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21-12-03浏览:次
摘 要:目前,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建设生态城市的队伍当中。从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市为例,通过对其城市化水平及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梳理了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总结并指出郑州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的原则和策略,加快推进城市发展由增量向存量转型升级,实现郑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双修”;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城市双修”理念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维护的,一种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目前,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国际第四代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专业间的协同,需要各部门间纵向和横向的协调,要突破过去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模式,建立跨学科跨领域协作的工作体系。必须从宏观层面综合把握生态城市建设,深入调研自然环境现状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约束因素,杜绝“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制定可行的符合区域特征的近、中、远期规划目标与行动方案,做到微观与宏观并举。要打破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规划方法,构建注重成本与效益、技术创新与环境适宜的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相关部门在生态城市管理中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底层落实的关系,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切实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城市双修”
在走过了快速发展的数十年之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中后期,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城市双修”是现代城市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过程中提出的城市更新新模式,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个层面。其中,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的辅助下,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而城市修补是指利用“更新织补”的理念,通过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设施,对已建成区域进行渐进式、小规模的修补和完善,修复城市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活力。“城市双修”不只局限于城市改造,其目的是通过规划目标由增量向存量的转变,以小范围、低能耗换取大区域、高增益的集约式城市更新。可以说,开展“城市双修”工作是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
二、郑州市城市建设发展突出问题
郑州市自1954年经国家批复成为河南省省会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现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已发展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一带一路”规划的重要节点城市、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郑州市现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郑州市常住人口1035.2万人,城镇人口772.1万人,城镇化率达74.6%。但当前郑州的产业层次、区域竞争力还比较低,而且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中心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突出问题。2017年郑州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图1)。
(一)基础设施滞后
近年来,郑州市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市区面积快速扩张,聚集效应日趋显著,公设施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基础设施相对于城市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比较滞后。郑州市现有8座水厂,供水能力158万立方米/日,去除30%的工业用水,人均日取水量按240升算,城市供水量存在巨大缺口,供水严重不足。与此同时,由于郑州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降3‰,东西部自然高差30余米,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薄弱。中心城区的管网铺设较早,而旧的设计标准较低,管径小、管网数量较少。此外,部分泵站的装机容量低,抽水能力不够。统计显示从,2006年开始,郑州市平均每年遭遇严重暴雨内涝灾害(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次数为15次,市区部分地区和路段在雨季经常出现积水内涝,造成交通阻断,市民出行不便,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这一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运行安全。此外,伴随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市域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滞后的问题急剧凸显。此外,郑州还存在电力通信网络线路杂乱,垃圾回收、分类混乱,城市停车位严重不足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的问题。
(二)城市交通拥堵
截至2021年10月26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并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人均保有量居全国第一。尽管郑州市的城市道路覆盖率在不断增加,但随着城市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的日益频繁,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这成为郑州市长期为之困扰的难题。目前郑州市区多为双向两车道的道路,承载流量能力较弱,且道路网中的断头路和瓶颈路较多。另外,由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分隔成四块,郑州市的一些主干路和次干路也被分割,可跨越铁路的通道较少。此外,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过于集中,造成主干道的交通流量居高不下。2020年,郑州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1.58,在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中排第54名。此外,郑州城区乱停车、难停车的问题显著。
推荐阅读:淮河生态经济带对淮安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城市双修”理念下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6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