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期刊常识发布时间:2019-05-06浏览:次
摘要:运用逻辑学原理可以对讲话稿中的概念定义进行准确界定,进而有效推理、论证和增强讲话稿说服力。本文基于逻辑学的定义方法,从内涵和外延角度提出8种常用的讲话稿概念定义方法,并针对实际应用提出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讲话稿规范定义、规范写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讲话稿 概念定义 内涵 外延 应用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就公文起草提出,“要懂一点逻辑和文法”。讲话稿的起草要求做到主旨明确、观点鲜明、语言准确、内容简洁、结构清楚、文字精练。讲话稿概念定义的特点是说理性和叙事性较强。概念的定义过程,概念的判断过程,概念的推理过程,构成了讲话稿的论证结构和思维过程。讲话稿的概念使用什么方法做出定义,关系到讲话稿能否准确规范、精简高效表达。讲话稿概念定义的不规范、不准确将直接影响讲话内容的说服力,因此,必须重视讲话稿概念的定义。讲话稿概念要做到用词准确、逻辑严密、论证有效,就必须遵循逻辑学原则。
1 讲话稿概念运用逻辑学定义方法的必要性
1.1传递信息的必要
信息传递是指发出信息的一方将要传达的信息通过符号编辑,将信息处理后通过一定载体发送给接受一方,接受一方解码后得到信息的过程。讲话稿从目的上划分,可分为工作总结类讲话稿、宣传动员类讲话稿、协调推进类讲话稿、庆典致辞类讲话稿,任何一种类別的讲话稿都必须保证信息传递顺畅,这是由其沟通方式决定的。讲话稿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只呈现单向沟通,听众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概念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对听众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决定了讲话的效果,这要求讲话稿的概念定义必须准确传达信息。逻辑学的概念定义方法能够有效满足上述要求。在逻辑学中,称被定义的符号为被定义项,用来说明被定义项的符号或符号串称为定义项,使用逻辑学概念定义的主要方法——属加种差定义法对被定义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严谨的限制,能够保证概念阐述的真实和准确,有效进行信息传递。
1.2说服论证的必要
讲话稿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说服听众,讲话稿需要将抽象的道理、理论具体化、形式化,变成令听众信服和接受的观点。讲话稿增强论证说服力除了引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另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对阐述的概念命题进行准确界定。在任一论证中,我们都是在概念命题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推论,有些推论是保真的,而有些不是,此外,对应不同的结论需要选择不同的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进行论证,这都离不开逻辑学的定义、判断、推理等方法运用。讲话稿中的论证一般较多的采用直言三段论的形式,如:A是B,C是B,所以C是A。准确定义讲话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关系到A、B、C三个命题的大项、小项、中项、质、量、周延性,这些与能否得到有效论证和正确结论息息相关,而对于听众来说,讲话稿的关注焦点正是在于能否从论证中得出真结论,论证是否成立,有说服力。
1.3表达情感的必要
一般来说,公文中应当避免使用情感性语言,较多使用陈述性语言。但是,讲话稿不同于其他公文文种,除了传递信息、论证说服的功能,讲话稿还具有情感表达功能,即通过传达自己的情绪、态度、情感、价值观,达到影响听众认知、统一思想认识、为工作部署奠定思想基础的目的。领导讲话的背景往往是在讲话者和听众双方在某些事实、信念产生或可能产生不一致(论争)。了解听众心理,能够用自己的话去影响听众,解决论争是讲话稿拟制面临的一大难题。论争,可能源自双方不同的信念和不同的态度或者是二者的混淆,解决论争的关键在于找到争论的核心问题,如果歧见来源于事实那么客观地确认这些事实,如果歧见来源于态度,那么应当基于客观事实的确认去解决论争,对讲话稿中的概念进行逻辑学定义,基于事实和逻辑解决双方之间的解决论争,能够寻找到双方沟通的最大交集,从而有效传达出讲话者的情感,可以最大程度化解双方对于同一事物的“论争”,达到讲话的目的。
2 讲话稿概念的外延定义法
外延,就是被定义词项所指谓的所有对象的集合。外延法,也称指称性定义法,即列出被定义词项所指谓的所有对象集合,根据逻辑学原理,概念和定义项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根据概念之间的全同、属种、交叉、并列等关系,能够实现概念的外延定义。
2.1分解法
讲话稿中的外延分解法本质上是通过划分类别来缩小外延。一般来说,标准式直言命题的一般模式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量词,其次是主项,再次是联项,最后是谓项。可以记为:量项(主项)联项(谓项)如“四个(量项)全面战略布局(主项)是(联项)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谓项)”在讲话稿中,外延分解法的应用应当注意量词的准确使用。量词用法大体上有全指量词、模态量词和量词省略,在拟制讲话稿时,应当针对不同的讲话内容、听众以及影响范围来具体运用。一般来说,讲话稿中使用“四个”这样的精确量词频率很小,也很少使用“所有”这样的全指量词,而较多的使用模态量词“有的”“有些”“部分”“个别”,甚至省略量词,如等量项词,应当认识到,在讲话稿中模态量词的应用是实际客观世界模糊性特征的需要,但也应当避免过度使用。
2.2归类法
讲话稿中的外延分解法本质上是通过概括类别来扩大外延。归类的关键是找到概念子类的“属”,如A概念包括BCD类,通过概括BCD类的共同属性集找到A的属。归类法的关键在于外延是否限制适当,如果限制不当,可能会产生归类不当的问题。如坚持“勤”字为要,树立服务政府新形象……坚决整治“飘、虚、懒、散、粗、怯、奢”等问题。(《施甸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使用了反面论证,然而作风“虚、粗、怯”与作风不“勤”并不存在类属关系,换言之,“虚、粗、怯”也可以概括到“勤政却庸政”的范畴,这样归类将产生矛盾,因此,作风“虚、粗、怯”不能用不“勤”来概括,这是归类不当的错误。
推荐阅读:《逻辑学研究》(季刊)创刊于2008年,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
《讲话稿中概念定义的逻辑学方法应用探析》内容如果没能解决您的问题,可免费咨询在线学术顾问获取解答。
本文由期刊VIP网编辑首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讲话稿中概念定义的逻辑学方法应用探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write/4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