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度”应该如何把握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4-07-09浏览:

  摘要:新闻报道中的度既是微观的、具体的,但又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来分析和把握。只有依靠科学的思想方法,力避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才能使我们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准确把握住新闻报道中的度。

  关键词:新闻报道,度,把握

  新闻报道中度的把握是舆论引导艺术。它贯穿于新闻报道各个环节,从一个时期宣传基调、宣传重点的把握、到一个版面的策划、一期节目的安排乃至一篇报道的采访、报道,都要把握好度,因为它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决定着报道的成败。

  一、 度的问题在新闻报道中无处不在、至关重要

  新闻报道的度是指新闻报道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性或恰当程度。一般来说,一则新闻报道无外乎新闻选题、新闻角度、新闻深度、新闻表现等几个环节,它构成了这则新闻报道认识上的流程,是对新闻报道活动的正向思考,而把握新闻报道的度则是反思各个环节是否合理、是否恰当。从某一方面来反映事物叫角度;开掘事物深层信息叫深度;衡量报道对象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叫广度;单位时间内对某一事物的报道叫密度:报道的内容与受众应获取信息之间的比率叫透明度等等,所有这些度都是从合理性的视角来研究新闻报道。

  度的问题在新闻报道的具体实践中无处不在。采访中存在着采访时间、地点、对象以及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采到的素材是否能充分反映事实,新闻立意或者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否符合事实本身,新闻的报道方式是否易于受众所接受,新闻报道的社会环境是否成熟等等一系列度的问题,有一处把握不当都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甚至出现与新闻报道初衷相违背的结果。

  在新闻报道的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形:一些记者尤其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出于职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写出了一篇反映群众呼声、揭露社会问题的新闻稿件,而送审后却被领导泼了一瓢冷水,要么动“大手术”修改后发,要么干脆“枪毙”不发,原因是不够成熟。于是抱怨:中国记者难当,上下受气,在夹缝中生存。其实,冷静地反思一下,问题的关键不是别的,而是那些年轻记者往往只注意从业务上考虑新闻报道的度,就事论事,从微观上看问题;而领导多从大局着眼,宏观地看问题,从传播效果上把握新闻报道的度。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新闻自由”,而是应该很客观地看待现实情况,在正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度上下功夫。

  二、 度的标准取决于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也就是既能满足人们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的需要,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新闻报道的采、编、播所有环节的恰当性、合理性都应该围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进行把握。

  根据传播学理论,新闻事实、受众、社会是构成新闻传播效果系统的三大元素,也构成了传播效果三个递进层次,实现新闻报道的最佳传播效果就是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最优化。首先是反映新闻事实的最优化,这是度的把握标准的第一个层次。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新闻报道却是一种记者主观意识支配下的活动,记者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他对新闻事实反映的优劣。优的真实客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生动深刻;劣的浅尝辄止、冗长杂乱甚至以偏概全、颠倒黑白。实现反遇新闻事实的最优化要求我们采集、择取新闻事实过程中既要符合客观实际、丝毫不能走样,又要充分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贬低,更不能臆造。这两点要求看似简单,实则难度很大,现实中许多新闻报道经不起这些推敲。

  其次是满足受众需要的最优化,这是度的把握标准的第二个层次。受众需要是新闻报道的动力源和目的地,离开了受众需要,新闻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实现满足受众需要的最优人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讲,那些具有新鲜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的新闻信息都是受众所需要的;从形式上讲,简明、生动、符合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更易于受众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受众意识,既要采集、选取那些受众最想了解的新闻信息,又要采取他们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报道。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满足受众需要的最优化。

  最后是实现社会效果最优化,这是度的把握标准的最高层次。大众传媒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员,承担着传递信息、增强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等社会职责。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应该具有良性的社会效果,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尽量避免产生负面影响,这样才符合社会系统的要求。显然,实现社会效果的最优化是在反映新闻事实和满足受众需要最优化基础上对度的把握提出的最高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单纯地考虑新闻事实和受众因素,还要对新闻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具有预见能力。

  在具体实践中,只注重新闻事实,不管受众需求和社会效果的新闻报道可能是盲目的;只考虑受众需要而忽视新闻事实、社会效果的新闻报道可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不负责任的;只从社会效果出发,不顾新闻事实和受众需要的报道往往是虚假或枯燥乏味的。在中外新闻史上都存在三个方面把握不好的现象,如“大跃进”时期的“亩产万斤粮”等“大鸣、大放”显然是急功近利、只追求社会效果的假新闻;再如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出现的“黄色新闻”只迎合了受众需要,忽视了社会责任,这些都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新闻报道的具体实践中应处理好新闻事实、受众需要、社会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善于寻求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好各个环节的度,力求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

  三、 度的把握必须依靠科学的思想方法

  把握好度,要“吃透两头”,上要透彻领会中央精神,下要清楚了解群众意愿。这是我国新闻单位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一方面要通过有说服力的宣传教育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要善于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努力体现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的一致性。

  把握好度,要牢牢抓住新闻事实这一本质,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上做到新闻报道客观真实。事物有表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新闻报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简单地从表象的真实推断出本质的真实。把握事物表象的真实比较简单、直观、明了,而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上把握本质真实则复杂和困难得多。新闻报道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中把握住那些本质的、主流的、规律和总趋势上的客观真实,理清并提供给受众,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把握好度,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新闻报道对事物正面和反面,主要和次要,局部和整体,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都要考虑到。过度强调了一面,往往会弱化甚至否定另一面。如对事物正面肯定太多,会给人以完美无缺的印象,反面讲得太过,又会使人觉得一无是处。现实中一些反映经验成就的正面报道中,往往出现人为拔高现象:或是在报道中引用上级指示,贴上“价值标签”;或是使用“十分”、“非常”等主观意味很强的形容词;或是加上诸如“成效显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等结论性语言,这些都给人以武断、虚假的感觉。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避免大话、空话、满话,反对绝对化,给自己和报道对象留下余地。报道先进人物、先进典型专拣好的说,缺点一点没有,个个“高大全”,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带有很强的片面性,使报道内容脱离了现实,让人觉得不可信。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不全面就是不客观,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事物,报道才会真实可信。

  把握好度,最根本的就是要牢牢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导向正确与否”是衡量新闻报道度的把握标准。什么才是正确的舆论导向?简言之,就是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引导”,按照“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进行舆论导向,形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全面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低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四、 度的体现要讲求报道艺术、善用传播技巧。

  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报道艺术和传播技巧。恰到好处地把新闻报道中的度体现出来,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新闻报道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第一,把握新闻报道的时间度,做到新闻报道时机恰当。把握报道时机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发生,是抢是压,还是不发,既是报道技巧,又是宣传策略,这里的判断标准,关键是从党、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

  抢新闻是检验记者新闻敏感的一把尺子。只要不危害国家安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泄露国家机密,不违反国家法律,就应立足于“快”,先声夺人,争取报道的主动权,掌握舆论的话语权。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尤其是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诸如地震、火灾、重大伤亡事故等,及时作了报道,起到了消除疑虑、端正视听、稳定情绪、化解矛盾的作用,也提高了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声望。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报道就是生动的例证。再如关注民生的报道,一些媒体在第一时间将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措施公之于众,既鼓舞了民心,又拉近了党和群众、政府和民众的联系。但并非所有新闻报道都应可以抢,如涉及国家机密的新武器、新技术、新发明;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动作;维护社会治安行动部署等等,发早了是泄密,发迟了没价值,在适当时机由权威机构发布方能彰显价值。

  第二、要把握好浓淡度。做到编辑内容详略得当。编辑是新闻报道中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采访中收集的素材按照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并整理成篇的阶段。“浓妆淡抹总相宜”,做到谋篇布局恰当合理的关键是把握好记者主观性与新闻客观性之间的度。在新闻报道中,有的地方该强化处理,有的该淡化处理;有的该浓墨重彩,有的该轻描淡写。这样浓淡相宜,轻重得当,才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2008年底到2009年初,全球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跌入谷底。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提振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相继开辟专栏,推出系列报道,集中报道国家推出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刺激政策;浓墨重彩地报道各地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加快发展的典型,及时解开了民众对金融风暴的恐惧,获得了战胜经济危机的信心和力量。各地还报道战胜困难的典型例子,推广经验、做法,许多地方、企业纷纷效仿,摆脱了困境,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三,要把握好疏密度,做到新闻报道力度恰到好处。新闻报道疏密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不仅要从新闻事实、受众需要的角度进行再思考、再判断,更主要的是要用较强的预见能力判断新闻报道播发后的社会影响,以社会效果的正负决定报道的取舍或时机,以社会效果的大小衡量报道量的轻重,做到适时、适量。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时下,有三类事实容易形成大密度“轰炸式”报道。一是新闻媒体配合某一时期中心工作,大造声势,或者抓住一个典型,铺天盖地搞轰炸式宣传。二是重大庆典、节日、纪念活动;三是突发事件。当然,有时候在一个时期内相对集中做一些有深度、力度、规模、声势的报道是完全必要的。比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各地媒体结合本地实际,刊登了一系列报道,让广大民众充分了解经济、社会等方面所取得重大成果,这种大密度报道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但是,这种战役式的集中宣传一定要做到编排疏密有度,报道生动活泼,增加可读性、可视性,否则适得其反。某地方电视台为宣传当地一项中心工作,连篇累牍报道其成果,并且大都是数字堆砌、缺乏典型事实,报道苍白无力,很难吸引观众,反而引起观众反感。最近几年,国内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过也引起广泛讨论。比如,前段时间,福建南平发生一起学校门前疯狂砍杀小学生事件,各类媒体从不同角度争相报道。没想到此案报道不久,江苏泰兴发生幼儿园学生案件,紧接着某某学校加强保安、警察把门,更有报道某地发明学校专用自卫武器等等,相关报道铺天盖地,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幼儿及小学生的家长十分紧张,人为造成不安定因素。这就是对一、两起个案的过度报道带来的负面作用。

  第四,把握好冷热度,做到帮忙不添乱。新闻媒体要敢于触及和反映热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但是,对热点问题的报道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对一些事件的报道,是该升温,还是降温,或是保持恒温,都应要根据当时社情民意、政策环境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不讲宣传策略,不顾社会影响任意行事,往往只会推波助澜、激化矛盾、破坏稳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如2009年4月11日北京一工地发生28名民工跳楼讨薪得到妥善解决的事件。一时间,报纸、广播、电视、各类网络媒体密集发布这一消息。网络媒体不仅大量报道这一事件,还开设与网民互动栏目,从出租车方、监管部门等多个角度作报道。虽然报道形式灵活,但所产生的效果并不积极。此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此类事件。跳楼讨薪仿佛成了民工维权的有效手段。而此类行为漠视法律威严、危害社会治安性质的被人们所忽视。可以说,这类选题的过度报道并没有在化解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现实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度的把握没有具体成文的标准,没有相关的法规政策。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着,无时无刻地指导着每一则新闻报道、每一次宣传战役,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决定着报道的成败,体现着一名记者、一个媒体的成熟度。新闻报道中度的把握,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握好新闻报道中的度不仅需要记者精通业务,熟练掌握新闻报道技巧,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采编工作;还需要拥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大政方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人文意识。同时,要培养和坚持良好的采编工作作风,真正深入群众、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唯有如此,才能把握好新闻报道的度。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在所著的《焦点访谈红皮书》中说:“度是成功的临界点”。只有正确把握度的新闻才能算是成功的报道,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把正确的把握新闻报道的度作为始终不渝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新闻报道“度”应该如何把握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1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