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新形式发展状况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5-12-09浏览:

  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新闻媒体的新管理模式中应该如何做,从现在新闻媒体的新发展建设中可以看出国际新闻的新形式发展,本文讲述了有关新闻传播论文。目前新闻网站对国际专题的“网络整合能力”,全面超越报纸的“版面承载能力”。网站在专题报道上可随时发布和更新多条资讯、大型图示和动态视频,使报纸在重大国际报道上只能多发图片、增加背景资料、补充资讯、增加版面的传统做法丧失竞争力。

  摘要: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国际新闻报道在都市报的新闻版块构成当中保有重要地位,但都市报依赖的仍是几十年一贯的新华社、中国日报等稿源;在当今新媒体种类越来越丰富的形势下,国际新闻在行业内部被视为“公共新闻”;此外,由于纸媒整体压缩版面,日常国际新闻版基本缩至两个版左右的空间。因此,近几年的国际新闻报道遭遇日益严重的多重困境夹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都市报尝试新采编模式,探索国际新闻的“原创化、栏目化、深度化、本土化与可读化”等新做法。

  关键词: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新闻传播论文

  一、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及其面临的多重困境

  (一)都市报与国际新闻报道的相关概念

  都市报:从概念上看,都市报是中央、省市等各级机关报创办的面向市民阶层的报纸,都市报创办之初,大多数属于机关报的子报,是机关报改革中的衍生物,是探索报纸新体制和新机制以及报纸如何走向市场,如何获取利润,如何凸现报纸的商品属性的一块试验田。从目前市场上看,除了党报、行业报和专业报以外,其他报纸基本可划归为都市报。[1]本文讨论的《新京报》是北京的都市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是上海的都市报。

  论文网推荐:《新闻研究导刊》,《新闻研究导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新闻研究导刊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新闻研究导刊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新闻研究导刊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新闻传播新形式发展状况

  国际新闻:(1)从地点来看,发生在本国国境以外的新闻事件与人物是国际新闻;(2)从事件主角来看,外国人来到中国境内发生的相关事件也是国际新闻;(3)从相关性和重要性来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中国外交相关的知名人物与事件也作为国际新闻进行报道。

  策划:本文所指的策划主要指国际新闻编辑整体计划某个报道方案,并提前介入采编流程,靠前指挥记者围绕主题采访并编写稿件,或为突出主题组织一批稿件。

  编译:从外文通讯和报道翻译为中文稿件,在译写的过程中,并非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尽量贴合中文新闻稿件语言习惯,有时还会重新编写整合几篇不同信源的稿件,但全过程不能改动原意。[2]

  (二)简述案例分析对象

  本文以新京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为例,分析考察这三份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通过不同的策划、采编方法做出新意。

  之所以选择这三份报纸,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北京与上海的报业市场里同属于都市报,为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各有举措,它们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定位、目标读者群与操作手法不同,但都通过自己的方式把同质化的国际新闻做出了具有新意的专题报道、特刊报道,这些手法对于面临多重困境的国际新闻报道值得借鉴。

  (三)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面临多重困境

  1.同质化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都市报无法拥有中央级媒体如央视、环球时报等驻外记者的优质独家信源,多年以来都市报依然靠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传统稿源,全国多家都市报国际新闻呈现出千报一面的面孔,“同质化”现象严重。[3]

  2.内容单薄和滞后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纸媒国际报道的传统优势消失,劣势明显。新媒体传播国际资讯呈现“多元、迅速、全面”特点,使以往具有“稀缺性”的国际新闻信息变成了浏览一下手机和平板电脑就知道的“公共新闻”,同时也使报纸在国际新闻发布上的时间优势减弱。国际新闻编辑往往在网络上某条新闻已经转发得满天飞的情况下,还只能在做夜班时根据新华社等权威稿源整合一条与网络内容相差无几的稿件上版,可想而知,等到第二天早晨报纸读者面对这样内容单薄和滞后的版面阅读兴趣能有多少?

  3.版面压缩严重

  国内都市报迫于纸张印刷成本与创收压力,会通过尽量压缩版面来节约成本,而被报社内部视为“公共新闻”的都市报国际新闻版面被压缩到大约每天两个版左右。

  二、国际新闻报道新采编模式的实践

  都市报国际新闻报道陷入信源单一、新媒体夹击与版面空间限制的多重困境之中,部分报纸也开始打破传统思路探索新采编模式,以下选取2014年-2015年1月初三家都市报的报道实例来说明具有新意的一些做法。

  (一)编辑靠前策划、设置记者岗位,采写原创国际新闻

  以前,各报国际部只设置编辑岗位,作为“二传手”转发来自新华社、中国日报的稿件。但新闻晨报为了实现本报国际新闻独家化的目的,从2008年起就设置了专职的国际新闻记者,负责监控和编译、采访国际问题专家、跑各国驻沪领馆条线等。一开始只设一名记者,此后实践中发现本报采写独家内容的重要性,采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不断调整之后,2014年部门记者岗位达到3人,编辑岗位为4人。采编流程另一个变化是,编辑逢大事还会靠前策划、确定主题、指挥采访和编写,最后上版前还需要更新信息和整合稿件,采编流程的主动性大大加强,保证了独家稿件的产出。

  在这样的机制下,新闻晨报在有限的版面中更重视采编原创内容,忽略其他海量信息。比如,中国国家元首外交和政府首脑外交已经成为外交两大亮点,在新媒体早已发出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的“公共新闻”之后,纸媒的新思路是从中挖掘原创新闻。

  在习近平7月赴巴西出席金砖峰会前夕,新闻晨报经过编辑靠前策划“巴西人眼中的习主席与中国”主题后,记者通过连线和电邮方式采访了5位具有代表性的巴西民众,在2014年7月16日推出两整版的专题,一个版介绍金砖峰会与中国相关议题,另一个版则是热情的巴西民众表示《推荐习主席尝尝巴西招牌菜“黑豆饭”》,其中有人还介绍当地的中国元素。

  新京报在时政报道上采写原创内容的实践也很多。比如,在李克强出访德国期间,新京报编辑重点策划、记者独家采写了2014年10月10日的整版稿件《揭秘中德“共同内阁会议”》,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学者与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两位权威人士,解读“共同内阁会议”机制。   这两例“涉华”国际新闻,并不仅仅转发中央媒体的消息,而是在热点新闻中强化本报原创内容,突破了固守“编辑围墙”的采编模式。

  (二)推出长期、可持续性的新闻栏目,打造有特色的国际新闻报道

  在国内大量面孔单一、内容重复的各报国际新闻版面当中,如何做出有本报特色的国际新闻报道?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栏目无疑是最佳选择。

  东方早报的国际版虽然也压缩为两个版左右,但是其国际评论栏目通常要占一个版面,也就是50%的量,且几乎每天必有。在策划年度评论专题时,甚至舍弃当天国际新闻,以大多数版面做评论。一方面显示了都市报确实可以利用版面处理的自由度,另一方面更显示了纸媒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大胆举措。

  例如,2014年1月14日至17日,东早以“亲与其事而为之所”为题,连续推出系列评论展望“习式外交与大国新局”。以外交部长王毅在欧盟专业媒体《新欧洲》2014年新年特刊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为开篇,加上十余位权威国际问题专家的深度评论,共8个整版的篇幅。这一专题体察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思路,具有新闻性、独家、深度和专业性等多重意义。

  在人员配置方面,东早评论版设有专门的编辑负责联系专家、策划主题,积极针对时事热点撰写评论,促成了媒体与学者的良性互动,为两者合作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因此在同质化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保证了本报特色。

  此例表明,报纸不单纯做国际新闻,还能通过评论发出声音,传达立场、价值观和思想性,这不仅符合主流媒体的诉求,更符合目前高度重复的信息洪流当中真正的市场需求。

  (三)派记者境外采访,打造深度国际新闻报道

  中国与各国的互动、交往日益频繁密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更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各家都市报针对国际新闻每年都会推出本报的大型采访策划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特派记者进行境外采访。这种大型专题报道具有封面设计,制图精美,因经过多日的策划筹备与精心编写,并配合恰当的时间点推出见报,这种“精耕细作”的国际新闻报道具有深度、鲜活的特点。

  在2014年中日关系跌入谷底之际,新闻晨报借“甲午战争120周年”之机在2014年7月21日推出多达10个版面的“甲午再祭 不安倍增”专题报道。特派记者赴日本面对面采访了5位日本知名政要、1位学者和2位媒体记者,其中包括对话曾与习总书记会见的关键人物、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除了高层政要以外,记者还通过与东京、山口县多名日本民众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了大量日本朝野对中日关系的一手看法和信息,中国读者得以了解“日本如何看中国”。

  另一方面,这次专题也特派记者赴北京采访2名前中国驻日大使、5名中国军事专家,不回避“中国如何看日本”的外交、军事等相关敏感问题,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立场。

  此外,专题还在开篇之际配发中国学者的两千字评论文章,观点鲜明评析透彻,这样的报道传递中国声音、保证导向正确,起到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

  对于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上台以后的种种举措给朝鲜带来的影响,东方早报派出特派记者进入朝鲜境内采访后,对于这个神秘的邻国以及中朝关系的一些敏感变化带来鲜活的变化进行连续报道。

  2012年12月,金正恩上台一周年之际,东早推出8个版面的“朝鲜这一年”专题报道。对于朝鲜突然发射卫星引发的国际反应、朝鲜外交解读,同时发大量图片表现“金正恩领导朝鲜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民生现状。2015年1月初,在中朝边境发生枪击事件之后,东方早报再次推出2个版面的“年末探秘中朝边境”专题报道,发表采访中国边民和朝鲜工人的见闻,以及中国外交部提出的严正交涉。

  都市报连续针对一个主题的采访策划也具有一定的新意,因为通过记者连续的观察,会发现该国不同的侧面,从现代生活到军民现状,都让读者获得了一手信息。

  (四)立足本土,从同质资讯中挖掘具有贴近性的国际新闻

  在纷繁芜杂的国际资讯洪流当中,有些都市报筛选或放大某一贴近本地市民的新闻点,补充采访、完善信息、做出人们关心的话题。较之新媒体只是转发消息而无法进行本土化处理,纸媒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吸引到本地读者。

  在中国实力日趋增强的大背景下,全球“华侨华人”、“海外中国人”自然是国内读者、地方读者的重点关注对象。一般有国外华人的相关新闻,都会进行重点处理。如果更加细分读者群,新京报与新闻晨报国际新闻报道定位目标就分别立足于“北京”与“上海”。

  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美领导人举行会见。对这一全球瞩目的盛会,新京报与新闻晨报选择不同的新闻点进行了本土化处理。

  新京报早在8月初就展开自行采访,在APEC高官会举办期间探营北京饭店了解会议的准备情况,8月7日发文《APEC高官会今举行 北京小吃上餐桌》,很吸引本地读者。

  此外,新京报利用地处北京的资源优势,建立了专家与前官员名单,围绕盛会采访前中国APEC高官王嵎、前外交部礼宾司官员鲁培新等关键人物,从8月到11月发表多篇整版稿件解读APEC会议。8月7日的《资深外交家解密APEC会议怎么开?》解读会议运作机制;10月7日《APEC与百姓生活有什么联系?》;11月7日《揭秘中国筹备APEC细节:中方只负责各国首脑费用》、《APEC会议元首大合影将穿中式服装 样式被保密》;11月10日《APEC之夜:晚宴有讲究 演出有惊喜》等。

  新闻晨报则在APEC会议期间,围绕中美领导人会见做了立足本土的采编处理。一方面,在11月10日发表4位晨报记者亲身采访历届会议的见闻,既有贴近性又可读;另一方面,利用已经建立的专家库名单,在11月12日、13日采访清华大学与复旦大学专家对于“习奥会”议题作出预测和解读;最大的看点,则是为上海游客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放大处理――美国宣布延长商旅签证政策。11月13日晨报封面即是最新动态:10位中国公民拿到延长版美签,链接内文A4重点稿件《新签证解读:10年长效签证不等于可在美居留10年》,记者通过采访和编译了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美国国务院官网获得的信息解答了七个人们关心的签证变化问题。

  (五)在“硬新闻”之外,加强有可读性的“软新闻”

  国际新闻通常给人感觉非常“高冷”,似乎是男性读者关心的大国关系、军事等题材为主,最多配发些人物或武器照片让版面相对美观。但实际上,国际新闻还包括时尚、教育、健康与科技方面的内容,相当受读者欢迎,部分都市报重视编译和补充采访“软新闻”题材,拉近了与普通读者日常生活的距离。

  新闻晨报在上海受众重视的国际教育题材上面做了系列报道。从2014年2月19日发文《英国教育大臣下周率团来沪“取经” 将访问上海三所学校看看如何开展数学教育》,编译英国每日电讯报、每日邮报的新闻稿,并采访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证实消息;3月6日编译英国教育大臣在该国媒体发表的文章《特鲁斯:英国学校需要中国经验》;3月13日,采访英国教育部获得信息,发文《英国拟邀60名上海教师,传授“怎么教数学”》。这一系列报道贴近本地市民,更重要的是,国际教育话题是上海受众最关心的,这一“软新闻”题材还具有可读性。

  三、问题与思考

  从以上部分都市报的国际新闻报道实例来看,确实有一些具有新意的做法,但仍然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与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一)如何挖掘信源,进一步丰富原创新闻

  中央媒体拥有长期熟悉当地情况的驻外记者,可观察变化并随时采访,都市报虽然设置了国际新闻记者,但平常的信源主要来自于编译境外媒体稿件、采访国际问题专家,所以原创新闻所占比例仍只是小部分,国际版半数以上稿件仍必须转发新媒体上已经漫天飞的“公共新闻”。

  有的都市报国际新闻记者负责跑各国驻所在地领事馆的新闻条线,这是一个很好的信源,但在保证遵循外事纪律的前提下,报道内容仅限于签证、旅游政策等。各都市报仍然需要挖掘可靠的信源,进一步丰富原创新闻。

  其实,在美英法加澳等国内大城市有华文媒体,不但报道本国动态,还包括采访当地华人华侨的新闻,这些正是都市报感兴趣的题材,如果在遵守对外政策的前提下与这些华文媒体达成用稿合作,应该会有利于双方读者。

  (二)如何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与网络差异化

  目前网络媒体与微博等信息量非常大,等到纸媒印刷版上摊之时,受众早已对“发生了什么”有所了解,他们更渴望了解“为什么发生”。[4]因此倒不如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无论是走“软新闻”还是“硬新闻”的路线,只要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形成差异,就能避免国际新闻报道的同质化。

  前面介绍的各报国际新闻新采编模式值得借鉴,但除了东方早报的评论栏目以外,其他做法尚未形成各报的特色品牌,未能在版面或栏目设置上与网络形成差异化。

  比如可以设置有特色的栏目或版面,如新闻漫画、图片专栏、科技、域外城市版等都可以考虑,这些栏目主要来自于记者原创稿件,而非转载网络新闻,坚持每天见报,在受众群体中留下持续印象。

  (三)如何应对时代变化,进一步把握外交题材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地位上的提升,涉及到中国外交的国际新闻越来越多,一味的回避不报也并非最佳选择,如何在遵守对外政策的前提下解读中国外交动作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些关于中国外交的消息,西方媒体上已经沸沸扬扬,但如果国内报纸未经核实提前曝光,就违反了纪律和政策。[5]还有些消息虽然已经公布,但对其幕后的国家层面战略考量并不清楚,可以说媒体本身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这一点相当考验国际新闻报道的采编人员在外交层面与智库层面进行长期的人脉资源培育和积累,需要经常与前外交官与国际问题专家进行咨询与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新京报与东方早报在这方面的探索步伐迈得比较快。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闻传播新形式发展状况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3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