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武术教育文化的管理模式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体育教育发布时间:2014-09-20浏览:

  摘要:为了鼓励武术文化节的开展,学校有关部门应加大武术文化节的投入,尤其是在武术场地器械设施方面,增设新的武术器械设施,配套完备的安全措施,并且根据武术设施使用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对师生开放,满足师生课余时间参与武术锻炼的需求。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首先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武术文化节的资料收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其次大量搜集图书馆的武术文化节资料,为武术文化节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1.2问卷调查法根据武术文化节的举办现状和在校师生的不同角色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分别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对学校开展武术文化节的发展认知进行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学生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1.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用半信度法进行检测,计算结果可靠性系数教师为r=0.723,P<0.01;学生为r=0.761,P<0.01。

  2结果与分析

  2.1武术文化节宣传报道认知调查分析

  从表1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校的绝大多数师生都比较赞成开展武术文化节的活动,并且也比较赞成加强武术文化节的宣传力度,其中被调查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涨,说明武术文化节的举办比较符合学生的意愿,可以达到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目标。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武术文化节的宣传力度,动用学校的宣传栏、校报、宣传条幅、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在师生中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节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所在,让全校师生都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武术文化节的活动中来,让武术文化节蓬勃开展起来。

  2.2学生参与武术文化节兴趣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参与武术文化节的积极性较高,有57.5%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武术文化节;有28.5%的学生会关注武术文化节的开展;只有14%的学生不会关注也不参与武术文化节的活动。这一数据表明开展武术文化节能让较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武术活动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客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文化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达到了健身和健心的效果。

  2.3学校武术场地器械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校武术场地器械使用的调查分析发现,学校武术器械可以基本满足教学的使用,但是有50.0%教师和45.0%学生反映学校武术场地器械的设施安全配置不够完善,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人身安全需要;有83.0%的教师和70.0%的学生觉得学校武术场地器械的对外开放不够,不能有效的满足教师和学生课余时间的锻炼使用。安全设施配置的缺失和对外开放度的不足,都抑制了教师和学生参与武术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武术文化节开展的良好氛围,阻碍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4武术文化节举办时间的调查分析

  武术文化节的项目设置较广泛,涉及到武术文化讲座、武术竞赛表演、武术电影赏析、武术图片展等等方面,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武术文化节中,体验武术文化节的各个项目的乐趣,武术文化节的举办时间长短就成了关键问题。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51.0%的教师和45.5%学生都认为武术文化节应该举办一个月;另外44.0%的教师和40.5%的学生反应课余时间有限,这影响了他们参与武术文化节。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学校在组织实施武术文化节时,应考虑到师生的业余时间和工作学习压力,尽量延长武术文化节举办的时间,使更多的师生能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武术文化节,进行身体锻炼和娱乐,享受到武术文化节的乐趣。

  2.5师生体育观念调查分析

  武术文化具有武术本身的健身性、技击性、教育性、娱乐性、哲理性,武术健身养生的价值主要就表现在它是一种运动形式,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武术核心是技击性,当然由它延伸出的文化也应具有这一特性,它主要通过武术技击动作和武术套路动作来实现;武术文化的教育特征是武术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我们下一代,这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特征;武术的娱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感,另外一方面就是人们在观赏武术表演时获得美的享受;武术文化具有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通过调查发现,67.5%的师生认为参与武术文化节,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73.0%的师生认为参加武术文化节活动,可以改善心理素质;72.0%的师生认为参与武术文化节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73.5%的师生认为参与武术文化节有助于个性发展。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师生在参与武术文化节的过程中,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了提高,说明武术文化节的举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但是也有少数师生缺乏对武术文化的认识,没能深层次的看到武术文化的价值所在。因此学校应当继续加大武术文化节的举办力度,从理论层面对现代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教育与引导,增加投入,扩大举办规模增强师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度,让武术文化节产生最大的文化教育功能。

  2.6武术文化节实践项目设置调查分析

  武术文化节最受师生喜爱的就是武术文化节的武术实践类项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武术对抗赛,其次是气功、棍术、剑术和刀术。受到运动形式的限制,太极拳和长拳受关注程度较低,影响了师生的参与度。因此,武术文化节要在受欢迎的项目上继续加大举办规模,增加文化节的影响力;其次要在受冷遇的项目上,另辟蹊径,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变通的进行举办,增加项目的娱乐性和竞技性。最后还要在日后的项目设置上推陈出新,设置更多的新型项目,丰富文化节的内容,保持武术文化节的旺盛生命力。

  2.7武术文化节发展对策调查分析

  表7数据显示,有256名师生认为每届武术文化节都应拥有一个鲜明的文化节主题,这样才能使每届都有各自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增加文化节的感情色彩,并在项目设置上紧扣体育文化主题,将武术与文化、运动与精神人格与团队紧密结合达到弘扬体育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校发展,增进师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最终目的;有264名师生认为,武术节应该统筹安排,各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工、各负其责,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文化节的顺利进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有287名师生认为武术文化节要注意推陈出新,增设一些新的项目,保持文化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武术文化节充满青春活力。只有做到以上所述内容才能使武术文化节越办越好,经久不衰,产生深远影响。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文化节现在是高校学生深爱的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武术,在校园的开展却不如其他体育项目广泛,武术文化节作为新兴的武术活动形式,还处在摸索和学习的阶段。武术文化节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将德育、智育和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发挥了其社会功能,促进了师生交流,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武术文化节由于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在活动的组织上、管理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漏洞较多;在项目的设置上还不够完善,项目不够丰富;在宣传上力度不足,有碍文化节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举办武术文化节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武术文化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设置灵活多变的参与项目,突出主题满足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同时在校园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节的认识,还要规范组织管理,使各个部门协调配合,让体育文化节在高校蓬勃发展。

  3.2建议

  (1)武术文化节要有鲜明主体,项目设置围绕主题开展,反映时代特征,增强武术文化节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促进学校发展,增进师生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武术文化节虽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应在经费问题上给予强力支持,增加投入,扩大举办规模,增强影响力。(3)学校应动用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武术文化节,提高学校师生对文化节的认识,扩大武术文化节的影响力,推动武术文化节的全面开展。(4)武术文化节突出的是娱乐性、参与性和健身性,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培养,所以在项目的设置上要灵活多变,形式新颖,增加师生参与的兴趣。(5)高校武术文化节成立专门机构来负责,同时学校各部门全力配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工、各负其责。学校应积极积累举办经验,完善武术文化节的活动,将武术文化节变成体现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传统活动形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浅谈高校武术教育文化的管理模式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iyujiaoyu/1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