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改革管理上新突破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学前教育发布时间:2015-12-01浏览:

  幼儿教学的新特点有什么影响及意义呢,在当前幼儿教学上的新建设发展有什么措施呢?我们应该如何来促进幼儿教学的新发展呢?我们都知道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摘要:教育质量较差的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更加明显,这些幼儿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本研究就发现数守恒的形成受幼儿感数能力的影响,所谓感数(subtizing)即能通过视觉迅速准确地识别小数量集合的数目。感数能力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6]感数能力较差的幼儿在辨别数量时往往需要借助数数等途径或策略,而不能目测。在本研究中,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感数能力,即与他们受到的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幼儿园教育积极相关。

  关键词:幼儿教学,教学技巧,幼师论文投稿

  一、问题提出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数量、物质、长度、面积、重量、体积)等发生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的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其着名的守恒实验阐明了具体运算阶段的三个特征:可逆性、去中心化、从直觉判断转向逻辑判断,[1]守恒概念的形成由此是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皮亚杰发现,前运算阶段的儿童(2—7岁)往往不能形成守恒,他们的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片面性和缺乏可逆性。片面性即考虑问题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物体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缺乏可逆性即注意事物的状态而忽视事物的转化过程。

  论文网推荐:《中小学德育》,《中小学德育》为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提供最新的德育改革动向、权威的德育政策指引、新锐的德育研究成果、鲜活的德育实践经验,力争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风向标”,锐意改革的“排头兵”,德育工作者交流经验、探索德育规律的“大舞台”,引领德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广大德育教师的“参谋部”。

幼儿教学改革管理上新突破

  儿童守恒研究在国际上是心理学工作者研究较多的课题之一,在我国也有一定的研究。如莫雷在1987年进行了“四岁半至五岁半幼儿长度守恒的训练研究”,认为用活动内化法对4.5~5.5岁儿童进行长度守恒训练,能有效促进儿童长度守恒图式的形成;[2]周欣在“大班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研究”中对两所幼儿园6个班级的149名幼儿在大班末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考察,结果发现皮亚杰提出的数量守恒概念要在儿童7岁以后才能得到发展,且尚有超过半数的儿童的数量守恒概念还有待于发展。[3]本研究拟对温州市150名幼儿进行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发展水平研究,目的在于确定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发展水平与形成情况,以进一步揭示新时期幼儿守恒的发展特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别选取温州市三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幼儿各50名作为研究对象。数的守恒实验包括7个子实验,被试坐在主试的对面,并由主试向被试出示橡皮泥捏成的球。实验一由主试把颜色相同(红色)、大小相同(直径1厘米)的6个球摆成上下两排(a排和b排,下同),之后向被试提问两排小球是不是一样多(被试的回答时间为10秒,下同)。实验二由主试向被试出示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红绿)的小球,分别摆成长度相等的上下两排,之后向被试提问,红球和绿球是不是一样多。实验三由主试向被试出示颜色相同(红色或绿色)、大小不同的球(大球直径2厘米,小球直径1厘米),分别摆成上下两排,之后向被试提问大球和小球是不是一样多。实验四由主试用大小、颜色相同的绿球摆成上下两排,其中b排的球距大于a排,之后向被试提问,两排球是不是一样多、哪排多哪排少以及为什么。实验五在实验四的基础上,由主试将b排小球摆放成三角形,a排不变,之后向被试提问,两排小球是不是一样多、哪排多哪排少以及为什么。实验六由主试将6个红球等距摆成一条直线,之后要求被试从盒子里(大小、颜色不同的许多球,下同)拿出颜色、形状和数量一样多的球,并记录其方法。实验七由主试将6个绿球摆成三角形,之后要求被试从盒子里拿出一样多的球,并记录其方法。长度守恒实验也包括7个子实验,均由主试用两条等长的软铁丝摆成不同的形状。其中实验一两条铁丝平行且对齐摆放;实验二平行但不对齐摆放;实验三摆放成十字形;实验四一条笔直摆放,另一条弯曲摆放;实验五一条笔直摆放,另一条折叠摆放;实验六两条铁丝呈八字形摆放;实验七两条铁丝笔直且倾斜摆放,但彼此不对齐。每一实验均由主试向被试提问两条铁丝是不是一样长且询问其理由,同时详细记录被试的回答。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总体来看,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且各年龄段幼儿有其发展特点。

  (一)幼儿数守恒的发展小班幼儿思维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尚未形成数守恒,并在做出判断时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其数守恒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知道一一对应是一样多。如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小班幼儿能比较容易回答出上下两排一样多,在主试追问理由时,大多数小班幼儿用手指着,意思是对齐的。可见,小班幼儿主要凭借直觉表象(对齐)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数量多少的本质特征;第二,易受物体大小的影响。在实验三中,只有56%的小班幼儿回答一样多,且回答时有一定的迟疑。可见,他们对“大”和“多”区分不清;第三,极易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在实验四和实验五中,小班幼儿通常不等主试提问,就不假思索地回答a排多(排列疏),b排少(排列密)。即便主试再次提问,甚至暗示,小班幼儿依旧坚持a排多;第四,基本上不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在实验六和实验七中,小班幼儿基本上不理解主试的要求,只是拿出同颜色同大小的橡皮泥,而基本不管数量。中班幼儿的数守恒得到一定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容易受物体颜色影响。中班幼儿能正确回答实验二的提问,而且即便有部分幼儿对颜色感兴趣,但当被问及是否一样多时,仍然肯定回答一样多;第二,逐步摆脱物体大小的干扰,而能以数量来判断两组物体是否一样多。不过,中班幼儿也主要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判断物体数量的,而没有使用数数的策略;第三,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部分中班幼儿在实验四和试验五中有些迟疑不决,如果判断错误且主试提示“数数看,是不是一样多”时,才能用数数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说明此阶段幼儿对仅凭排列形式作出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但还不知道用数数的方法来验证;第四,按数取物缺乏灵活性。在实验六和实验七中,分别有78%和77%的中班幼儿采用了重叠的策略,只有个别幼儿通过数数取出等量的物体。大班幼儿的数守恒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受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作出判断。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所有的大班幼儿判断正确,且不假思索地予以回答,在问及理由时,也是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判断的;第二,逐步摆脱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在实验四和实验五中,分别有90%和93%的大班幼儿通过数数来作出正确判断且速度较快,说明大班幼儿确实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守恒;第三,按数取物凸显灵活性。在实验六和实验七中,大班幼儿一般是先目测主试排出的数量,而后取出同等数量的物体,显得比较灵活,这表明大班幼儿的感数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能支持儿童数守恒的发展。

  (二)幼儿长度守恒的发展小班幼儿往往只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因此只能判断两根两端对齐的软铁丝是一样长的,对其他摆放形式,小班幼儿基本判断错误。中班幼儿在长度守恒方面虽比小班有所发展,但不明显。能对两端不对齐摆放作出正确判断的中班幼儿只有20%—30%,表明此阶段的幼儿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主,缺乏可逆性。如主试特意当着幼儿的面将两端对齐的两根铁丝移动位置,中班幼儿仍然不能作出正确判断;当主试将铁丝重新移回原来位置,中班幼儿又说是一样长。大班幼儿在长度守恒方面有了较明显的发展,不管是哪种摆放形式,大部分大班幼儿都能作出正确判断,而且越到后面回答速度越快,甚至有的大班幼儿觉得主试提的问题罗嗦而可笑。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幼儿年龄不同,其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发展水平也不同。皮亚杰认为儿童守恒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体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特征,并以该特征作为判断依据;第二阶段是个体能注意事物不同方面的特征,但作出判断时依据的标准不稳定;第三阶段是个体同时兼顾事物各方面的特征,并能综合各方面特征作出判断。本研究验证了这三个阶段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守恒水平确实在不断地发展。本研究还表明,幼儿数守恒形成早于长度守恒。皮亚杰指出了儿童守恒发展的不平衡性,并确定了各守恒形成的顺序,其中数守恒形成年龄为6.5~7岁,长度守恒形成年龄为7.5~11岁。[4]本研究结果与皮亚杰的结论基本一致,只是发现儿童数守恒形成的年龄略有提前。皮亚杰认为:“作为前运算阶段存在的最明显指标即是七、八岁以前儿童并无守恒概念”。[5]本研究发现幼儿出现初步数守恒在5~6岁,比皮亚杰的研究结论提早了1~2年。此外,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发展都遵循幼儿思维阶段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序。本研究确证数守恒和长度守恒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且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同时守恒的发展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对幼儿守恒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幼儿守恒形成的个体差异明显,且与父母文化程度、重视教育程度及幼儿园教育质量有关。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和重视教育程度对幼儿守恒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虽然父母不直接教给幼儿守恒的方法,但其思维水平的高低明显与守恒的形成有关。

  五、建议

  一是教育要适应幼儿发展。笔者在1988年曾做过类似调查,此次调查结果与1988年相比无太大差别,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形成没有出现提前现象,说明幼儿思维发展依赖于幼儿的生理成熟。不恰当的拔高只会使幼儿过早成熟,脆弱的基础不能为儿童以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因此,教育要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儿童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其发展,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在教育目标和发展的可能性之间寻找合理的平衡点。二是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不应将知识技能的传授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而忽略了幼儿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能力是未来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检验孩子智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三是教育要促进幼儿的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教学的最佳期。本调查发现,中班幼儿在教师作适当引导时可以作出正确判断。可见,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教学,能帮助幼儿较早地掌握守恒概念,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总之,幼儿数守恒和长度守恒的形成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幼儿守恒发展是揭示幼儿思维发展规律与特点的重要途径。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幼儿教学改革管理上新突破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xueqianjiaoyu/3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