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物科学发布时间:2018-02-22浏览:次
下面是两篇科技类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分析了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的现状。第二篇论文介绍了生态纤维在制鞋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生态纤维应向功能化改良方向发展的观点。
《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
地震影像档案是工作人员研究地震活动的重要参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地震影像总结出一些科学的数据和结论。同时工作人员做好了地震活动的研究工作,对防震减灾也是有利的。因此,应该重视地震影像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地震影像资料的现代化管理的价值,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
一、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
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应该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中能够使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对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后,为探究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有效利用科研资源。在传统的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档案资料很容易丢失,如果重要的地震影像资料丢失了会影响工作人员科研工作的。而在地震档案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后,可以保证影像资料是完整的,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利用科研资源。例如,工作人员在研究地震危害时,可以直接分析地震的影像资料,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二)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科研人员在进行地震研究中需要搜集一些有效的信息,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结论是科学的、准确的。科研人员在对地震影像档案资料进行研究后,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很多科研工作人员之所以自己的科研工作是高效的,主要原因是在科研活动中参考了一些重要的地震档案资料,在科研活动中参考一些重要的地震影像资料,会保证科研过程是科学的、高效的。
(三)保证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是科学的、规范的。工作人员要想更好地发挥地震影像档案资料在科研活动中的价值,需要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研究发现,在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中使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可以保证档案管理是科学的、规范的,这样可以极大方便工作人员查阅档案。如果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那么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低下的,会阻碍科研活动的进程。例如,很多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没有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档案管理处于一片混乱中,导致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中无法参考有效的地震影像档案信息。
二、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差。虽然在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中已经普遍使用现代化管理方式,但是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却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主要原因是一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中的专业技能比较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差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进行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时,不能灵活使用一些现代的管理技术,导致工作效率是比较低的。第二个方面是在进行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时,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工作人员在进行地震档案管理时的专业技能是比较低的,所以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比较低。要想提高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平,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二)地震档案管理没有与科研活动同步。进行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为防震减灾做参考,但是很多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管理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科研活动不同步。这样一来,科研活动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无法参考一些有价值的数据,这会对科研活动产生影响。
三、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对策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为了保证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管理是高效的,首先应该对地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档案管理人员进现代技术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培训后可以掌握一些现代管理技术,做好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第二个方面是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档案管理中使用一些科学的工作方法。只有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二)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基础性投入。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基础性投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档案馆数字化,二是建立健全异地容灾系统。档案馆数字化是指服务器需要满足数据存储、快速检索利用的要求。可以增加一些高质相机、大容量存储卡、录音笔等硬件。建立健全异地容灾系统是指保证重要数据的容灾备份,这样可以保证信息在遭受自然灾害、网络攻时可以迅速恢复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在收集影像档案资料时,应该使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名、文件格式是规范的和统一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影像档案资料时还需要检测资料是否有病毒,如果在检测中发现病毒,及时处理病毒。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档案中的数据、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在确定影像档案资料没有病毒后,再向档案部门归档。
(三)合理设计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系统功能结构。工作人员在对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系统功能结构进行设计时,可以设计以下几部分:第一,档案初始登记。工作人员使用这个模块可以进行档案登记、修改、删除等工作。第二,档案综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这个模块进行档案接收入库审核、原文管理、档案检索等。第三,数字化加工。工作人员可以对影像档案资料进行扫描,这样可以把影像档案资料中的内容转化为数字信息。第四,档案查询。用户可以使用这个模块查询档案编号、名称、工程地址等。这个模块可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档案的内容。第五,报表输出。这个模块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报表,主要有地震震级、地震的发生地点等。第六,档案分析。工作人员通过使用这个模块可以对档案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七,后台管理。这个模块可以给管理员提供一个强的后台支持功能。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这个功能为自己的工作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做好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的信息。当然,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是需要不断完善的,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积累工作经验,探究出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相信,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地震影像档案资料的管理将会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华.加强地震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J].广东科技,2010(12):20.
[2]张晶晶.实施档案的异地备份保管以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由日本地震海啸想到的[J].科技信息,2011(16):15.
[3]成文浩.重大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玉树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2010(32):12.
[4]王国治.我国地震工作在重大工程和城市建设中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J].国际地震动态,2010(03):15.
[5]康瑞清.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地震档案管理的重大变革[J].国际地震动态,2000(09):14.
作者:张晓民 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地震局
《生态纤维在制鞋行业的发展趋势》
摘要:基于消费者对鞋腔微环境的抗菌卫生性能与吸湿、透气舒适性能等的要求,具有独特孔隙结构和形态结构的生态纤维将成为一种理想的制鞋材料。结合竹、天丝和汉麻纤维等生态纤维各自的特点,从透气及透湿整理、抗菌整理、保温蓄能整理、防水透湿整理和冰凉触感整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竹、天丝和汉麻生态纤维在制鞋领域的应用,提出了生态纤维应向功能化改良方向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纺织品纤维;生态纤维;抗菌剂;抗菌性能;功能性改良
前言
在脚-鞋-环境系统中,如何改善鞋腔的微环境一直是制鞋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卫生指标作为鞋腔微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很大程度上由制鞋纺织材料的抗菌性能所决定。总体而言,纺织品的抗菌机理大致有2种,分别是材料本身具有抗菌物质和通过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从而抑制细菌繁殖[1]。提升纺织品纤维的抗菌性能有多种方式,如可通过抗菌剂进行后整理,使纺织品具备抗菌性[2];也可以使用具备抗菌性能的纤维直接生产纺织品[3-4]。竹纤维、天丝和麻纤维等生态纤维,因具有独特的孔隙组织和形态结构[2],使其具有天然的、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可保持干爽,进而有效保持良好的鞋腔微环境,是理想的制鞋材料[5]。
1生态纤维的特点及应用
生态纤维具有资源可再生、加工过程环保无污染、成品无有害物质残留、废弃后纤维可自然降解等优点[3]。生态纤维的提取都需要进行脱胶工艺,将纤维素和非纤维素分离。传统的脱胶工艺有3种方式,即机械(物理)脱胶法、化学脱胶法和微生物脱胶法[6]。机械脱胶存在脱胶不彻底的问题,一般只用于预处理;而微生物脱胶存在效率低下、周期漫长、脱胶质量不稳定等情况,目前应用较少;化学脱胶的方式从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角度看,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生态纤维脱胶工艺,但对环境的友好性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
1.1竹纤维
竹子在我国分布广泛,具有高繁殖率、高生长率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和复合材料领域。作为一种纺织纤维,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竹原纤维和竹浆纤维。有研究认为,竹原纤维中存在一种有4个α-酚羟基的蒽醌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赋予竹原纤维抗菌性[3]。朱莉伟依据FZ/T73023-2006标准,对竹原纤维进行抗菌性试验,结果显示竹原纤维并无抗菌性,但有一定的抑菌效果[7]。另有研究表明,竹浆粘胶纤维中具备的抗菌物质并不是其天然成分,而是在纤维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硫在脱硫环节未完全去除,残留的硫赋予竹浆粘胶纤维抗菌性[8]。虽然竹纤维的天然抗菌性能在学术领域还存在争议,但竹纤维天然的多孔中空组织结构,可以提升鞋材的吸湿透气功能,从而使鞋内腔在吸湿性能、渗透性能、排湿性能上大幅度提升,破坏细菌滋生和繁殖的环境,提升鞋腔微环境的卫生指标。
1.2天丝纤维
天丝(Tencel纤维)学名莱赛尔纤维,其主要原料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材,先将木材加工成纤维素浆粕,后与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直接混合,再经纺丝工艺制成Tencel纤维[10]。天丝具有诸多优点,如主要原料针叶树是可再生资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溶剂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回收循环使用率可高达99%以上,天丝纤维在泥土中可完全生物降解[10]。目前,天丝纤维凭借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在制鞋领域的应用已得到充分的开发,纤维型天丝和粉末型天丝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鞋部件的生产:纤维型天丝主要用于制作鞋面、鞋里和鞋垫材料,在脚汗的吸收、渗透、释放和抑制细菌滋生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材料的耐磨性也得到提升;无纺天丝纤维主要用于制作鞋中底板,提升鞋腔湿气调节功能;而粉末型天丝主要用于制作鞋外底和辅助材料,增强鞋底的摩擦性能。特别是在低温、干燥状态下,由天丝制成的辅助材料具有和聚氨酯泡沫同样的绝缘性能,但吸水性是聚氨酯泡沫的2倍。
1.3汉麻纤维
在我国,低毒或无毒的大麻统称为汉麻[11]。汉麻纤维是最早运用于织物的生态纤维之一,是由植物汉麻的外层韧皮经过脱胶工艺加工制作而成。近些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高效率、低能耗、高性价比的汉麻脱胶工艺,其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用生物酶处理是性价比较高的环保工艺[12-13]。汉麻纤维具有抗菌性能,主要是其纤维成分和纤维结构起的作用。
汉麻纤维中含有大量的大麻酚类物质,而大麻酚类物质是天然的抗菌物质,它能够通过阻止霉菌的新陈代谢有效抑制霉菌的生长和繁殖[14]。大麻酚类物质的水溶性差,在纤维脱胶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大麻酚类物质会随果胶和木质素被去除,但仍有微量稳固存在于纤维素的基质中,甚至以共价键的形式和纤维素大分子结合在一起[14]。正是这部分大麻酚类物质赋予汉麻纤维抗菌作用。由于大麻酚类物质的非溶出性,汉麻纤维纺织品保留了天然的抗菌性。大麻纤维素沿径向形成网状纤维束结构[13],其横截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使汉麻纤维体表粗糙,纤维之间和纤维束之间充满缝隙,这种特殊的结构使汉麻纤维中富含氧气,并具备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且能抑制微生物的氧化磷酸化,使微生物无法繁殖。汉麻纤维具有的天然抗菌性和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是优良的鞋材资源。将汉麻与具有高排湿性和力学性能的涤纶混纺,可以制成非常理想的鞋面材料。鞋腔内新陈代谢产生的脚汗需要及时排出到鞋外,才能营造舒适卫生的鞋腔微环境。
2生态纤维在制鞋领域的发展趋势
基于生态纤维天然的形态结构基础,可以通过对纤维进行功能性整理,更加突出或完善纤维的性能,进而增强鞋品的综合性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品质生活需求。生态纤维功能性整理是指在生态纤维现有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改性技术进行整理,使之具备高吸湿、高吸水、抗菌、保温蓄热、拒水、防水或接触凉感等特殊性能。
2.1高吸湿、吸水性能整理
目前生态纤维的高吸湿、吸水性能整理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基于生态纤维现有的形态结构,混纺中空多孔纤维、表面粗糙型纤维、微细纤维或异形纤维,通过提高混纺纤维的亲水性,提升其吸湿、吸水性能。化学法是以共聚或接枝的方式,使亲水性基团和纤维分子主链结合,或在纤维中直接引入亲水性化合物,大幅度提升生态纤维的亲水性能。
2.2抗菌性能整理
生态纤维的抗菌功能可以满足制鞋领域对材料的普遍性要求,特别是鞋里、衬里和鞋垫材料。由于人脚的生理代谢致使汗液的排出,与人脚直接接触的纤维材料除了具有吸湿、吸水性能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生态纤维优异的纤维束结构具有很好的吸湿、渗透、释放水汽的功能,有利于保持鞋腔微环境的干爽透气,从而破坏细菌繁殖的环境,具备一定的抑菌效果[16]。通过对生态纤维的抗菌功能性改良,可以进一步加强其抗菌性能。目前生态纤维的抗菌功能改良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直接将无机盐抗菌剂、有机盐抗菌剂或天然抗菌剂整理于纺织品上;另一种是将抗菌剂添加于纤维的纺丝液体中,直接制成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17]。在抗菌的持久性表现方面,前者抗菌性会随着穿用或洗涤而急速下降,而后者在此方面的表现则优于前者。
2.3保温、蓄热性能整理
保温型生态纤维的功能改性整理基于2种不同的保温机理:一种是能够将其从外界吸收的热能转化为2~20μm波长的远红外线,以产生局部的热能效应。这类纤维是以含有氧化铝、氧化镁、二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的陶瓷微粒为添加剂制成的远红外纤维[18]。另一种是能够吸收太阳辐射2μm波长以下的可见光,并且能反射人体散发的10μm波长热量的蓄热型陶瓷纤维,这类纤维是以含有碳化锆、碳化硅的陶瓷微粒为添加剂制成的蓄热型纤维[18]。将保温、蓄热型陶瓷纤维和生态纤维混纺而成的纺织品,可以在鞋腔局部环境产生温热效应,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2.4防水、透湿性能整理
防水、透湿功能整理的纺织纤维具有阻止水滴渗透入纺织品内部,但不影响内部湿气向外传导的功能,可保持鞋腔微环境的干爽舒适。目前防水、透湿纺织品主要有3种: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和层压织物[19]。高密织物因纤维间隙大,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防水性能一般;涂层织物因采用无孔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透湿性能很差,如热塑性聚氨酯(TPU)无孔膜。与前两者相比较,层压织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采用微孔膜对织物进行整理,保留良好防水性能的同时,具备优异的透湿性能,如聚四氟乙烯(PTFE)疏水微孔膜[19]。但PTFE聚合物具有滑爽性能,其不沾性造成不易将其与纤维材料进行层压处理,使用范围受到限制[18]。
还有一种更具市场前景的微孔膜-静电纳米纤维膜,具有更小的空隙尺寸、更高的孔隙率和更薄的厚度,因此可以在具备较强防水性能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透湿效果[20]。目前,在试验室环境下进行的织物拒水性化学方法整理也收到一定的成效,如董朝红等用合成的碘丁基-co-N-甲氧基-3-(二甲氧基膦酰基)丙酰胺聚硅氧烷((IB-co-N-MDPA)PDMS)和普通棉织物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水滴接触角从8837°提高到11973°,拒水等级为90[21]。有学者提出,常见的拒水、拒油整理剂如全氟辛酸铵(PFOA)和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衍生物的共聚物对环境和人体存在一定的影响[20],提出了环保型拒水整理技术方案,即荷叶效应原理的拒水整理技术。该技术的研究关键是织物表面的粗糙处理。试验表明,用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处理可获得合适的织物表面,而NCC可通过酸解微晶纤维素(MCC)制得[20]。
2.5接触凉感性能整理凉爽纤维的功能性改良一般通过2种方式实现:一种是湿传递,即通过快速排汗,汗在干燥过程中消耗气化热,给人体带来凉感;另一种是热传递,即通过纤维的导热性能,将体表的热量导出体外,从而带来凉感[22]。对前者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吸水、排湿性能纤维的研究,利用纤维的毛细芯吸效应达到吸水排湿的效果[23];而后者的研究主要是在纤维中添加吸热慢、散热快的冰凉矿物粉体,从而达到凉感的效果,常见的矿物粉体包含玉石粉、碳化硅粉和纳米云母等[24]。竹纤维、麻纤维均具有天然的中空结构,并且纤维间充满空隙,容易产生毛细效应,表现出良好的湿传递性能,是一种天然的凉感纤维[4]。如果能和热传递凉感纤维混纺,将增强纺织品的凉感性能。
3结束语
近几年,制鞋行业加速进行产业升级,鞋类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广泛重视。随着国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战略的制定,生态纤维在制鞋行业中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生态纤维优良的形态结构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化整理,或与功能化整理后的其它纤维进行混纺,展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碎浪 杨峰 于百计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
推荐阅读:《导航定位与授时》杂志[1] 是面向导航与控制、定位与授时、伺服与随动、部件与仪表、仿真与测试等技术领域的专业学术刊物。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科技类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wukexue/4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