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培养学生乐于互动交流的兴趣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学前教育发布时间:2020-06-16浏览: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篇数学论文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围绕所思考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的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推荐期刊:《小学教学·数学版》创刊于1980年(曾用名《小学青年教师》),是一份以小学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刊物,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具有理论先进、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快捷、形式活泼、风格新潮等特点。期刊栏目有课改方向盘、教学高速路、你说我说、大呼小教、课改方向盘、教师服务区、课改方向盘、课改方向盘、成长加油站。

小学教学·数学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动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自主参与的引领。

  一、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马芯兰老师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思维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新的数学课程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生活性,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或条件,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数学能力。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后,问学生:松动小椅子怎样修呢?让学生现场演示,修好椅子。又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分,秒》后,我让学生自已设计每天的作休时间表,几时起床、几时学习、几时玩耍、几时吃饭、几时睡觉等几个方面时间表,并计算出各阶层的时间。这样即巩固了学习知识,也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这样既强化了知识理解,又提高了实际运用水平;再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让学生回家后随父母到市场去买菜或购物,按照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第二天,在课堂上很多同学还能把它改编成一道道典型的应用题,提高了学习效率,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启发引领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因此,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总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生独立思考要成为他们主动的要求,教师只是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独立思考一定要带有目的性。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先给出自学提纲:自学课本第23页,思考:

  1、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空地的面积?

  2、你能想出哪些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a、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b、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用字母表示?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积极参与到自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同时在思考中学会观察,在思考中学会猜想,在思考中学会验证,在思考中学会总结,在思考中学会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乐于互动交流的兴趣

  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交流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并对所学知识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或互相帮助去共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同学发言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弥补了课上发言机会有限的缺陷。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分小组拿出事先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塑料片,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有几种拼法?并分小组填写实验记录。这样各小组学生分组合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对实验记录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最终他们领会到:在3种拼法中,无论长、宽怎样变化,拼成的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这样,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为总结公式作好了铺垫,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

  四、当堂训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里。因此,当堂训练的练习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各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做到及时调整教与学的策略。练习题的内容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要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这样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让每位同学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当堂批改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及时反馈信息,做到“堂堂清”。

  五、有效激励,营造学生敢于自我评价的氛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较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平等、开放的评价环境,允许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有自我改过纠错的机会。就如我班有一名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缺乏自信,不愿思考。在教学活动中,我每节课都关注他,引领他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慢慢地他能参加小组活动了,并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对他的每一次回答我都加以表扬,渐渐他的神情中充满了自信。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他通过自我评价,找到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错误,学习成绩提高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和“为人”的育人活动,追求效率,多快好省,更是它的目标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只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及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我们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其次是充分了解学生。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学课培养学生乐于互动交流的兴趣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ueqianjiaoyu/3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