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4-06-10浏览:次
从近十年《新闻记者》杂志每年评选的“十大假新闻”的情况来看,来自于专业写手提供的稿件或网帖的虚假新闻数量逐渐增多(非专业记者供稿)。在网络时代,专业媒体的新闻生产更容易受到这类非专业记者的影响,这对专业媒体的调查求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深圳最美女孩”事件
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条有关“深圳最美女孩”的新闻,这条新闻以图文呈现的方式讲述了一位90后女孩给乞讨老人喂饭的事件。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网友盛赞女孩“心灵美”,称她为“深圳最美女孩”。
但事隔一天之后,这条新闻就被@南都深圳读本证伪。经查证,该假新闻由专业营销人员一手推动,为配合某景点宣传而策划,不仅照片为摆拍,新闻中提及的内容也基本失实。事件曝光后,网民十分愤慨,纷纷谴责营销人员道德沦丧,丧失底线,以公众的良善作为牟利的手段;同时也有不少网民对专业新闻媒体不加辨别,不加证实地发布虚假报道表示遗憾,对专业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
本文通过分析这次事件的兴起和发酵过程,试图探究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各方的应对方式,以防类似虚假新闻再次潜藏于专业媒体,猖獗于网络,造成信息污染。
二、新闻真实与把关核实双重底线缺失
一方面,用户发布信息违背新闻道德观念,凭空捏造事实。媒介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传播信息的便利和机会,受众接触媒介的自主性显著增强,网络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网民的自主进入和互动交流使网络具备了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笔下“多孔社会”的特点,即“开放的社会是多孔性的可以互相流动的社会”。诚然,在“多孔性”的网络空间里,网民具有了比以往更多的传播权利,但与权利想伴随的是传播者的义务,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是每个传播者应当坚守的基本法则。“最美深圳女孩”事件造假者为了配合某景点的宣传而故意策划新闻,是网络时代幕后推手的惯用做法,网络推手以公众的道德良知为博取眼球的诱饵,罔顾事实真相,这是策划者新闻底线的丧失。
另一方面,专业媒体未经求证核实就发布新闻,违背新闻职业操守的底线。专业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良知和正义的担当者,自然具有无可争议的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责任。但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是社会的瞭望哨,承当着守望社会的重任,是公众把握社会变动情况,获取信息的窗口,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更应以事实为依据,对进入媒体传播通道的信息谨慎对待,从严把关,尽到媒体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深圳最美女孩”事件中,作为国家级媒体的中国新闻网不加求证就报道该事件,是专业媒体新闻把关的失范。
三、针对网络虚假新闻的应对策略
网络作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流传于其间的信息应当引起专业新闻媒体警惕,专业媒体应提高把关标准,不可盲目追逐网络热点,忽视事实真相。同时,网络也是虚假新闻的重要滋生地和发酵场域,虚假新闻得以在网络畅行无阻,不断扩散也与网民的媒介素养有关。对于数量广泛的网民而言,一方面要做到严格自律,不伪造、传播虚假信息;另一方面网民应提高自身的辨别力和理性意识,以批判的态度审视网络信息。
1、专业媒体提高新闻“把关”标准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海量性和多元化使其真假莫辨,传统媒体不能满足于以往的“把关”模式,而应建立新的评判标准。专业媒体对网络热点话题,应当积极介入,主动参与到事件的解读和分析当中,力图证实事件真相,这是专业媒体应担负的责任。
“最美深圳女孩”事件本身存在很多漏洞和令人疑惑之处,如矿泉水瓶的标签被撕掉,女孩单膝跪地的姿势过于专业等,具有很明显的摆拍迹象。但是媒体在把关的过程中,被事件的新闻价值所驱使,打着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旗号,不经证实就传播该新闻。这种以博人眼球为目的的新闻生产取向,暗合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关于“文化工业”的观点:以艺术之名,兜售的其实是可以盈利的商品,“使受众的闲暇时间成为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①
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代传播体系中,媒体使出了浑身解数,出现不少罔顾职业道德和传播伦理的行为,这种以吸引受众注意力为导向的行为带来的信息失真,极大地误导了受众,也伤害了媒体本身的公信力。
此外,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使得受众的阅读进入读图时代,网络上充斥着“有图有真相”的说法,认为有图就能说明一切。但事实是,事件可以策划,图片可以摆拍,有图片说明的或许不是真相,而是被扭曲的事实。作为媒体的把关者,应当重新审视把关的标准,以更严格的要求,更符合网络传播特点的方式来对待把关的内容。对网络热点话题,专业媒体应至少通过两个独立信源予以求证核实,这样才能提高把关的质量,防止虚假信息进入媒体的传播渠道。
2、网民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有效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打破了舆论一律的格局”。但网民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当中,并不一定能推动网络健康与社会进步,甚至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沦为情绪化、极端化的“乌合之众”。
“深圳最美女孩”事件发生后,百度贴吧网友在2013年3月25日17:50发布“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了路人”帖子,截止到2013年3月26日17:06事件被@南都深圳读本揭穿,帖子收到相关回复60条。②通过对参与评论的网民的倾向性进行分析,得出统计数据。其中倾向“相信”事件真实的网民占比65%(代表观点:“赞一个!”);倾向“不相信”的网民占比5%(代表观点:“一看就是炒作”);倾向“怀疑”态度的网民占比30%(代表观点:“老人平时怎么吃饭”)。由分析数据可见,选择“相信”这一事件的网民占了绝对多数。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网民,缺乏对相关信息的免疫力、辨别力和分析能力、对网络空间里带有情绪化、煽情化的信息抱有天然的趋向心理,容易不加审视地接受或摒弃,抱有含糊观点的“骑墙派”将因为受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而逐渐沉默。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微博等权威媒体发布了“深圳最美女孩”事件之后,虽然仍有不少网民怀疑事件出于炒作的目的,但由于这些微博的强大影响力,转发量迅速增长。在多数网民高呼“正能量”的喧哗声中,少量的批判质疑声逐渐被消解,进而湮没无闻。而事件被曝光为假新闻后,网民开始大呼“伤不起”,炮轰虚假新闻的制造者,舆论又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如果网民在接触信息时,能够以审慎思辨的态度对待,虚假新闻传播的空间必然会被压缩,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也不会如此巨大。理性的态度对于网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的提高,依然任重而道远。
此外,作为虚假新闻制造者的网络推手及专业策划人员也应当引起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媒介行为,增强媒介自律,纠正违背职业道德行为。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应及时提上议事日程。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约束。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健康的网络环境除了依靠网民的自律,更应依赖制度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1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