是指悦目,在艺术领域,形式的美是美的表层,内涵的美才是美的实质。因此,我们有必要理解艺术美中的“丑”和丑形象中的“艺术美”,这将有利于理解绘画中的人文精神。艺术的题材并非只限于美丽、惬意或人生闪亮的一面,艺术也可以包含并有助于我们理解黑暗的一面,诸如丑陋的、令人痛苦的甚至是悲剧的事情。《教皇英诺森十世像》通过对教皇外貌、神态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不仅展示了他的外貌特征、神态表情,还揭示出他阴冷、毒辣、狡诈的本质。西方评论家曾评价这幅肖像:在欧洲,所有大师的肖像画都是出色的画,惟独委拉斯开兹的这幅不是肖像画,而是教皇本人。

  该作品揭示了华丽的外衣下一颗不太美的心灵。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不是表现女性的人体美,而是在探索写实之外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创了立体派,丰富了绘画的艺术语言,体现的是立体之美、创新之美和探索之美。蒙克的《呐喊》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赏心悦目的美,以画家在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内心的恐惧不安。在绘画作品中,不论是艺术美中的“丑”形象或是丑形象中的艺术美,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生活的烙印、心灵的烙印,展现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艺术是对我们存在本质的揭示。

  五、从中西艺术的差异中透析人文精神

  中国和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传统在西方古典油画与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对比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传统的艺术,以真与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强调摹仿自然与和谐、秩序、比例、平衡的形式美,形成了一种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米勒的《晚钟》、《拾穗者》,都在真实生活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画家从这种劳动的痛苦当中找到了人生的诗和美,这是米勒的思想和创作的最终目的。中国艺术则把“传神”放在首位,重视意境的创造,强调抒情达意而把“形似”放在次要的位置,因而形成以“写意”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中国水墨写意画则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以抽象的笔墨的皴擦点染摄取对象的整体风神气韵,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替外形的写实,创造出一个诗情与画意交融的境界,[2]这些从张大千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另外,中国古代画家常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象,是因为这象本身所具有的品质正符合画家所要表达的意———高尚、纯洁、虚心、正直的人格。如郑板桥的竹就是他苦难人生的写照,竹代表了他的人格,与他的精神合二为一。再如,清代著名画家朱耷的代表作《荷花水鸟图》孤石倒立,残荷斜挂,一只缩着脖子、瞪着白眼的水鸟孤零零的蹭在石头上,冷漠孤僻,表达了艺术家孤独、冷漠、高傲的性情。无怪乎郑板桥评他的画时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作品构图突兀奇特,意境空灵清新,那不完整的荷叶及掩映的荷花极具画外之意,令人浮想联翩,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宜,并富有层次感。荷花是朱耷一生钟爱的绘画题材,有不少画荷的精品传世,大多残荷片叶笔简墨酣,留下大片空白,耐人寻味。

  谈了这么多,大家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笔者想和读者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的作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过去了仍然光芒不减,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画家和观众呢?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凡高的《向日葵》等。你认为,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一幅世界级名画,除了拥有炉火纯青的技法外,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才是它成功的秘密武器。一幅没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是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一个不具有人文精神的画家,是难以画出流传千古的佳作的。正如《艺术中的人文精神》一书中强调的:艺术,原来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通过艺术培养和陶冶一个人的人文精神,通过艺术不断提升我们的艺术品位,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美国教育家阿穆海恩说:“美术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职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美术教育与生俱来所带有的人文精神决定了它成为培养“健全人格的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总之,绘画的熏陶可以提高人的艺术欣赏水平,引导观者解读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让心灵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找到一个理想的家园,时时徜徉于这里,心灵会得到抚慰,思想会得到净化,精神会得到升华,你会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有生活品位的人,做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刘受益.美育基础知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郭惠娟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文学与艺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延边州文学 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原始绘画的人文精神体现和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4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