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地下水开采现状
由于地下水的自我恢复周期较大,不合理的过度开采地下水必然会造成许多水环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水利环境问题。
(一)地下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近些年由于工业及生活废水大量不合理的排放,而治理设施跟不上发展要求,从而导致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2001年全国环境状况报告,全国废水排放量为650亿t,其中工业废水400亿t,生活废水250亿t。
(二)地面沉降、地面坍塌和地面裂缝严重
据不完全测定,全国已陆续发现具有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的城市有30多座,包括西安、上海、天津、太原、无锡、嘉兴、宁波、常州等。如西安市用水主要开采深100~300m的承压水。1972~1983年,最大累计沉降量777mm,平均每年30~50mm的沉降中心有5处,到198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1.51m,沉降量100mm的范围达200km。这些都与地下水开采量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三)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严重
根据《中国水资源评价》,我国北方平原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不少地区承压地下水可喷出地表,并且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大泉,如济南“趵突泉”、北京玉泉山、山西太原“晋闻泉”、河南辉县“百泉”和河北邢台“百泉”等。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目前有些大泉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在干旱地区,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当地下水资源过量开采时,就会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表水消失,包气带增厚,草场、土地退化和沙化,导致绿洲面积减少。
(四)海水入侵
在近海(或干旱内陆)地区取水,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改变其水动力条件,造成地下水位过分下降,常常会带来海水(咸水)入侵使水质污染。这种事例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如我国北方沿海某城市的水源地,在1964年以前咸水分布范围离水源地2km,随着地下水的开采,到1970年4月,离水源地仅1km.水质已经被污染,水量也有所减少(1959年单井出水量为46m/h,至1970年初减至20m/h,小者不足10m/h)。调查结果表明,根本原因在于强烈地开采地下水。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地下水是贮存于地表以下岩土层中水的总称,广义地下水包括土壤、隔水层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和非重力水。狭义地下水指土壤、隔水层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地下水具有地域分布广、随时接受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便于开采、水质良好、径流缓慢等特点。因此,具有重要的供水价值。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根据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据估算,全世界的地下水总量多达1.5亿立方公里,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十分之一,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地下水可开发利用,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源。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北方黄、淮、海、松辽和内陆河5个流域(片)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占全国总计算面积的63%,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2551亿m3,只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31%。南方长江、珠江、东南和西南诸河4个流域(片)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占全国总计算面积的37%,地下水资源量年均为5737亿m3,占全国年均地下水资源量的69%。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地下水资源的补给条件,而且与开采条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还取决于含水层厚度、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宜井条件、生产或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需求等开采条件。
三、加强地下水的管理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健全监督体制,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式,达到延缓或消除水环境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国在地下水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其一是我国用水效率不高。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用水浪费现象。我国的用水量与美国相当,但GNP仅为美国的1/8。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目前许多灌区还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农业渠道利用系数仅为0.43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0.8。城市工业用水利用率也不高,1997年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漏水损失达20%以上,公共用水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其二是管理水平低。我国虽已颁发了许多水资源管理制度,但目前许多制度还不能有效地实施,不能真正实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对地表水、地下水的优化调度。
科学管理有助于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现象产生,包括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防止污染物渗入等。要加强科学管理必须做到:
(一)对城市的发展和水源地的建设做出全面规划与合理的利用。为了我们要长期有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就必须对地下水环境精心管理和保护,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二)清除污染源,大力开展预防污染物的治理工程建设,合理开采地下水,制止水源地上游新开耕地,确保自然植被生长。
(三)建设水源地各沟系统的管理工程,规划明确的保护界限,设立明显的宣传标志牌,建设修复沟系的保护管理工程。种植产氧的植被工程,增强地下水的自净能力。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监控管理设施。实行有偿用水制度,以促进节约利用水自用。
四、加强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地下水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2年底,全国水利系统共有地下水基本监测站(井)12679处(眼),监测项目包括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要素。但地下水监测作整体还很薄弱,难以满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的需要,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地水井网密度不够、监测设备陈旧、观测和信息传输手段落后、地下水监测工作经费不足等。今后,要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特别要尽早完成严重超采区、主要供水水源地、生态脆弱区、牧区的国家重要地下水监测站网和北方缺水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要加强地下水分析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于北方水资源短缺地区,更要重视地下水分析研究工作。如要加强地下水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地下水开采对下垫面影响以及造成河道径流变化的分析、地下水预测预报研究、合理调控地下水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水资源科学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只有每个人自觉自发地从点滴做起,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对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和利用的讨论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uili/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