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21-02-06浏览:

  摘要:海域承載力(MCC)是判断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文章从压力与承压力两方面构建包含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的MCC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4年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Morans I指数和β收敛模型定量刻画MCC在中国三大海区间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MCC常年处于超载状态,改善速度缓慢,总体不容乐观,且地理位置邻近或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间MCC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另一方面,MCC在三大海区间存在空间差异性,其中东海和南海MCC较高且承载状态改善较大,黄渤海MCC较低且未见明显改善。同时,MCC空间差异处于条件收敛过程,存在MCC较落后地区的追赶效应,但收敛趋势并不稳固。其中黄渤海MCC空间差异的收敛速度最快,南海次之,东海较慢。尤为有趣的发现是条件β收敛模型报告的结果显示各控制变量对不同海区MCC变化影响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不同。南海MCC变化的动因在于海洋经济规模和社会支持力度的提高;东海MCC提升速度的加快存在显著的人口红利效应;与东海和南海不同,海洋经济的发展并非黄渤海MCC变化的显著动因,同时海洋环境污染的加重会显著降低黄渤海MCC的提升速度。此外,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社会支持力度的加大对黄渤海MCC的提升收效甚微。

  关键词: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收敛性分析;定量评价;Morans I指数

海洋测绘

  引言

  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消耗以及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逐渐成为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1]。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拥有300万km2余的管辖海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后,海洋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9 %,海洋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长期的掠夺式开发对海洋特别是近海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2],据统计,中国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90%以上已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凸显了中国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海域承载力作为一种能反映海洋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化指标,是海洋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判断依据[3],其研究已成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尽管诸多学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收获了大量海域承载力研究成果,但大多针对某一单个海域,鲜有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出发,定量刻画海域承载力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空间差异,而分析海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对于实现因地制宜的海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压力与承压力两方面构建包含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的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4年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Morans I指数和β收敛模型对海域承载力在中国三大海区本研究的三大海区指黄渤海、东海和南海。参考行政区划标准,黄渤海海区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东海海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南海海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间存在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以弥补已有成果在研究视角上的缺陷。

  1 文献综述

  海域承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狄乾斌等[4]提出并界定,“指一定时期内,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为原则,在符合现阶段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通过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海洋能够支持人口、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或限度”。而后诸多学者对其内涵进行了补充和完善[5-7],并从理论角度探讨了其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布局和海洋生态补偿等之间的关系[8-10]。随着海域承载力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其研究开始从理论过渡到实证,学界开始尝试借用生态承载力研究中比较成熟的模型和数学分析方法,着力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某一海区海域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如状态空间法[11-12]、模糊综合评判法[13-14]、投影寻踪模型[15]等。

  随着对海域承载力定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将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尝试借用定量化的数理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于谨凯等[16-17]以山东半岛蓝区为研究对象,从海域承载力的角度出发,分别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响应面法研究了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合理度、优化标准、适应性优化等问题。单春红等[18]从海域承载力的视角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的DP战略矩阵,对中国沿海6个省份的滨海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研究。狄乾斌等[19]运用核密度估计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而后又采用VAR模型对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三大区域的海洋产业结构与海域承载力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20]。

  现有的研究成果已对海域承载力的内涵定义进行界定,且被学界普遍接受,这为海域承载力的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海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设计上,虽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弹性力和人类活动潜力进行划分的三分法;按承压类和压力类划分的二分法等。但无论是何种分类方法,在其具体指标选取上均立足于海域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涵盖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海域承载力研究中所使用的实证方法虽不尽相同,但其结果均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也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耦合度等不同角度彰显了海域承载力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某一单个海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鲜有从空间差异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区域的海域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状态空间法、Morans I指数和β收敛模型对海域承载力在中国三大海区间存在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为海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研究提供一套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2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下的海域承载力理论

  模型 研究海域承载力需要对海域经济和社会、资源与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探究,其针对的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复杂、开放的系统。基于高乐华等[21]提出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论,将其与海域承载力的概念内涵相结合,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

  如图1所示,海域承载力包括压力和承压力两大部分。其中压力主要是指经济社会等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程度,一方面体现在海洋经济发展的总量上,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对海洋的依存度和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主要是指各类生产活动)中对海洋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消耗;另一方面体现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海域承载力体现的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对沿海地区人口数量的最大支持力。沿海地区人口的发展,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密度过大等,也会增加海域的压力[22]。

  海域承载力的承压部分主要包括资源的供给能力、海洋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對海洋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支持力。资源的供给能力主要体现在资源禀赋上,不仅包括渔业、浮游动植物、大型底栖生物等生物资源,还包括石油、煤炭、矿产、海盐等非生物资源。海洋的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能力可以理解为生态弹性,一方面可以缓解各种外界因素所造成的破坏而避免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崩溃;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海域承载力发挥其作用与功能。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社会的发展使得海洋环境治理水平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深,提升海域的承压力。

  推荐阅读:海洋测绘是CSCD检索期刊吗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5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