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数学发布时间:2020-03-24浏览:次
摘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上,而理解问题的根本途径则是读题。读题是分析问题的前提,也是解题的基础。“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读题目不做题,不知题意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扎扎实实做好读题工作,在读题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训练、思维的引领和方法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读题能力;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数学年刊A辑》(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的综合性的数学刊物。
读题是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过渡,“读题百遍,其义自见”,读题时要做到:读通文字、读顺关系、读懂题意。所以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顺关系。可以先让学生初读题目,寻找有效信息,再用恰当的关联词进行语言的组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复述等形式形成数学语言,从数学语言中提炼出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一、多管齐下,让偶尔为之成为习惯之举
(一)有效示范是形成读题习惯的必要前提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言行示范在学生中的作用。模仿是学生最直接、最快速、最简单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读题习惯,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重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启发性,做到吐字清晰、措辞得当、思维严密,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数学术语,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亲身示范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从而引领学生进行准确、完整、生动的表达,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把读题变成自发性的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学习兴趣是形成读题习惯的持久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注意品质低下,如果教师进行单一的训练,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良好的读题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勤于读题、乐于读题、善于读题,带着自然的情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
在新课程教材中,信息丰富的“主题图”、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营造氛围的“场景图”已经成为教材呈现信息的主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結合,带着情感走进数学世界,把读题变成一种内心深处的需求,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
2.变换读题形式
语言的训练往往比较枯燥无味,单一的读题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学会使用不同的读题形式,如:集体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四人小组读、同桌读、默读、轮流读等。使学生在读题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并在倾听别人读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感受读题带来的乐趣。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形成读题习惯的有力保障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说信息、读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肯读、敢读、爱读,甚至抢着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把读的氛围延伸到家庭,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把题目读给家长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数学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读题氛围,让学生养成不读题目不答题的好习惯。
(四)反复训练是形成读题习惯的关键所在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部分教师就代替学生读,学生完全成为一个倾听者,并对教师的读题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形成了“只听不读,只做不读”的习惯。学生对问题不能完整地表述,更不会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养成读题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首先,教师要转变意识和观念,明白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平时的教学中,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读题训练,可以先让学生对主题图或者题目进行观察,让学生说说从题中了解到的信息,再进行整理,从中选择有用信息,让学生完整地表述,教师适当进行纠正和示范,让学生模仿复述。然后通过齐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进行读题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组织、应用和表达能力。
二、佳法良策,让习惯历练迈向自然之旅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用数学方式思考。如果在读题过程中只有良好读题的习惯,没有良好的读题方法,往往效率低下,所以在读题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问题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固定的结构和相对格式化的文字表述,除了传统的文字叙述以外,还增加了图片、对话、表格等方式,同时还增加了多余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情境,但教师如何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图,对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和合理的取舍,有选择性地收集有用的信息,并相互关联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用智慧挖掘文本的内涵。
(一)抓住关键词句读
语文的阅读要建立在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上,同样数学解决问题也要抓住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对比、推理。解决问题常见的关键词有“多”“少”“一共”“各”“还剩”“平均”等。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读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uxue/5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