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21-09-16浏览:次
摘 要:生态学所秉持的非线性思维模式、系统观点及其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是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的路径基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学相关理论有机结合,必将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从生态学课堂讲授及野外实践教学内容出发,以国家生态文明宏观政策与个人思想健康为落脚点,对专业知识教学如何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详细分解阐述,以期为生态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一种可借鉴的课堂形态。
关键词:生态学;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党〔2018〕41号)。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12月4日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要善于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1]。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或课下专门组织团体及个人谈话的方式进行。而专业课局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基本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常态化和持续化,思想教育成效不显著。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首先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在上海多所高校针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课堂实践,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成效。“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2];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真正触及他们默会知识的深处,亦即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3]。用好大学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性互动,必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提高效率。
本文从生态学教学内容出发,对生态学课堂教学及野外实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点如何合理、有机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详细分解阐述,以期为生态学专业课授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供一种可借鉴的课堂形态。
一、生态学课程专业教学目标
1.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2. 在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等水平上,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树立生态学思想,学习应用生态学理论,提高解决人类社会和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生态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一)生态学原理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融合
1. 生态文明思想诠释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4]。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反过来环境又如何改造生物的原理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说过:“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背后的理论支撑体系,才能加强他们的环保理念。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生态学的五个基本原理出发来深刻阐述生态文明的思想内涵。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这个原理的理论基础就是自然界物质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被分层分级利用。早期的无废弃物农业就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就要有效节约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园区、绿色服务业等,减小能源资源消耗强度。
(2)物种多样性原理:提高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保护环境、修复受损环境,以维护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任何环境对生物数量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失衡进而引起环境破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生物与环境保持相对协调平衡,才能形成生物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整体性原理:整体是指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遵循整体性原理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只要考虑生态系统,还要考虑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比如,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不能一味地退耕还林,而不顾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两个基础理论,首先是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通过改变和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功能;另一个理论基础是系统整体性理论,简单地说就是1+1大于2的理論,系统中各组分以适当比例共同存在时,才会完成一系列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2. 生态文明实践加强
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具有“高认同度,低参与度和低践行度”的特点[5]。现代大学生可能对当前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状况有一定的忧虑,对国家的生态文明政策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政府或者环保部门,个人的作用关系不大。大学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接班人,培养他们身体力行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是时代的需要。在讲授生态系统这一部分时,通过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系统平衡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去向,并布置作业让学生从学校里面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入手,找到产生这些废弃物的源头、每天产生的量以及最终的去向,比如校园中最普遍的外卖餐盒及各种网购物包装盒,让学生实际通过调研发现其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引起环保意识共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 生态美学素养培养
2012年,“美丽中国”被正式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目标之一;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和伟大实践为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广阔天地。形形色色的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就是生态美学的构成元素,这也是我们生态学教学的重点。在生态学授课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清楚生物世界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展示自然环境的多彩美丽和生物世界的妙趣横生,比如各种经典图片以及地球脉动、行星地球等各种高清纪录片,培养欣赏美好自然事物的素养,激发他们保护和建设美丽生态环境的爱心和责任心;另外还可以从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出发,即湿地、森林和海洋生态系统,对它们的美学价值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在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中美学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生态学专业知识点与思想健康教育的融合
1. 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定律
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为主导因子,而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4]。找到限制因子,研究并尽量突破它的限制性,就可以为生物生存和发展打开新的局面。大学学习生活不像中小学那么简单,大学生活是一个包含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等的复杂管理系统。如何有效地管理系统,提高系统运转效率是每个大学生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学生因家境、知识积累和人生理想目标的不同,在大学生活中面对众多繁杂的学习生活内容,容易产生顾此失彼、迷失方向的问题。借鉴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分解构成自己当前大学学习生活的全部生态因子,并深入探析其中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一方面努力发挥主导因子的正向作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找到限制因子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突破它的限制性,以提高大学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
融入方式与预期成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课后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如:“从生物适应环境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理论出发,分析自己现阶段生活中的主导因子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主导因子的作用?限制因子是什么?怎样突破或者减小限制因子的作用?”针对作业进行讨论及个别谈话,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精神动力。
2. 耐受性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最强的作用,趋向两个极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这就是耐受性定律[4]。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每个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和活动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在上限和下限范围内自身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所以,每个人选择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要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否则无力完成专业学习,又起不到社团工作带来的历练效果。
推荐阅读:《生态学报》杂志投稿论文格式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探索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59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