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物科学发布时间:2017-11-03浏览:次
这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发表了生态系统的改善和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由于人类的一些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改善水资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可以使水体生态逐渐恢复,从而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效果,论文针对河道治理的应用重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水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水资源
1水生态修复
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具有水植物群落及水生动物,并且在水中还具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及微生物等。水生态修复就是运用培养植物和栽培植物的方法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换,或者进行转移降解,对水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国际上也有着不错的应用空间,该项技术不仅治理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大量的研究经验表明,治理河道中的水体,应当从污染源头控制,同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从本质上实现对河道的治理,使河道中的水体生态能够得到恢复。
2水生态修复技术种类
2.1生物处理技术
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完成相应的处理,通过合理的途径最终获取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对其利用,完成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对微生物生长环境、品种、数量等各项内容进行控制,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人工曝气等方法,加快对水体污染物、氨氮、有机氮等物质的处理。具体处理技术应当依据河道受到的实际污染程度、水流、流域面积等各项因素的综合情况进行确定。
2.2修建生态岸坡
生态修复主要目的是对遭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该操作必须要严格的依据自然规律进行,使河道中的食物链体系能够得到恢复。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建设观念发生了转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是安全、生态。基于此,在设计河道岸坡,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应用,在该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生态理念。例如,在河道修建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放缓河坡,同时在河道近岸处种植植物,为了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应当种植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从而达到固结土壤的目的,提高坡岸的稳定性,避免大量的土壤被冲走,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相应的活动场所,从而实现保护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2.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原理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化学、生物、物理各方面的作用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洼地中,湿地中的填料床是由土壤和填料共同构成的,同时床体填料会存在的缝隙,这些缝隙为水流动提供了空。同时,也可以在床体的表面种植植物,考虑到生态问题,应当种植一些成活率高,并且具有较好处理能力的水性植物,实现对污水的科学处理。人工湿地特点如下:1)可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不受破坏,同时能够为水中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实现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调节。3)调节径流,确保泥土含水量的合理性。4)降解水体中的各项污染物,净化水体。5)美化环境。
3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植物种类的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依据河道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河道的植物种类,这对于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影响和选择性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植物护岸选择过程中,要考虑河道不同的水位情况,并且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
3.2修建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的纵、横向连通实现修建河流的多样性,通过多种不同形态的河流,可以降低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河流横向连通的目的是为了使河流的曲折、多边形态得到保持会得以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就是将河流修建为具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断面状态。用在护岸地段,则应当对透水岸防护结构进行合理应用,同时还应当增加对天然材料的应用。例如,木桩、乱石、柳树等,有效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3.3应用实例
3.3.1工程概况某河道全长越8.6公里,其是一条骨干河道,对于该河道的功能定位是防汛除涝、生态水环境、水资源调度及航运。
3.3.2工程理念依据河道所在区域的水务规划的具体要求情况来看,应当将人水和谐相处作为该河道处理的指导思想,从而在满足防洪除涝、抗震等各项安全标准的基础下,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河道平面布置过程中,考虑到河道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摒弃了传统河道采用的裁弯取直做法,使河道本身具有的蜿蜒、曲折等各项特点都能够得到保持,这样的处理方法使河道能够有宽有窄,确保河道断面多样性不会受到破坏,整个河道的岸坡采用生态岸坡,对于河道的局部区域则进行湿地处理,从而使河道的多样性得到改善与修复,最终构建一条生态型河道。
3.3.3河道特点河道平面布置:在原河道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适当拓宽,通过量、测可以发现,河面宽在28-58m不等,河道有宽有窄,并且线型种类多样。生态护坡的应用:河道边坡采用的为自然土坡,边坡应当依据河道的实际宽度情况和河岸景观绿化带进行调节,为了确保河道坡面的生态型,选择的石材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可以将植物种植在空隙处,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与沉淀,同时也很好的抵抗了由于水位变动原因,对土坡造成的冲刷,水面上的土坡处种植的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人工湿地的布置:对沿线小支流进行利用,进行人工湿地布置,具体布置面积超过了48000平方米,在河道一定水位线上构建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并且要在小岛内摆放一些未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石头,同时还要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并且具有景观效果的水生植物,利用木桥将小岛与陆地相连,形成水陆环绕景观。
4结语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开丰.生态修复技术在贵州省山区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1):194-196.
[2]李朝晖,秦建桥.南方城市受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319-8322.
作者:陆体星 单位: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生态文化》(双月刊)曾用刊名:(林业文坛)2000年创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宣传林业战略地位与巨大作用。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生态系统的改善和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wukexue/4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