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秦观词中的“愁”与“泪”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4-07-15浏览:

  摘要:秦观词中充满的愁情与眼泪,造成其词悲情基调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悲观敏感的性格以及他一生坎坷的身世经历。

  关键词:愁与泪,秦观,类型

  1、“愁”与“泪”的类型

  “愁”与“泪”几乎构成了秦观词的主要内容,这些“愁”与“泪”大致可分为两类,即“身世之愁与贬谪之泪”与“相思之愁与离别之泪”。

  1.1身世之愁与贬谪之泪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秦观“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词”,秦观将身世的愁苦愤懑与辛酸全部倾注到了词中,为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活力。秦观的仕途生涯可谓是极其不顺,屡次遭贬,他有相当一部分的词作都是在其被贬期间所作,其中充满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思乡盼归的无奈,“愁”与“泪”尽现其中。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短短一首词,“泪”字出现两次,“忧”“恨”“愁”字也各出现一次,“动离忧,泪难收”,将被贬离京时对友人的不舍,对往事的怀念,都通过眼泪倾诉出来。“恨悠悠,几时休?”一个问句,一个“休”字,仿佛看到词人对渺茫前途还存有一丝希望,期盼着心中的怨恨能够停止,但是这一闪而过的希冀很快就又被绵绵无尽的“愁”与“泪”所淹没。“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用夸张的笔法,突显了“泪”之多,“愁”之深,表现了词人遭贬谪时伤心悲苦的心境。

  又如我们所熟知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写出了词人在春寒料峭之季,夕阳西下之时,一个人寄居他乡贬所的孤寂与苦闷。“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寄梅与传素,都是有关给远方亲人投寄书信的典故,看似重复,实则更深刻的体现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深刻的表现了词人思乡盼归的深切愁思。“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句看似无理取闹之语,实则以郴江自喻,郴江本该绕着郴山流淌,却无端流下潇湘,而自己本该报效朝廷,而今却被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被贬到此处受罪。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与忧愁,词中虽未直接写泪,却将身世之愁与贬谪之泪融于词中,化为无形。

  1.2相思之愁与离别之泪

  离别相思则是秦观词中的又一主要题材,其中所表现的“愁”与“泪”更是俯拾即是。如《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昰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这首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其对远方情人的愁思。上片中,“天涯”表现了距离之远;“旧恨”表现了分别时间之长。“独自凄凉人不问”更显出了女子的孤寂和无人能懂的愁思。怀人的愁绪如炉中回环如篆的盘香。一个“断”字,表面上是写女子百无聊赖时用来消磨时间的点燃的盘香断了,其实是写女子的愁思深入内心,令人肝肠寸断。下片中,东风可以吹绿江南两岸,可以吹得百花盛开,却无法吹展女子的长敛黛眉。明知道望不见心上人,却仍要倚楼远望,更显出了女子的痴情与执着。不见归人,却望见远去的飞鸿,更是徒增愁思。全词没有一个泪字,也只是在最后有一个“愁”字,但这个愁字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女子此时欲哭无泪的失望与痛苦通过一个“愁”字点出,正如结尾处所说“过尽飞鸿字字愁”,一个愁字统领全词,将全词笼罩在相思之愁当中,使全词字字皆是愁。又如《南歌子》: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这首词写了一对恋人共度春宵后,害怕天明分别的不舍之情。上片通过“玉漏”“银潢”“邻鸡催起”点明了时间已是黎明。下片“臂上妆”、“襟间泪”则从侧面展现了这对恋人昨夜难舍难分的离别相思之情。“泪”不仅流在“襟间”,更流进了词人心里。全词实写“离别之泪”虚写“相思之愁”,将对情人的“相思之愁”渗透入词,做到了“愁”与“泪”的完美结合。

  2、“愁”与“泪”的表现手法

  秦观在词中表现自己心中的“愁”与“泪”时,经常运用一些技巧手法来加深情感的表达。

  2.1通过时空对比来表现“愁”与“泪”

  秦观经常通过时空对比来表现“愁”与“泪”,即通过今昔对比表现“身世之愁和贬谪之泪”,通过空间上的男女双方的对比表现“相思之愁与离别之泪”。如《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先写今,再写昔,然后又回归到写今。从“金谷俊游”到下片的“飞盖妨花”为止,共十一句,皆是写昔日之景。将昔日之“金谷、铜驼、西园、兰苑”与今日之“酒楼”对比,将“蝶舞”与“栖鸦”对比,“人家”与“天涯”对比,将身世之悲与贬谪之痛寄寓在这今昔鲜明的反差之中,无一字写愁,无一字写泪,却字字皆是愁,处处都有泪。又如《水龙吟》: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珠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鹙。

  玉佩叮咚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这首词通过空间上对男女双方处在不同空间下的不同表现的对比,展现了一对恋人间的离别愁思。上片写女方离别时独立小楼,望着心上人身跨骏马,渐行渐远的背影,无限不舍与惆怅。“轻风”“微雨”“斜阳”更映衬出女主人公在心上人走后内心深处的失落与哀愁,词中未明言愁,而深愁早已含在景物描写之中。下片写男方别离之后对女子的思念。分别之时,女子环佩的丁冬响声依旧回荡在耳边,而自己却为了区区名利而不得不与心上人分离。回忆曾经相聚时的欢愉,而今却只能形单影只、独对皓月,相思之愁跃然纸上。

  2.2用以景衬情来表现“愁”与“泪”

  以景衬情则是秦观表现愁情的又一常用手法。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山被云遮住,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点明天气;衰草连天,勾勒出秋天衰飒惨淡的气象,点明季节;“画角”一句通过傍晚城楼吹角报时的凄清声音点明了时间。“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寒鸦、孤村,更加深了画面凄美的境界,虽未言情,但愁情早已从这凄美之景中显现出来。又如另一首《满庭芳》: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这句又是写秋日黄昏之景,碧水给人以寒意,一个“惊”字更点明时令变化之快,令人吃惊。远处几朵黄云挡住日光,大地暗淡苍茫,暮色将至,近处枯败的黄叶堆满台阶,一片萧瑟衰飒之景,将词人内心的凄苦烘托出来。下片借酒消愁,“漫道愁须滞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点明愁情,接下来“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浮动的月光、白露、苍苔,清冷的月色,更让人感到孤寂愁苦,将词人的无限辛酸蕴涵其中。

  2.3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现“愁”与“泪”

  词人还常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愁情。如《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天上的碧桃光艳照人,有着人间凡花无法比拟的娇美可人,但是却开在乱山深处,无人赏识。词人以天上的碧桃自比,表现了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壮志难酬,无人欣赏的苦闷心境。又如《江城子》:

  南来鸿雁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词人将自己和友人分别比作南来的归雁和北归鸿,写出了两人久别重逢后,短暂相聚,又将各奔东西的无限伤感。

  2.4用“浅语”表现“愁”与“泪”

  秦观词中还常用“浅语”表现愁情。冯煦《蒿庵论词》中说其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便是说的这一特点。他的词中,常常选用“轻”“小”“细”“微”“淡”的字眼,用这些淡语、浅语来代替痛苦的宣泄和深情的倾诉,给人以柔婉的美感。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最典型的代表当数一首《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中“轻寒”“小楼”“淡烟”“轻似梦”“细如愁”“小银钩”一系列轻而小的意象,勾画出一种清冷幽约的境界,将女主人公细密深微的愁情表现出来。全词起笔很轻、很淡,但是在这轻淡之中更能表现女子内心深处纤细敏锐的心灵感受。

  3、“愁”与“泪”的形成原因

  秦观性格极其悲观,同一件事,他看到的总是悲观的一面。他和苏轼是执交好友,可是他却无法做到苏轼般的旷达超脱。同是屡次被贬,苏轼可以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慨,而秦观却自写挽词,“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哀痛之极,无出其右。同是故人重逢,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和好友相逢时的欢愉,不是和好友的开怀畅饮一醉方休,而是短暂相逢之后又将分别的恐惧与忧伤,“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江城子》)

  性格敏感则是他词中多愁情的又一原因。他的词中有很多没有必要的闲愁,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花开叶落,还是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正如叶嘉莹所说:“秦观原是一位在感性方面极为敏锐纤细的诗人,因之他一向的长处,原是对于景物及情思都能以其锐感做出最精确的捕捉和叙写。”《灵谿词说·论秦观词》正是由于他细腻敏感的性格,使得他体验和感受客观外物时有着非同一般的精细敏锐,对生命中的愁和泪有着超常的感知力。

  如果说秦观悲观敏感的性格是内因,那么他坎坷的仕途经历则是促成他的词充满“愁”与“泪”的外在因素。秦观少时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投身科举,立志报效朝廷,光宗耀祖,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却颇不顺利。两次落榜之后,本来极度自信的他,受到严重打击,变得极度自卑。步入仕途之后,又被无端卷入党争,被视为元祐党人而屡次遭贬。当他对世事彻底看透,想“醉卧古藤树下,了不知南北”之时,他的悲剧人生也走到了尽头。他将仕途失意的惆怅全部倾注于词中,使得他的词充满的愁情与泪水。

  据统计,秦观是北宋词史上,是用“泪”字最多的词人之一,仅次于晏几道和周邦彦。所以说,秦观这种充满“愁”与“泪”的凄婉词风,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小山,下开美成,对后世婉约词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试分析秦观词中的“愁”与“泪”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1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