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统计论文发表发布时间:2015-12-16浏览:次
统计作为一门科学,泛指针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工作,在企业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企业需要的信息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情报工作。本篇统计师论文分析当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短板问题,指出其中的不规范不科学和滞后因素,并提出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推荐期刊:《数理统计与管理》(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会主办的会刊。办刊宗旨:推进数理统计与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办刊方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应用、侧重方法、注重效果,发挥传递成果信息、交流使用方法、服务生产和研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统计工作;信息网络建设;指标体系;企业管理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然而,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对统计工作缺乏科学的认识
长期以来统计工作被普遍认为是简单的数据记录和运算,是为政府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填写报表。而统计数据用来反映计划完成情况或充实总计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企业轻视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世界统计发展过程中,企业统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而不断受到重视,而我国企业的统计工作地位反而下降了,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体制与企业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后,企业统计的运行机制和服务对象没有与新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企业”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人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消或合并。
(二)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和规范
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三)统计方法简单落后现代化的统计网络尚未形成
目前在很多企业,统计工作基本上仍然是以手工统计为主。很少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便是办公自动化条件较好的单位,一般也只是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软件完成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有很多企业统计人员,没有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不精通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手段;不能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处理和信息传递。且由于企业统计工作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以政府及主管部门管理的上下机构对人口、人员对应关系的自上而下的统计网络面貌仍然存在,这对企业实现统计信息化和市场化造成了习惯性阻碍。目前,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贯通、左右相联、内外结合的现代化统计网络尚未形成。
(四)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据调查许多市、县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二、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
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部门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具有以下职能:(1)设计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2)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要收集本企业以外但对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3)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等。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
(二)科学设置完善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2)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3)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他们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统计受重视,必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企业统计工作短板及对策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ongji/3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