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称: | 电视研究 | |
期刊级别: | 核心期刊 | |
国内统一刊号: | 11-3068/G2 | |
国际标准刊号: | 1007-3930 | |
期刊周期: | 月刊 | |
主管单位: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
主办单位: | 中国中央电视台 | |
学术服务咨询 服务项目咨询 |
期刊VIP是从事专业学术论文发表支持服务平台、发表期刊推荐等业务为主的网络服务平台。旗下汇聚专、兼职教授、博士、硕士及实力本科各层级的各专业、各行业优秀服务团队,将为您提供专业、快速、全面的论文期刊推荐服务。包括政法类、经济类、教育类、医学类、科技类、文学类、IT类和农业类,国家级、省级期刊、部分核心期刊在内的论文。在本站了解发表支持服务客户将获得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电视研究》期刊简介
• 期刊信息:《电视研究》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理论刊物,已成为全国电视界有影响的专业理论刊物,担负着电视从业人员、电视理论界及广大电视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传播和研究电视新理念,记录电视事业发展的轨迹,宣传正确的舆论,传播的先进文化,已成为《电视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其一直秉承自己的理念:前沿思索,创新电视,服务一线,著书立说。
《 电视研究》主管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刊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言种类:中文开本尺寸:大16开创刊时间:1985年编辑部:《电视研究》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1007-3930国内统一刊号:11-3068/G2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01知网综合影响因子:0.168
《电视研究》是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理论刊物,她已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壮大,走过了20个春秋。现今,《电视研究》已成为全国电视界有影响的专业理论刊物,担负着电视从业人员、电视理论界及广大电视观众之间的桥梁作用。传播和研究电视新理念,记录电视事业发展的轨迹,宣传正确的舆论,传播的先进文化,已成为《电视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
• 期刊栏目:部长论坛、台长论坛、电视专论、新闻广角、纪录片之旅、作品评析、创作手记、多棱镜
• 数据库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收录
• 读者对象:电视工作者、文化宣传工作者、大专院校新闻和电视专业师生及广大电视爱好者。
• 办刊宗旨: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 2014年 11期《电视研究》杂志优秀论文选:
“众里寻你——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萧新
《开讲啦》特别节目 开讲大时代……………………………朴晶
《大秦帝国》(第一部)登陆CCTV-8……………………………郭婷
第七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圆满落幕……………………………许达 丁雪玲 程庆生 孙楠 廖江衡
打造百姓舞台 服务人民大众是《星光大道》的源泉……………………………胡恩
生产、传播、营销——打造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新主体……………………………胡智锋 刘俊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突破口与关键点……………………………张君昌
在变革与坚守中加速前行……………………………吕建楚
在媒体融合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何兴煌
4G背景下广电媒体发展路径转型……………………………许艳
《电视研究》论文范文参考:谈电影文化的不同题材的应用管理
摘要:90年代应运而生的主旋律影视,试图重建革命史的合法性,弥合被割裂的历史与记忆,但是由于它刻板的说教而遭到受众拒绝,只能在市场边缘游走而无法真正实现其功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革命年代惯常运用的策略与手段——革命回忆受到了主旋律与市场的青睐。众所周知,早期革命中的“忆苦思甜”或“回忆革命史”等往往通过让革命者展示革命记忆,对接触革命者的记忆进行回溯与修正,进而将之重构,以便确证革命的合法与合理性。“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如《红灯记》中“痛陈革命家史”就是以人物诉说的方式将革命记忆展现出来,在敌人与革命者的对比中,对聆听者的记忆施加影响,将之导向革命的道路。站在历史与记忆的断裂处,这一手法显示出了它的巨大价值与意义,它不仅能够重建已经被异化的革命文化形象,而且也能够对接革命记忆与现代化建设的裂痕,增强现有社会秩序的合法性,一批早期热播的电视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狼毒花》等就是采用了这种手段。而在当前热映的革命电影中,通过对革命记忆进行美学再造来实现记忆的价值指向,弥合历史记忆的断裂,也正是其基本的叙述策略。
关键词:媒体文化,艺术,文化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主义及“告别革命”的呼声中,“中国人文思想界的主导潮流是对50—70年代(即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想的批判”,“‘现代化’意识形态”成为此后的普遍“共识”。(1)批判的兴起与共识的获得使得现代化重新崛起,可与此同时,广义的革命文化却遭到了否定与掩埋。然而,作为现代性的一个维度,早期的革命与建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与意义。这种人为割裂历史的做法造成了历史与记忆的断裂,也形成了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无根性”,似乎它们凭空而来。康纳顿曾经指出,“作为记忆本身,我们可能会注意到,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关过去的知识”,“过去的形象一般会使现在的社会秩序合法化,这是一条暗示的规则。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对于过去社会的记忆在何种程度上有分歧,其成员就在何种程度上不能共享经验”。(2)记忆的断裂使得人们无法回溯自我产生的部分历史,导致“前现代”共同记忆的缺失,进而影响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郑重声明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做参考.投稿、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期刊VIP网优先推荐您选择 咨询率高的SCI期刊。学术顾问可以为您提供发表支持服务,助您论文发表速度更快、通过率更高。
了解平台的服务明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