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过度解读新闻恶果效应文学职称论文发表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新闻传播发布时间:2014-02-10浏览:

  摘要: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章发表在《云南档案》上,是文学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新闻,解读新闻,过度解读

  就新闻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患习惯性质疑症的人,社会上有,在新闻从业人员中也有。首先应该声明,每当发生突发事件,由于某些地方、部门信息不透明,公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满足,由此提出某些对于该突发事件的疑问,希望得到满意答复,是通情达理的。

  但是如果面对铁的事实却总是一百个不信,一千个不依不饶,一万个质疑,就是意气用事了。近年来一个典型案例,即是对悍匪周克华的伏法、被击毙,总是有人坚不相信,总是怀疑被击毙的不是周克华本人,而是一名长沙警察。甚至当那位被“击毙”的警察活着站出来作证时,仍然一口咬定周被击毙是一条“假消息”。

  直到警方拿出周的DNA铁证,这种质疑声才渐渐消停下来。可是,事情过了数月,当着庭审周的女友张贵英时,一些报网抓住张贵英一句什么“她不确认被击毙者就是周克华”,顿时,几个月前“周克华未被击毙”之说又卷土重来。总之,遇事先怀疑,你说什么都不信。

  这种质疑往往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提出,堪称全方位。这种质疑调动诸多新闻武器,除新闻、通讯、杂文,还加上时评、评论。一些酷评更把种种怀疑提到难以想像的高度。 [论文网]

  与习惯性质疑搭伙作伴,甚至高出一头的还有过度解读。这种过度解读往往不止是提出习惯性质疑,而是对事物作出某种不二价的判断了。自己想什么就是什么,不问事实如何,甚至全然不顾及是否属于谣言。如杨振宁夫人翁帆申请入清华大学读博,马上有人断言其中必有“猫腻”,不是杨振宁为翁帆走后门,就是清华大学“傍”了杨的“大腕”。

  甚至当清华大学作了回应,证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断言和解读是“有根有据”的。再如,洛阳一个记者被杀,舆论马上断定有人雇凶杀人,且是与该记者揭发地沟油案情有关。直至真相大白,杀人者既不认识那位记者,也未受任何有“背景”的人“指使”。

  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是:清明之后,长春一位老者突发脑梗摔倒地上,一些媒体称“178人从他身上跳过”,只有一个“白衣女子伸出援手”。对此,视屏、荧屏一叠声痛骂、谴责。178比1,这是多么大的反差。一些网媒不问事实真相,新闻、时评顿时上纲上线,为“道德危机”痛心不已,并想当然地“揭示”178人不敢施援手的原因是“法制不完善,社会不公正"的结论。而事实的真相是事发当时,很多人都伸出了援手,绝不止白衣女子一人。甚至还有人专门为120急救车的到来开辟出“绿色通道”。

  所有这些救援情节在原有的视屏上都是有的,但是视屏主人为了“最有力”地注解178比1这个冷漠与热心的强烈反差,竟把事发现场上取下的监控画面予以“技术处理”,放到了网上,事发原生态中那些属于正能量的情节统统被删除,事件本身就摇身一变成为充分显示“负能量”的典型画面。

  这就满足了视频主人放大并制造“道德危机”、“社会信任严重缺失”的初衷了。我们社会中确实存在一些道德危机和社会信任缺失,但总不能恣意去构筑某些莫须有情节去为这种“危机”和“缺失”作出题解吧!在一些新闻人眼里,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已经固化了。这难道不可怕吗?

  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新闻期刊征稿启事:《云南档案》是创于1985年的云南省唯一的档案专业综合性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内容涵盖档案工作的政策法规、档案管理创新、档案人的时代风采,回顾云南尘封的历史,展现云南瑰奇秀丽的人文山水。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析过度解读新闻恶果效应文学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wcb/1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