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参考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期刊常识发布时间:2019-07-31浏览:

  医师分为医师(助教) 、主治医师(讲师)、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需要符合一定要求,例如在主治医师任期内,能完成医院分级管理中规定的甲级病历,还需要公开发表论文或者著作,例如公开出版10万字以上的著作或者在国家权威刊物上发表本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那么关于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有哪些参考呢?下面就汇总了两篇评审副主任医师的职称论文供作者参考。

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

  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范文一:影像诊断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影像诊断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分析影像诊断不是孤立的,应与临床思维紧密结合,有助于影像醫生在工作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

  关键词:影像诊断;临床实际;诊断思维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影像诊断思维过程越来越被重视,尤其结合临床来做出影像诊断,对于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有着重要意义[1]。一个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五大要素: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临床思维过程。因为科学的思维可以使疾病获得正确诊断,不恰当的思维则会导致疾病的贻误或治疗的错误。这就要求影像专业医生,要改进影像诊断报告,一个公认的重要前提是,影像信息必须与临床紧密结合。

  1 影像医学诊断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影像医学学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从早期以看图像为重,逐渐发展到与病理对照,及重视结合临床[2]。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影像学诊断,作为临床明确诊断、选择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影像学检查与诊断,首先要从临床的需要出发。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所反映的是疾病的不同侧面,只有两者整体的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地做出判断[3]。如果只注意影像表现,而忽视临床表现,或遗漏某些重要史,常常会造成影像诊断的错误。如一个球形肺炎的病人,胸片或CT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类圆形病灶,若没有血常规资料以及发热、咳痰等临床病史,很难判断其性质,可能诊断为肺癌,也可能诊断为其他病变,将影像改变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就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诊断。

  2 高性能的设备,是提供高质量的影像检查资料,满足影像诊断需要的基础

  要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前提是要有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这就需要从临床需要出发,同时,这也是影像质量控制的需要。思维、计划前移,从检查方法的设计与选择开始:例如鼻窦病变、鼻外伤的检查,应当选择CT扫描,并结合各种图像后处理来观察。如果只采用平片检查,就可能会遗漏病变或骨折。此外,还应从职业道德出发,考虑到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众所周知,医学影像学是设备依赖性十分突出的学科,因此,设备的性能有时会起到关键性作用[4]。

  3 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影像诊断的关键环节

  疾病是在发展和变化的,每一种疾病都有其转归规律,而影像检查只是将其某一阶段的表现进行瞬间记录,如仅静止地分析,则易误诊。只有充分地认识各种疾病的转归、病理生理及影像动态发展规律,才能掌握好检查的恰当时机,有利于疾病的诊断[5]。例如:脑梗死的病人最初24h以内,梗死区域的脑组织尚未出现明显水肿,CT影像尚无阳性表现,如仅判断颅脑无异常,则会造成误诊,若做动态观察,则可观察到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是否建立等重要信息,有助于诊断与治疗。

  4 结合临床,做出影像诊断

  有了优质的影像资料,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还需要有好的影像诊断思维过程。但是从大原则上讲,既往的放射学诊断原则仍然实用。

  4.1 认识正常

  根据正常解剖、生理的基础知识,认识人体器官、组织的正常影像表现。

  4.2 辨识异常与假象(伪影)

  根据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认识人体病理改变所产生的异常影像表现,和由设备或患者体内外非病理因素产生的影像(如运动伪影、密度反差大界面产生的伪影)。

  4.3 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从诊断原则可以看出,前两者是基础。如果不认识正常,则可能在影像分析时,把正常结构误判为异常;如果对疾病的异常征象不认识,则会出现视而不见,或者是看到了也不能对号入座;不认识伪影,可能会将其误为疾病。后者是对影像检查所见的分析与总结,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认真阅读临床提供的相关资料,必要时要调阅病程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亲自询问患者及查体等,决不可单纯看图说话书写报告。

  综上所述,影像诊断的思维过程是:①全面观察,发现病变;②做出解剖学定位;③定量:确定病变范围、程度(对恶性肿瘤做出影像学分期);④定性;⑤结合临床作诊断结论。并从影像医学角度出发,提出后续处理建议。遵循以上步骤,思维才有条理,有充分科学性和逻辑性。

  参考文献:

  [ 1 ]林怡蔼,王巧兮.影像诊断的思维路线[J].放射学实践,1999,14(1):34-35.

  [ 2 ]祁吉.试论面向21世纪的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J].继续医学教育,2001,15(2):13-16.

  [ 3 ]王绍武.影像诊断中的思维特点探讨[J].医学与哲学,1995,16(6):295-297.

  [ 4 ]孟悛非.医学影像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 5 ]程现昆,丁晓东,张秀丽.影像学诊断的思维方法[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733-1734.

  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范文二: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同时伴有可逆的气流受限。典型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应用平喘药物后或自行缓解。哮喘虽不能彻底治愈,但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所以,加大哮喘患者的护理力度,对于患者的病情的预防及缓解格外重要。

  1 病情观察

  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黏膜过敏症状。哮喘发作时,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是否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监测呼吸音、哮鸣音变化,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情况,了解病情和治疗效果。哮喘严重发作时,如经治疗病情无缓解,需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工作。

  2 环境与体位

  有明确过敏原者应尽快脱离,提供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根据病情提供舒适体位,如为端坐呼吸者提供床旁桌支撑,以减少体力消耗。病室不宜摆放花草,避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丝织物等。哮喘发作时,病人常会大量出汗,应每天进行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和床单,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和舒适。

  3 饮食护理

  大约20%的成年病人和50%的患儿可因不适当饮食而诱发或加重哮喘,应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硬、冷、油煎食物。若能找出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应避免食用。某些食物添加剂如亚硝酸盐可诱发哮喘发作,应当引起注意。有烟酒嗜好者应戒烟酒。

  4 用药护理

  4.1 糖皮质激素 吸入药物治疗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少数病人可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和声音嘶哑,指导病人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口服用药宜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当用吸入剂替代口服剂时,通常需同时使用2周后再逐步减少口服量,指导病人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4.2 β2受体激动药 ①指导病人按医嘱用药,不宣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因为长期应用可引起β2受体功能下降和气道反应性增高,出现耐药性。②指导病人遵医嘱使用β2受体激动药、糖皮质激素吸入剂,以保证药效。③用药过程观察有无心悸、骨骼肌震颤、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4.3 茶碱类药物 静脉注射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注射时间宜在10分钟以上,以防中毒症状发生。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多尿,偶有呼吸中枢兴奋,严重者可致抽搐甚至死亡。茶碱缓(控)释片有控释材料,不能嚼服,必须整片吞服。

  5 氧疗护理

  重症哮喘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应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流量为每分钟1~3L,吸入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为避免气道干燥和寒冷气流的刺激,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在给氧过程中,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如哮喘严重发作,经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人出现神志改变,PaO2<60mmHg,PaCO2>50mmHg时,应准备进行机械通气。

  6 保持气道通畅

  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协助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观察病人咳嗽情况、痰液性状和量。必要时负压吸引器吸痰。哮喘急性发作时,病人呼吸增快、出汗,常伴脱水、痰液黏稠,加重呼吸困难。应鼓励病人每天饮水2500~3000ml,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重症者应建立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7 哮喘病人的教育与管理

  针对个体情况,指导病人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如摄入过敏食物;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接触宠物皮毛及刺激性气体等;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和预防呼吸道感染。在缓解期应加强体育锻炼、耐寒训练,以增强体质。指导病人识别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和病情加重的征象,学会哮喘发作时简单的自我处理方法。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使病人懂得哮喘虽不能彻底治愈,但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控制,即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

  8 心理护理

  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哮喘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给予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规律生活和乐观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最大程度保持劳动能力,可有效减轻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此外,病人常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自信心下降、交际减少等表现,应指导病人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动员病人家属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为其身心康复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參考文献:

  [1] 冯正义,王蓓玲.内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30.

  更多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

  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临床研究

  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样本怎样避免溶血发生

  推荐阅读: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投稿注意事项

《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参考》内容如果没能解决您的问题,可免费咨询在线学术顾问获取解答。

本文由期刊VIP网编辑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副主任医师评审论文参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write/4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