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体育教育发布时间:2014-06-18浏览:

  [摘要] 调查中仅有38%的同学表示对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特别熟悉,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对发展党员程序不是很清楚,有12%的同学认为入党程序不完整,不严格。首先是入党积极分子的产生,一些学生党支部没有严格地执行组织程序;其次是对确定的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缺少严肃、认真、到位的思想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 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精英,是我们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只有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地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不断地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为此,本课题研究组于年初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重点研究本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期能更好的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

  一、开展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意义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高校学生党员又是全党内年龄层次低,文化水平高,可塑造性强的一支队伍,这个队伍的好坏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以及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加强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党员,其中大学生党员是最富有朝气和活力,也是最具有潜力的群体,是祖国未来人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尤其是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故此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开展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党员先进性提出的新要求,立足高校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现状,积极推进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了《保持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研究调查问卷》,有210人参加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第一,在党员发展工作上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纯。

  调查中对于入党目的这个问题,有3%表示是为自己和家人谋取好处。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带有盲目性、功利性倾向,将入党作为寻求理想工作的门票、提干的资本,是一种荣誉,没有想到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着注重发展、轻视培养、流于形式、疏于教育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把发展党员数量作为衡量支部工作的成效,甚至片面地认为,发展学生党员是硬任务,经常性教育则是软任务,投入再多的精力效果也不容易出来,以致党员发展工作陷入误区。

  第二,在党员教育中缺乏科学的系统的教育体系,出现“重入党前,轻入党后”现象。

  本次问卷调查中有36%的党员表示每学期所在支部开展活动次数仅1至2次,有46%表示自己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一般是理论学习,有17%认为自己所在支部组织生活针对性不强。结果显示,多数党支部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采取多种形式让他们参与学习,接受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党校学习考核,重视对入党前的教育,而忽视了入党后继续教育方法和形式。入党后继续教育未充分跟上,组织生活少,新党员放松了自我教育,仅流于形式上的学习,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党性锻炼不足,导致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变化大,党的意识不强, 出现了“入党前加把劲,入党后松口气”,“入党前跑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的现象,难以很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第三,开展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陈旧,形式单一。

  调查中就对于组织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有39%表示组织生活的形式内容缺少创新,有51%表示组织生活的形式死板生硬。由此可知,目前部分支部的组织生活以单纯学习政治理论、读报纸、念文件、传达会议精神等为主要内容, 该方法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缺乏与学生党员的实际思想、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以致学生党员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把组织生活看作完成任务,使思想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第四,学生党员意识淡薄。

  问卷调查中对于大学生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61%认为是政治理论知识不足,12%认为私心较重;对于新时期共产党员能否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27%表示难以做到,10%表示不能做到。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党员意识比较淡薄,党性观念不强,缺乏带领和团结广大同学的能力,难以在大学生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的学习中,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对党的认识缺乏理论的高度和现实的深度,特别是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认识模糊;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奉献精神,与党的宗旨相悖。

  第五,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和《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不能按期填写,有的党支部是临到发展和临转正之前一次性突击填写,考察内容填写的千篇一律,根本起不到定期培养考察的作用;第三是党员发展工作的支部大会组织不认真,甚至出现个别党支部一次会议一下子通过十几名学生党员,而且会议时间短,质量不高,没能起到相互学习,树立旗帜的作用,还有的党支部大会在通过入党申请或转正申请时,一些介绍人原则性不强,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缺少有力的党内思想帮助。

  第六 ,缺乏对学生党员的监督测评机制

  调查中有27%认为学生党员平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很好,47%认为较好,20%认为一般,6%表示差。目前, 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正处于建设之中,对党员的考核机制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不够健全, 一些大学生在入党以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些学生党员在学校各项纪律的约束下,在老师的监督下,学生党员在学校往往能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而在实习单位等环境下,由于缺乏各种有效的监督,一部分自律性比较差的党员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另外,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执行中被“软化”,在处理不合格党员的事情上,有些教师怕断送学生的“政治前途”,主张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因而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原则,将不合格的党员包容起来,使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建设方法

  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培养出来的。结合我们系党总支党员先进性教育现状,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出适合高校学生党员特点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使保持党员先进性这项工作能够进入持久的良性的循环状态,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素质。

  第一,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机制

  大学生从接受入党启蒙教育、递交入党申请书、进入党校学习、发展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直至毕业离校进入社会,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求。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递进培养机制,通过对普通学生的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逐步使其向入党积极分子过渡;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引导他们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例如在我们系党总支内就展开了重温入党誓词、佩戴党徽、党员寝室挂牌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对学生党员的管理要与时俱进,要适应学生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当前,特别要注意研究完全学分制下党员管理和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党员管理等,创新学生党员管理模式,利用有效资源,实现“人与校园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辐射社会。把广大党员在教育活动中焕发出的热情长期保持下去,做到始终保持先进性、发挥先进性、体现先进性,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平台,增强党员意识教育

  在开展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开展较为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通过设立“共产党员先锋示范岗”、 “学生党员车站服务”、“党员一帮一”、“党员宿舍挂牌”,时事报告会以及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思政网站、党员之家等形式,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创新和勤工助学,以及送科技、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他们经受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使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模范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如何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tiyujiaoyu/1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