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体育教育发布时间:2013-08-17浏览:次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几千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强身健体,治愈疾病方面的独特作用,并指出当代竞技运动的弊端,强调了体育运动的宗旨是增强体质。从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的状况及弊端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民族体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结合才是提高人类素质,搞好全民健身运动的唯一途径。这也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民族体育 现代体育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我国人民很早就对体育的强身和医疗作用有了深刻认识。在四千年前就把体育活动和人们的健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懂得利用体育活动强身保健,治疗疾病。今天我们回顾并总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我国传统体育这块瑰宝,提高人类整体健康水平,延年益寿,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相传远古时期,天降大雨,连日不停。人们不能在户外活动,许多人得了肤肿病。传说阴康氏创造了消肿舞,有效地防止了这种疾病。春秋战国时人己经采用了导引术、叶纳术来强身治病。到了两汉时期,导引术已经相当流行,并已发展成各种套路的保健操。如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三号墓葬里出土的一幅西汉时期的帛画,就描绘了不同性别年龄的入做收腹、踢球、深呼吸等各种动作四十多处。这些动作大体分为呼吸运动、肢体运动、器械运动三个部分。在导引图文字说明中直接可治愈疾病的描述就有十二处。我国古代不仅盛行各种体育活动,而且在体育理论上也有不少精辟之处。如《吕氏春秋》数篇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战国末年苟子就提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下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观点。东汉三国时期,曹操提出“盈宿之期,不但在天,养怕之福,可得永年”的思想。同期名医华佗更明确的指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他还总结继承了当时导引方面的经验, 以“虎鹿熊猿鹤”五种禽兽的动作编制了一套保健体操(五禽戏)。末代的健身操“八段绵”、明清时期的健身操“太极拳”,直到今天的广播体操,都是在对体育的健身医疗作用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二、现代竞技运动
目前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大多都是西方体育,属于竞技范畴,着重竞技性和表演性,表现着一种人类精神,令亿万人心醉神迷。它与民族主义、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目标联系在一起,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事情。透过金牌、重赏和民族主义的外衣,透过运动员的激烈搏斗和观众的狂呼呐喊,可以看到人类共有的一种追求。
但是对体育来说,这种趋势己偏离了它正确的轨道。简单说来,体育就是增强身体,促进健康的一种手段。有这样一句话,“运动员就是努力锻炼把身体搞垮的人”,并非危言耸听。从某种意义上讲,破记录正是超越人体的自然界限。事实上现在的运动员进行锻炼不是为了健康,仅驻是为了优胜。进一步说,运动员为了优胜,不借牺牲健康。1988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并同时创造当今人类最好地成绩的加拿大运动员约掐逊,因服用激素类兴奋剂被世界体育联合总会处于停赛两年的处罚。事实上,体坛上服用兴奋剂不单单是约翰逊一人。服用激素给人体所带来的痛苦可从病人身上充分体现。
1986年世界体坛首要新闻是美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海曼猝死在运动场上。事实上像马拉松这些剧烈运动的运动员猝死在运动场上的事件屡有发生,提醒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当今体育的目的是否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实争论己久。美国公众对拳击运动员的死亡事实,是否应当取消该项运动辩论过多次,但由于运动员本身反对而未能实现。对身体伤害较大的还有柔道、橄榄球等运动。检查一下各种项目运动员就会发现他们固然强悍,却未必健康。大部分运动员退役后一身是病,也不适合其它工作。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寿命要比正常人低大约20%—25%。
三、我国传统体有的优势
从精神文化方面来讲,传统体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从哲学方面来讲,传统的体育观念是传统天人观的延伸。天人、形神、身心、动静、内外、文武等一直是古人认识体育观念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论题。中国古代健身活动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主张动静结合,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刚柔相济,强调意、气、体一致,注重气在经络系统中的运动,以达到健身养生作用。中国人以自然为善,讲天人合一,一切皆以遵天命为准,循天理为主,讲究对内部的锻炼,使内脏器官保持平稳,而把外部锻炼放在闪要的位置上。武术上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强调的是练气,功夫的高低,主要看内功的高低。
西方体育则认为运动是要有外在动的表现形式。认为运动要在超正常呼吸状态下进行。其特点是身体的局部或整体有较大的位移或改变,在形式上是严格明显区别于睡、坐、站这类安静状态。我国则有除西方体育规定的那种明显运动状态以外的区别于睡的“睡功”,区别于坐的“坐功”,区别于站的“站桩功”。这些虽没有位移,但也称为运动。并且还人为的控制呼吸、心率减慢。人体有意的慢慢的缓动和微动,达到高度的入静都叫运动,准确的叫内功或内运动。当然一般中国传统体育中的睡功、坐、站劝和行动大多数只对呼吸次数有效控制,即不准明显加快,但其脉搏跳运次数和肌肉负荷并不见低。实际上如站桩这样的运动,有时其脉搏跳动次数是相当高的。而其全身肌肉较长时间的平均负荷,即使剧烈运动形式也难以达到。可见中国传统内功锻炼正好弥补了西方体育在形式和项目上的不足。
我国古代一直十分重视形体与精神,即身体与思想的关系,并意识到形体、精神傻康、寿命之间的相互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人之生也,天之为精,地之为形。合此以为人形”,具有神生的命题,肯定了形体的决定意义,并指出“四肢强梁,思虑拘达,耳目聪明”的人才是神心完善的人。这些观点均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特征。
同时中国古代也十分重视精神对身体的反作用。不仅注意到了生理健康,也注意到了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一直注重肢体与内脏,形体与精神的共同锻炼,取得了较好的锻炼效果。这一点和欧洲中世纪文化主张“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等身心分离的观念有较大的区别。这也是中华民族在较为恶劣的环境里仍能生生不息,世代繁衍,成为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一要重要原因,大家不妨清晨出来一观便知,绝大多数健身的老老少少多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养身保健法。它己在我国人民的心中深深的扎根,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取其精华,用之于民,搞好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类的身体素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只有把我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既健身强体,延年益寿,又达到充分的竞技性和表演性,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还应意识到推广我国民族体育的迫切性。这是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熊志冲,心灵的慰籍与人格意识的欢乐;中西古代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体育与科学,1989(5)1——5
2、饶远,中华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文化动因浅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1991年,11(1)89—94
3、李德祥,体育运动与猝死,日本医学介绍,1995,16(9)426—428
4、郭景秋等,气功锻炼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中国气功科学,1995.2(2)21—23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弘扬民族体育 搞好全民健身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iyujiaoyu/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