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已失去平衡,大自然遭到严重破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遭受灭绝,森林消失,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等使环境遭受着恶性发展,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造园林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以城市辖区为载体,建设一种新型园林城市,实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总体目标,创造出“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共同提高”的居住环境,是城市绿化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二、园林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们对于人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是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造思维不断地更新,人居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
1、绿化面积不足。目前很多城市市区内绿化用地紧张,有的对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根本未进行系统规划,有的甚至随意改变规划绿化用地性质。还有的城市绿化面积很大程度上依靠市郊的大片林地来体现,市中心区绿化面积很少,公共绿地更少。
2、现有绿地功能不合理,绿化品位低。现代造园艺术在城市绿化中运用少,绿化手法单一,档次不高,“绿而不美”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城市绿地中缺少符合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健身和参与性活动的措施,无法满足居民的要求,城市绿地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3、绿化资金不足,管理滞后。一些城市绿化绝大多数依靠政府投资、园林部门建设,而社会闲散资金利用不够,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城市绿化资金不足,绿化步伐较慢。管理性规章不够健全,专业管理力量薄弱,社会性爱绿护绿意识不强。
4、绿化建设投资主体不过关。由于绿化多元化,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工程不达标。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30%的绿化要求,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必须绿化,为了节约资金,随便找些农民工,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栽点花,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景观差,品位低,根本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化要求,对空气的净化功能更是无从谈起。
5、施工队伍人员素质较低。绿化工程与建筑工程有所不同,缺乏最起码的严谨性、技术性,许多现场员工对城市绿化施工的认识还停留在种种花、铺铺草、栽栽树上,很少关注物种功能、成活率等问题,绿化质量意识普遍较低。
三、园林城市建设措施
1、整体布局,合理统筹。城市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融入在地方特色城市建设大环境中。以往的城市规划往往只注重建筑物,许多城市未将园林绿化纳入其中,2001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搞好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生活质量、 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对园林绿化投入增多,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变绿变美了,但形成自身园林 特色的少,大多都模仿、照搬照抄。绿化小区大同小异,过于单调。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好的绿化可提高城市档次。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体现了一个大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大连市的经验就是一个好的证明。现代城市建设应请专家对园林绿化作整体规划,合理配置园林小区,充分利用地方种树,突出特点,提高城市品位。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具有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园林城市的创建,必须依据和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的特点.比如利用靠山,沿海,近水,依桥,临城等特点,依势建立风景区和风景带,创造有山有水的城市园林格局。对园林建设应以扩大园林绿地为基础,完善老公园,建设新公园,使绿化上台阶,园林上水平,结合道路建设要重视道路绿化,从管理中见效益,养护中上水平,还要大力发展园林路,花园街相连结,均匀的分布于市区内,并与各单位的绿化相衔接,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在城乡结合处,可通过把森林景观引入城市。园林景观辐射城郊的办法,使城市坐落在绿林之中,城园融合,相映成趣。对城市建设要形成以园林绿化与美化为主体,城郊四周森林作屏障的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大环境生态体系,进而实现城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山岗森林化,突出人与自然的最佳和谐,优美环境于现代城市建设之中。
3、以人为本,关注大众。当前城市的园林建设设计大多也是体现上层社会的需求,而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该得到关怀。绿地景观离开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败的场所。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里及生理的需要。在绿地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求,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行为心理提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绿地环境的特殊要求,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实际中,使城市公共绿地景观真正成为大家所喜爱的休闲场所。还有一些直接靠近住宅小区的城市园林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群组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因此要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的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洁卫生。
4、科技引导,提高质量。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养管等各项工作中,全面增加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建设手段,使园林建设充分体现出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创造出融进历史文脉、赋予时代特征、艺术品位高雅的园林精品。创建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还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5、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园林主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职能,从管内部转向管社会,从管具体转向管宏观,从管事务转向管市场,集中精力搞好城市园林政策、法规建设和全行业的管理。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林绿化也是资源,也应该面向市场。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的这种局面,很不适应大园林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
6、多方筹资,加快建设。一是政府每年要尽可能地拨足城市绿化专项资金。二是通过义务植树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三是制度优惠政策,鼓励单位、企业、个人参与绿化建设。四是按规定征收绿化规费,如绿化费、绿化补偿费等,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五是大力宣传绿化事业,提高人民对其认识,形成社会风气,要让爱绿、护绿行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健全法制,强化管理。一是完善立法。二是要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绿化意识。三是严格执法。四是抓好绿化监察队伍自身建设,做到队伍健全,文明执法,依法行政。
8、带动近郊,辐射周边。在建设园林城市的同时,要把眼光放的更远些,对城市辖区及周边小城镇全盘考虑进去,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带动周边小城镇的绿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和“氧气供应站”。
(1)、树立大绿化的观点,建设大环境绿化系统。要从过去偏重抓城区绿化转变为城区绿化和郊区绿化一起抓;树立生态优先的观点,拿出镇区土地,建设完整的面积绿化系统。从这个意义说,环境生态效益将会带来长期的、无法估计的经济效益。
(2)、在小城镇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既要重视街道、游园、景点、景区的绿化建设,又要注重工作、学习,尤其是居住环境的绿化建设,使园林绿化深入百姓生活,与人的关系更趋密切,使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在住、行、游、憩等各项活动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光。
(3)、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生态园林的规划。绿化规划必须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做到人与自然共存。小城镇绿化规划要符合当地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保护自然山水,突出自然水系、风景林地与人工营造的绿地相结合,体现线型、带状绿地与点状绿地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小城镇规划特色。在小城镇绿化规划中尤其要注意树种规划,树种规划是使小城镇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与景观特色的必备条件。
四、结束语
园林城市绿化应注重因地制宜,因境而异,有选择地吸收古典园林、西方园林的艺术精华,从事新的创造,应注重综合利用城市学、环境保护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来指导园林规划设计;应在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前提下去营造景观,去创作雅俗共赏的园林艺术美,为实现“优良的人居环境、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总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少宏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品位的提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廉 伟 王 力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27-28.
[3] 章宏民 王嘉亮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uili/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