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通信发布时间:2017-07-13浏览:次
下面是两篇数字通信类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高容量和高质量的节目,第二篇论文主要介绍了流域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建立流域内立体化通信系统是流域水利管理与现代化接轨的关键点。
《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
摘要: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为受众提供了观看高清晰度节目的机会。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广播电视台未能较好的运用地面数字技术,以至于无法满足受众对精彩节目的需求。基于这种情况,对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问题展开了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践运用
作为主流的电视技术,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使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想要更好的进行该技术的运用,还要加强对广播电视中该技术的实践运用分析,进而有效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1地面数字电视技术
所谓的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其实就是利用地面发射和接收设备实现数字信号发射、传输和接收的一种电视技术。应用该技术,需要采用数模转换器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1]。在实际生活中,该种转换器其实就是数字电视的机顶盒,能够利用原本的电视机进行数字信号连接,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此外,利用该技术能够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号发送,并通过转换器完成数字信号接收。相较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所以能够为受众提供高容量和高质量的节目。
2广播电视中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运用
2.1发射天线的运用
在广播电视中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首先需要做好发射天线的选择。通过发射天线,才能使电磁波发挥辐射功能。而借助电视台装置,数字电视信号能够产生辐射。但在实践运用中,受电磁波方向性和干扰性等因素的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会有所降低。所以,还要利用单极化天线进行信号发射,并采用高塔或高山悬挂的方式进行天线运用,以免电磁波传输过程中遭遇阻碍。而相较于垂直极化天线,水平极化天性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但同时也存在近区场强分布差的问题,所以难以在多林和潮湿等环境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还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完成天线的合理选用。
2.2发射地点的选取
在实际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时,还要做好发射地点的选取。按照要求,天线需要在高层建筑或高山上安装。但实际上,如果安装的位置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就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所以,还要从天气因素角度进行发射地点的选取,以减少雷雨等恶劣天气对信号发射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继而避免信号死角的存在。此外,还应从经济性角度进行考虑,尽量避免信号交叉重叠。
2.3发射频率的设置
在信号发射方面,信号质量将受到发射频率的影响。所以在实践运用中,还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发射频率设置。目前,多数数字电视主要进行LDMOS功放模块的应用,并未开展相关试验确定发射频率,仅仅是为了扩大线性动态范围进行YHF频段的选择。在信号解调方面,我国主要利用芯片实现信号处理,无法满足多径信号发射需求[2]。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频率的提升,多普勒频也会随之增大,从而给数字信号运用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广播电视在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业务接收时,还要将发射频率控制在550-700MHz范围内。
2.4发射场强的确定
在利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实现信号发射时,还要认识到信号能量和信噪比大小与发射场强有关。所以,还要进行发射场强的提高,以便使信号覆盖性能得到改善,从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就目前来看,相较于模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需要的场强较小。因此,在相同的功率下,地面数字电视能够获得更大的信号覆盖范围和效果。
2.5接收设备的安装
在信号接收方面,运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还要合理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采取车载安装方法,比如在公交车上进行移动电视的安装,以实现信号的高效接收。但就目前来看,采用移动信号接收方式,将导致汽车承受较大用电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直接进行移动电视终端设备的安装,进而更好的完成信号接收。此外,在电视广播单频网建设中,还应进行GPS设备的安装,以确保系统时钟等信息能够保持准确[3]。安装该种设备,则能使接收设备与GPS卫星保持信号的同步接收,所以能够使信号的稳定性得到保证。但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还应使用具有自动切换功能的设备,以确保信号能够在无法同步的状态下得到及时接收。
3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进行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能够使信号得到可靠传输,从而为用户提高更高质量的服务。而在实践运用中,想要达到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目的,还要做好发射天线、发射地点、发射频率和发射场强的管理,并科学进行接收设备的安装,进而获得更好的技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阿布都米吉提•吐尔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5,6:81+84.
[2]王建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技术及实践[J].数字通信世界,2015,5:5-8.
[3]董春红.浅析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在广电应用中的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62.
作者:姜守龙 单位:绥芬河广播电视台
《流域通信网络系统建设》
【摘要】本文介绍了流域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多种通信模式,并基于GPRS、4G、无线网桥、MSTP专网、VPN等通信模式对流域通信网络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多模式;流域信息化;通信网络
1引言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近年水利信息化已成为开创现代化水利管理新局面的重要手段。流域级信息化建设存在地域跨度大、管理不集中的特点,加大了流域内信息采集、互联及联动的技术难度,严重制约了流域信息化的发展。通信网络作为是流域信息化建设的桥梁,稳定的网络传输是信息采集、数据交互及应用的关键。流域管理需要大量的水雨情、大坝安全、视频、闸门等基础数据支撑,且流域内各下属管理单位间业务交流、信息共享亦需要通信桥梁,因此采用多种通信模式,建立流域内立体化通信系统是流域水利管理与现代化接轨的关键点。
2流域通信架构
流域管理机构一般分为管理局、枢纽/分局、管理段、管理站/闸室4级,每个流域依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职能,管理机构存在不同,但通信网络架构设计均遵照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架构。通过优化淠史杭网络架构,完善通信布局,加强移动互联,适度超前部署等手段,实现淠史杭灌区通讯网络立体覆盖、无处不在、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依托已建防汛抗旱骨干网,已可实现流域管理总局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流域内部数据的上传和交互。流域内部网络建设可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多种通信模式,包括租赁专网、借助互联网等进行数据传输。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采集层,优先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形成有线与无线合理共用,专网与公网互相补充的流域网络架构。
3多模式通信信道建设
基于流域内现有网络基础,充分利用电信公网,根据需求新建网络专线,合理采用无线网桥、3G/4G、wifi、GPRS等无线传输技术,建设成稳定、高效、经济的茨淮新河传输系统。
3.1无线采集模式
无线网络建设基于现有微波通道,在微波信号覆盖不到或微波信号较弱地方,采用无线网桥、GPRS、3G/4G、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接入网络,实现流域内无线网络的稳定传输。3.1.1GPRS无线传输GPRS是第二代无线蜂窝电话通讯协议,近年采用最为普遍的传输方式,其具有GPRS、短消息双通道传输数据的优点,可同时与多个中心进行数据通信,较适合应用于流域内流量、水文、工况等数据量较小的监测信息采集。但部分偏远区域由于信号覆盖度不足,易造成数据丢失,甚至无法通讯的情况。3.1.24G网络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包括TD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与传统网络相比,从覆盖范围、使用便利等方面比较,4G网络具有明显优势。流域内存在大坝安全巡查、工程巡查等,需要单兵或者图像监测的情况,应用4G网络具有较大的便捷性。但受限于无线网络带宽及分布不均等情况,部分区域的4G传输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与有线视频监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该传输模式在选用时,需先进行网络测速,满足要求时方可采用。3.1.3无线网桥传输无线网桥是一种无线网络的桥接,它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在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搭起通信的桥梁。无线网桥工作在2.4G或5.8G的免申请无线执照的频段,通常用于室外,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具有点对点方式、中继方式及单点对多点的传输方式,比较适合用于户外无线传输。由于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选择微波作为传输模式的项目日益减少。但作为流域通信,其地域空旷,这也给无线网桥技术的使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采用无线网桥不仅安装方便,无需铺设网络电缆,可大量节省投资,而且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特别是用于流域视频监控项目,可通过在需要监测的地点架设监控摄像设备和无线基站,迅速实现系统的拓展(见图3)。流域内各涵闸、堤防视频监视点和取水口流量监测站点,该类站点位于数据生产层,数量众多,地理位置分散。若在监控中心建立微波站点,则只需在对应的管理所设置无线接入点(AP),作为节点局域网的一部分,这些站点产生的数据可通过无线方式链接入其对应管理所内的AP,从而实现流域内监测信息采集。
3.2有线通讯模式
3.2.1水利骨干网依托防汛抗旱骨干网建设,一般流域管理局与省水利厅均已通过防汛抗旱骨干网进行连接。
3.2.2专网租用模式流域与其下属各枢纽数据交换量大,且时效性、保密性要求较高,对此可采取租用MSTP专网的模式进行网络通信,以满足数据传输、视频会商、视频监控、语音通讯等信息传输对带宽的需求。
3.2.3VPN虚拟专网虚拟专用网络(VPN)是虚拟出来的内部专线,可以通过特殊的加密的通讯协议在与流域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从经济型考虑,专网通信资费较高,在管理闸室一段可基于互联网,配置SSLVPN的方式接入流域数据中心,闸室的网络建设拟通过光纤VPN的方式,为流域中心平台配置VPN网关,各闸室配置路由器、应用计算机和VPN密钥,从而构成一个以流域为中心的星型的网络结构,从而实现与流域监控平台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防汛信息数据的安全传输,完成信息上报与查询。
3.2.4局域网建设对于流域管理总局局域网络宜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建设,端到端的虚拟化设计可以将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状网变成线性或树状辐射网,在网络每一层具有灵活扩展能力、简单配置管理方式,提升网络的运行管理效率。此外,采用虚拟化的网络结构,网络节点之间以多链路捆绑组模式互联。即使捆绑组中任意一条物理链路发生故障(引起Up/Down),由于整个捆绑组在逻辑上仍然有效,接口状态正常,整个网络拓扑没有变化,因此不会引发上层路由协议重计算,极大保持了网络稳定运行。同时基于虚拟化的网络架构所需互联IP大量减少,减少了网络可管理的IP对象,也消除了潜在隐患。此结构中,动态路由设计面对的网络区域,也因架构横向整合而使得动态路由区域可能变成了简单的链状,参与路由计算的节点大量减少,设计上更简单和易稳定。
3.3应急网络保障
加快预警通信设施建设,改善通信条件。流域内均应建立应急抢险通信设备库,配备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超短波移动通信设备等;开发和利用卫星通信网,解决公网覆盖薄弱地区的通信问题,借助卫星通信完善应急机动通信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卫星通信资源效益。
4数据传输流程
流域信息化的建设主要是数据的采集、汇集、存储、处理等,各类监测信息的数据传输核心是网络的划分与配置。根据上述介绍,将雨量、水位、流量、视频等流域内监测数据通过GPRS、光纤、3G/4G、无线网桥等传输方式发送到数据接收中心,且数据经过系统软件的分类、处理、统计等操作后,为流域内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各水闸管理处等用户终端以VPN方式访问数据信息中心。
5小结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流域信息化的不断建设,新的通信模式出现将会不断丰富和优化通信网络体系建设,为流域信息采集、传输提供可靠、高效的传输渠道。
参考文献
[1]杜泽新.乌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通信方式优化建议[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29(5):71~73.
[2]董小吉.浅谈无线通信网络在淮河流域的应用[J].治淮,2012.
[3]闵辉.无线接入技术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通信报警系统中的应用[J].治淮,2012.
作者:王铭铭 徐浩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推荐阅读:《中国交通信息产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智能交通领域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类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字通信类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ongxin/4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