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数学发布时间:2024-12-20浏览:次
摘要:也许我国古代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符号之一,起源于商代的占卜。我们现今所使用的大部分数学符号都是到了16世纪后才被发明出来的。在此之前,数学是用文字书写出来,这是个会限制住数学发展的刻苦程序。现今的符号使得数学对于人们而言更便于操作,但初学者却常对此感到怯步。文章发表在《北方环境》上,是数学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
数学逻辑专注在将数学置于一坚固的公理架构上,并研究此一架构的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其为哥德尔第二不完备定理的产地,而这或许是逻辑中最广为流传的成果。现代逻辑被分成递归论、模型论和证明论,且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一、为什么要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
1.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解释:“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重视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数学的应用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问题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
3.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也是时代的需要。过去我们的高中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要求偏高,知识面窄,必学内容中除集合思想渗透有数学应用意识外,其他的都没有。现在随着课程改革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
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必须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讨论高中的应用题,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的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强调数学的应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差的原因
1.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不仅是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也是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科学。
但由于历史的影响,教师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理论性,宁可一遍遍的去重复那些严谨的数学概念、讲授那些为解题服务的技巧,却很少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结论形成和发现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到的作用等内容。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许多学生就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
2.数学应用意识差
数学应用意识,简单的说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我国旧的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教材”占多数。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应用的程度和水平,理论型教材对实施数学应用教育是极为不利的,这是造成学生缺乏、甚至是逐渐丧失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
3.数学能力弱(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数学的建模是关键。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所以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阻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许多学生不能从众多的文字、数据中排除数据的干扰,抓不住问题的关键,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建模。
三、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拓展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一科学论断在这100多年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美国学者道恩斯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了16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著,并定名为“改变世界的书”,其中有10本直接应用了数学。
美国另一位学者在一份报告中又列举了1900—1965年世界范围内社会科学方面的62项重大成就,其中数学化得定量研究就占了23。对数学的这些应用,华罗庚教授于1959年5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题为《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作了精辟的阐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处没有数学的贡献。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以上这些内容,其效果应该比介绍某一数学理论重要。
我们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
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问题,这是教学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划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3.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1)按“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克服困难,进行独立的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解决问题”的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学会学习,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
(2)可改造课本上的课例、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
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在进行证明;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也可以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条件等等。
中学生能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力。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的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自然科学职称期刊投稿推荐:《北方环境》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主管,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主办,北方环境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保护类专业期刊。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强化技巧职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uxue/1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