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体育教育发布时间:2019-12-18浏览:次
摘 要:目的:揭示高级拳击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结果: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亚高原训练没有促进机体有氧传输系统指标的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亚高原训练中完成用于发展耐力的大负荷量训练提高了有氧供能机制的效果,为增加最大供能的可能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亚高原训练的有氧-非乳酸训练和在平原地区的有氧-无氧训练都未促进高级拳击运动员机体最大供能可能性的增加。神经-肌肉系统的疲劳和心血管系统的紧张度是影响高级拳击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为了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亚高原训练效果和平原地区训练效果必须采用不同强度负荷的最佳比例和在大负荷中采用有助于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次最大强度区域的负荷(心率超过180次/min)。应有恢复性的休息日,特别是在突击性训练日和参加比赛后的休息日能降低高级拳击运动员机体的疲劳,同时能提高高级拳击运动员的一般身体工作能力和专项身体工作能力。
关键词:高级拳击运动员;亚高原;平原;训练阶段;比赛阶段;心血管系统;有氧传输系统指标;功率自行车;机体疲劳
《环球体育市场》(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是由上海体育学院主办。主要栏目:环球资讯、高管论坛、足球产业、体育科技园、体博会专题、产业动态、特别关注、体育媒介。
提高運动员身体工作能力和激发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的方式之一是亚高原缺氧训练。根据训练监测资料可以评价在亚高原和平原地区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系统状态针对性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生物化学指标的监测、心血管系统状态的监测(分析心律变异的方法)、在递级负荷(直至拒绝)下身体工作能力的测试、机体供能(无氧阈,ПАНО)效果和最大供能可能性评估,可以对拳击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价。测评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和揭示影响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无论对训练准备阶段,还是比赛阶段制订训练计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目的
分析在不同海拔训练的高级拳击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
2 研究方法和步骤
在备战重要比赛(俄罗斯锦标赛)的准备阶段和比赛阶段中对9名年龄为23~25岁的高级拳击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运动健将、功勋运动健将)的身体运动功能状态进行了监测。在亚高原训练的准备阶段开始时和结束时分别监测了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的血氧指标。训练结束后经过稍加休息,在莫斯科州进行比赛阶段的开始和中期,通过获得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训练程度更宽泛的信息的方法综合对其进行了训练监测。除了研究生物化学指标外,借助功率自行车监测了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的心肌功能和身体运动功能状态指标。
为了测试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在功率自行车上采用了递级直至“拒绝”的负荷。开始时的负荷等级是675 kg·m/min,随后每过2 min增加225 kg·m/min直至“拒绝”。
在完成负荷时每分钟记录心律,在每一个负荷等级的2 min里采血,确定血乳酸浓度。心律和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心血管系统对负荷适应的紧张度,以及确定有氧阈和无氧阈。
通过分析心律变异的方法可以评价心血管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包括初始功能水平、训练程度及功能紧张度等(HF、LF、VLF、SI)。
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参加俄罗斯锦标赛前的训练分为2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包括个体化训练方向。准备阶段在海拔1 240 m的亚高原(基斯洛沃茨克市)进行,持续21 d。主要采用一般训练的负荷(一般训练—ОФП占61%,专项训练—СФП占39%),完成有氧训练的最大负荷,用于发展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在工作量完成方面,速度—力量训练负荷为次要。同时,接近于比赛强度的有氧—无氧训练的专项负荷在最后2个训练小周期中进行。
亚高原训练后,在俄罗斯锦标赛之前进行持续21 d的赛前训练,地点在莫斯科州;在俄罗斯锦标赛后,准备参加重要国际比赛前的训练同样持续21 d。在亚高原训练结束时,运动员进行了一个康复—恢复性小周期训练。
为了使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逐渐适应比赛,采用了对抗陪练,包括教练员带拳击靶的训练及体育器材练习。主要进行高强度的专项训练,包括有氧—无氧训练、无氧—非乳酸训练和有氧训练(最大强度和次最大强度的专项负荷从10~20 s至30~40 s)。这极大地降低了非专项的有氧训练和速度—力量性训练负荷。赛前训练具有明显的专项训练特征(专项训练—СФП占65%,一般训练—ОФП占35%)。
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色素、铁质含量指标值在高原训练和平原训练中均处于正常范围。由此可见,高原训练并未使血氧容量和身體工作能力提高。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有关资料表明,亚高原训练未导致血氧容量出现明显提高。在准备阶段开始时和结束时运动员的血氧指标值(Hb、Ht、Fe)仍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但是,体现肌肉组织和心肌受损的指标——磷酸肌酸酶值则较大地超出了正常值范围[1]。
在比赛阶段开始前,在莫斯科州进行的持续时间不长的恢复性训练小周期之前进行了以下监测。
在准备阶段后,高级拳击运动员血液中的磷酸肌酸酶值出现明显降低。依据对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在莫斯科州进行训练的监测数据和心律变异资料可见,血氧和心血管系统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
在完成功率自行车负荷对身体工作能力影响的测试时发现,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对标准负荷训练的适应中,有氧供能能力发挥主要作用,在无氧酵解区域内达到负荷极值时心律未出现极限性增强。在有氧阈范围较长时间的负荷(对运动员6 min测试)和在无氧阈范围的长时间身体工作,说明在亚高原训练中完成大负荷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主要是发展耐力的特点。
在俄罗斯锦标赛结束后,在莫斯科州举行的重要国际比赛之前对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进行再一次训练监测时发现,与之前的训练监测结果一样,运动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色素、铁质含量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拳击运动员的磷酸肌酸酶值出现明显增高,并接近于亚高原训练时测定的指标值。磷酸肌酸酶值明显超过正常值范围,说明肌肉组织包括心肌出现了疲劳。最大摄氧量是与心脏-呼吸系统功能相关的重要指标。与最大摄氧量相关[2]的心律变异性(HF%)的光谱测定的相关指标,体现了迷走神经的过度紧张。决定正弦曲线人体生物节律状态的呼吸波具有很高的值,说明所施加的负荷不适合高级拳击运动员的最大有氧供能,从而造成了紧张。磷酸肌酸酶值与心律变异性指标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假设在亚高原训练中完成训练计划负荷时心肌活动出现了紧张。在这一训练阶段中,在递级负荷直至“拒绝”的测试中发现,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工作时间、心血管系统在一般负荷和极限负荷下的适应、身体工作后血乳酸浓度与之前的监测结果相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对所有训练负荷适应时,与第1次测试结果相比,血乳酸浓度值均出现明显增高。
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在完成功率自行车训练2 min时已可记录到有氧阈,而在有氧阈和无氧阈范围内的心律值,与第1次测试结果相比出现了明显下降。
在对身体工作能力的2次测试中发现,在负荷达到极值时心律未出现极限性增强(心律未超过175次/min)。这并未体现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的极限,因为身体状态未达到“拒绝”。
在2个训练阶段中,次最大强度负荷区域的高强度负荷训练不足,也体现在对功率自行车极限负荷的不适应。而这一负荷有助于最大程度调动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同时有助于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保持身体工作的稳定性。
训练中在负荷极值上心律值未达到极限值,同时负荷也未达到“拒绝”时,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均无法达到最大有氧耐力。在准备阶段和比赛阶段,影响9名高级拳击运动员身体工作能力的因素是神经-肌肉系统的疲劳和心肌活动的紧张(磷酸肌酸酶值和心律变异性指标值增高了)。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级拳击运动员在不同海拔训练时身体运动功能状态变化的特点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iyujiaoyu/4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