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范文正确认识运动训练管理的新发展模式及意义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体育教育发布时间:2015-05-06浏览:

  摘要:运动训练是指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训练的主要参与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而不是一般的体育参与者,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训练水平,为取得运动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运动训练,管理制度,体育论文范文

  适应是有机体内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种相对平衡是人体生命存在和有机体机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有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体内各种功能不得不重新进行调整,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这就是适应过程。

  适应是生物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通过运动训练提高人体竞技能力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生物学基础。

  在运动训练中,引起适应过程的外界环境变化包括施加运动负荷、改变训练内容和变换训练环境与条件等。

  在运动训练中,主要是采用施加运动负荷等方法,有意识地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使之发生向校高机能水平的转化,从而在施加的运动负荷相适应的水平上重新获得相对平衡。这种由于运动训练而产生的有机体与施加负荷的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就称为训练适应。

  一 前言

  无论哪一种学科理论,无不以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支撑起一个内部自我圆满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建立之后,作为一门学科,运动训练学也要采用学科发展的通用方式,即设定基本假设,以及根据基本假设演绎产生的知识理论框架。运动训练学学科具有怎样的假设前提、理论框架,以及它的知识理论发展走向值得反思。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二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假设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就是把运动训练过程看成是一个生物适应过程,在这个基本假设基础上,一个又一个训练学理论体系被演绎出来。到目前为止,训练理论体系已经多达八、九个。由于它们的基本逻辑前提相似,因而这些训练学理论体系基本上也是相似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对这个生物适应过程的性质的看法,即这个适应过程是主动的适应,还是被动的适应过程。再进一步具体说,就是在争论运动员的动机、意志、智能等主体因素对于训练效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过去,基本上趋于一致的看法是运动员的训练是一个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到90年代中期,马特维耶夫在其出版的“竞技运动理论”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在这部著作中,他并没有非常直接明确地提出主动或者被动适应,而是在通过对“运动员选才”这个问题提出疑问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运动员选才是应当由训练专家、教练员选拔运动天才,还是应当是通过竞技比赛“选择”,或者说由运动员自主选择运动专项呢?或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呢?他认为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是不是能够把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选拔运动员不仅要看生物学的因素,而且要考虑人的需要和兴趣。虽然考虑到了身心两方面的问题,但是训练学的基本假设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学科,基本上一个演绎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假设的意义也符合知识论的一条基本定理,就是产生知识的基本假设本身都不可能用知识来证明。也就是说,我们目前还无法改变运动训练学的逻辑前提。而且,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第二个基本假设与生物适应过程这一假设竞争,在这个基本假设基础上演绎出的多个运动训练学理论表现出了相似的理论框架。

  三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框架

  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框架发展至今已经趋于稳定。比较多个理论体系,可以发现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体系具有很简单的理论模型。因为训练理论只包含了运动训练过程的最一般性特征,而忽略了其他无数的具体特征,训练训练理论提供的都是最一般化的抽象概念,它不任何一个具体的运动专项作出解释,而与所有的运动项目有关。因此,也有人把这个一般训练理论概括为体能训练理论和训练安排和计划理论。

  总结多种运动训练理论,可以把训练理论框架归为两类:

  第一类可称为单因素理论框架。单因素是指运动成绩增长的实质原因。单因素理论均认为超量恢复是运动成绩增长的实质原因,基本思想是,通过训练,一些生化物质被消耗,在恢复后,其水平超过训练前的水平。

  第二类可称为双因素理论框架。双因素是指训练本身导致的能力增长是一个因素,训练所导致的疲劳是另一个因素,训练效应是这两个因素综合积累的结果。

  四 争论的理论问题

  (一) 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

  根据德国学者葛欧瑟的看法,运动训练学理论已经具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快速发展成型是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这期间出现的两部比较经典的运动训练学著作分别是马特维耶夫的“运动训练原理”和哈雷的“运动训练的原则”。这两部著作的核心理论就是训练的周期理论。周期理论为欧美等西方国家训练界所知晓是在1978年,英国训练学专家德克将这两部著作翻译为英文, 以及1983年,博姆帕用英文出版了“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德克和博姆帕用西方训练专家的眼光对“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审视,结合西方国家的社会和竞技体制对“训练周期”理论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到1989年,“训练周期”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在20世纪90年代,一批西方学者,如巴里、弗雷、莫顿、克斯特等对运动训练理论进行了很广泛、深入的反思。比较集中地对“训练周期”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认为关于训练周期问题,尽管有了很多的理论材料,但是其中大部分都不是得到证明的科学事实,基本上都是根据经验猜测产生的观点。但是他们也对训练周期理论作出了积极的评价,比如弗雷认为尽管周期理论没有得到科学证实,但是却为拟订训练计划提供了很实用的理论框架。

  按照西方的学术传统,应该从一个学科的角度对训练周期理论进行科学证明。实质上,在西方学者看来,训练周期理论是一种统计经验模型,也就是说是大数现象。但是要从学科角度来证明周期理论的科学性具有很大的难度,也是一个难题,因为,每一门学科都只是研究影响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某一方面的因素,无法完成多种因素影响的训练周期的证明的任务。

  90年代初期,甘贝塔针对一般训练理论的理论缺陷,提出了一般训练理论完善中要解决的“训练周期”理论中的问题:

  (1) 周期训练运用的条件与特征,

  (2) 周期理论的适宜性。

  (二)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的适用性

  我国学者对运动训练理论的反思多涉及运动训练学理论的运动运用问题。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不能直接运用于运动专项的训练实践,它的运用必须由运用者自己进行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一般训练理论只能给予训练实践一种思路,给出一个思考的方向,不能给出具体的训练方法,或者说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训练认识的水平。

  从应用上分析,运动训练理论即使是完全符合科学的,它的正确程度也只是概率性的,而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教练员、运动员对于训练理论的指导作用的期望是训练理论提供的指导应该是“确定的”,而不是“概率”的。但是,从科学理论的本质看,科学理论并不承诺绝对正确,不保证科学理论的运用绝对成功,因而,运动训练理论正确的概率性与训练实践对理论要绝对有用的要求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五 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状况

  根据田麦久、曹景伟等的研究成果,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训练实践开展和训练理论研究上1950年代以后。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训练理论的初创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新体育》等刊物引进、学习和推广国外各单项技术的基本知识、训练经验和训练方法。1956到57年,因我国部分项目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已初步积累了一些全年、系统训练的经验,因而有关刊物已有少量介绍自己训练经验的文章。1958到1966年是我国训练理论的发展阶段,我们开始重视把训练经验上升为理论,对训练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961年,我国完成了大部分运动项目讲义。1964到1966年,把研究目标逐步从单项技术研究转向对训练方法、训练过程和负荷安排规律的研究上来,提出“两严”要求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1970年代到1980年代十年间主要翻译了德国和俄罗斯的训练学理论,并进行了消化。1980年代以后开始了中国的训练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工作,1981年由过家兴教授牵头,经过2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我国第1部《运动训练学》专著完成,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90年代至今,共有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徐本力等的《运动训练学》和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学》这几个成体系的运动训练理论问世。研究内容体系也基本上趋于一致。所涉及的主要训练问题有:

  (1)运动训练的目的;

  (2)运动训练的原则;

  (3)运动训练的影响因素;

  (4)运动训练的内容;

  (5)运动训练的方法;

  (6)运动训练的组织、计划;

  (7)教练员与运动员。

  从以上内容看,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基本上与世界上以德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运动训练理论趋于一致。基本上也是以训练适应为前提的训练方法理论。

  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有学者开始进行运动训练理论拓展研究,把原来训练理论中的一个部分体系化,形成了训练专题理论,不再是原有的宏观的、全面的理论体系。这方面主要有:《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教育学》。这是中国对国际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贡献。

  六 运动训练理论发展方向

  在上世纪基本成型的运动训练理论在进入21世纪后如何发展,引起了中外训练专家的普遍关注。今后运动训练理论发展契机在于教练员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的协作。运动训练理论的新发展在于开拓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解决新的问题。

  (一)学科知识与教练员的经验方法知识的整合的多学科研究

  对事物的研究是由各门具体学科进行的,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研究范围的限制,“一门特殊科学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于它能够对具体的、特殊的现实进行抽象,能够集中于对现实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在体育科学中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具体学科,它们各自抽象出人体的一个方面集中进行研究。它们的理论成果用于解决各自范围内的问题,应该还是很有效的,问题是,人是整体性的存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涉及很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据研究有150多种因素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因素表现出多样态和多层次性,分别从不同侧面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且相互之间又产生关联。因此,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具体的训练问题时,要求把原先科学理论对训练活动各个侧面的静态的抽象重新聚集、组合、再现、改造为一个被揭示出内在联系的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具体和动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每个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都是具有多种规定性的,整体性的问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运动训练要与具体训练活动的具体情况相符合。运动训练实践在接受科学理论指导时,会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要求科学理论由研究领域的专门性转化为应用领域的综合性,使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学理论匹配组合起来,以适应运动员具体训练问题的整体解决要求。显然,任何一门具体学科都不足以担负这个重任。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仅受各个因素的单独影响,或者同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这些因素间联系与相互作用之后的叠加效应影响。而且在训练实际中产生的很多训练问题就具有这种性质。如果仅仅采用从单学科角度独立进行研究,则对训练问题可能很难获得真实的认识。当然多学科合作与利用首先要依靠各门具体学科对运动训练的真实而又深刻的认识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整体性,在各门具体学科的专家之间进行合作。

  (二)训练周期理论等训练理论的科学证明

  (三)运动员状态诊断的特异性、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

  (四)运动负荷及其内部反映测定的精确性研究

  如果所采用对运动负荷参数定量的精确程度越高,显然有利于提高科学控制训练的程度,提高训练效果。这方面成功的作法也是有的。例如,1982年,美国生物力学和电脑专家艾里尔采用微电脑系统对力量训练进行反馈控制,成功地推出了以液压为阻力的ARIEL电脑训练器械,从而导致了力量训练方法的一次质的飞跃,这就是力量训练方法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变革。这种力量训练法的优点在于力量训练过程中的练习力量和速度可以由计算机进行精确的反馈,可以使运动员按增阻力、减阻力或任何特定的阻力曲线进行练习,也可以按定速度、增速度、减速度或任何特定的速度曲线进行练习,并实时显示训练中的阻力、位移和速度等参数。这样就使得原来很难控制的练习速度变得容易控制了,大大提高了力量训练的专门化和精确程度。再就是最近几年在心理训练中采用生物反馈手段在心理训练中引进了定量参数,其特点是通过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向运动员传输了定量的训练信息,使心理训练摆脱了完全用语言给予运动员模糊的暗示、提示或指导的做法,不仅训练的结果可以马上得到反馈,而且反馈的结果本身又作为提示和指导信息,提高运动负荷参数定量精确程度可以极大提高训练效益,这一点已经为上述的力量训练方法和心理训练方法在定量方面的创新所证明。

  (五)环境对训练和竞赛的影响

  高原训练将仍然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六)信息科学技术训练中的应用

  (七) 社会心理因素对运动员个体训练的影响研究

  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涉及运动员的训练的动机、人际关系、组织风气等心理因素,以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主动性、积极性为着眼点。在运动队中,运动队作为一种组织是由运动员、教练员,即人构成集合体,人是核心因素,人的问题解决不好,运动队就会陷入混乱,训练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运动员的管理就成为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管理的关键。而要想解决好人的问题,就必须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正如前面所说,人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的能力,有独特的性格,只有有效地把握运动员的心理,方能实现合理、优化的管理。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有这样的看法:即现代的管理离不开心理学,管理不能脱离心理因素,管理的效率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保成.EMS肌肉力量训练法对整体运动能力影响.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5(1)

  [2]韩继云译.运动员训练新法——心理模拟.体育之春,1993(3)

  [3]田麦久.运动技术训练法.中国学校体育,1993(1)

  [4]谢翔.运动员训练的激烈强化方法.体育春秋,1989(1)

  [5]胡亦海.现代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原理.体育高教研究,1991(4)

  [6]李益群.1990年中国运动训练学发展状况的综述.体育科学,1991(4)

  [7]林呈生.要重视一种重要的心理训练方法.福建体育科技,1991 (1)

  [8](俄)A·维诺格拉多夫.对体育科技干部培养的新要求.体育科技信息(西安体院),1996(3)

  [9]徐本力.对我国科学训练整体结构模式的探讨.体育科学,1985(2)

  [10]陈钟等.关于力量训练科学化的探讨.田径,1994(3)

  [11]王海.科学挑战体能极限.体育文化月刊,1997(2)

  [12]乐文欣.对发展体育高新科技的探索.浙江体育科学,1995(1)

  [13]杜利军.国外体育科研的发展趋势.射击射箭运动,1996(4)

  [14]钱铭佳.中国运动科研近况.体育与科学,1994(3)

  [15]李建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体育科技,1994(5)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体育论文范文正确认识运动训练管理的新发展模式及意义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iyujiaoyu/3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