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20-07-29浏览:次
摘要雄安新区所在白洋淀流域地势低洼,夏季降水集中,上游山区洪水源短流急,历史上洪灾频发,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防护京津、油田和铁路安全的蓄滞洪区。多模式集合预估表明,全球极端暴雨洪涝的发生频率将增加,对人类生命健康和城市运行 的负面作用加强;雄安属气候变化敏感地区,未来暴雨洪涝和上游山洪风险加大。而雄安新区建设中长期将处于社会重构期,人口结 构呈现流动状态。结合新区建设特征,根据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本研究将社区分为三类,包括新建社区、重组社区以及建设者之家社 区。新建社区居民年龄层偏低,有单位组织支撑,风险适应能力强;重组社区以安置区形式被打破重组,人口趋于老龄化,是风险暴露 度最大的弱势人群;建设者之家社区流动性强,组织相对分散,年龄结构利于灾害救助,但缺乏当地防灾知识。依据群体脆弱性、社区 组织性和设施防灾性三个指标,采用AHP方法评估雄安新区未来社会重构期不同社区的暴雨洪涝风险脆弱性指数,结果显示,新建 社区为0. 237 9,重组社区为0.483 4,建设者之家社区为0. 278 7。雄安新区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优先应对洪患,制定以暴雨洪涝灾害 为核心的自然灾害城市应急预案,根据各社区实际需要分类施策。要以法律形式强制制定社区防灾计划,灾前将应灾准备嵌入工程 计划以提高事后城市恢复效率;灾中及时启动以弱势人群为重点的防灾联络网络并发挥社区共助功能;在社区日常建设及灾后恢复 过程中注重解决社区经济与社会问题将有助于社区应灾能力的综合提升,由此全周期提高社区防灾应灾能力,确保新区安全。
关键词:雄安新区;建设期;未来社区人口预测;脆弱性指数;防灾体系
2017年4月,党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规 划纲要提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 位”,即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设成为高 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 极、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主体社区结构逐步成型, 城市经济体量将迅速增加,人口密度和人员流动性增大, 需要高度关注气候變化风险的社会调适。
按照社会学的定义,灾害是程度远高于集体紧张的范 畴。当社会体系中的众多成员无法得到所期待的生活条 件,就会发生集体紧张[1:o灾害发生时由于生命安全和财 产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居住和饮食等基本生活条件丧失, 正常秩序遭受冲击,会引发大规模集体紧张。按照发生 前、发生过程中和发生之后的时间序列,灾害过程形成平 常期、警戒期、紧急期、恢复期到复兴期的灾害周期。与这 一灾害过程相对应,应该建立中长期的应急体系应对紧急 灾情并实现恢复和复兴[2] o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以及灾后恢复能力被称为城 市韧性,提高城市韧性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最终目 标。应对自然灾害的城市韧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物 质系统韧性,指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非生物能力,物质系 统包括水、电、路、气、房、讯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水系、土 壤、植被、地形、地质等自然系统,是城市承受、复苏和再造 的能力;二是社会组织韧性,即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能力。 社会组织韧性,指社区或更广泛的社会组织应对及适应外 部变化乃至干预的能力,包括对冲击的消解、自组织及应 对外部压力的能力,也包括社区或组织中的个人适应、信 息沟通能力,经济状况、社会资本和社区能力等构成的能 力体系。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础组织,是维护生活秩序的 包容性、综合性组织。社区能力包括应对城市风险的学 习、自组织能力,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等,这些因素决定社区能否有效应对灾害并在灾后实现恢 复和再生。对于担负特殊使命的雄安新区来说,建立灾害 防御与应急体系是雄安新区构建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任务。
本文第一部分基于白洋淀流域降水与山洪特征以及 暴雨洪涝灾情数据分析雄安新区历史时期暴雨洪涝灾害, 进而结合多模式集合气候预测结果和孕灾环境风险度等 级分布特征评估雄安新区暴雨洪涝气候未来风险。第二 部分依据雄安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与空间产业特征,结合 雄安新区未来社区居民的组织性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 身份职业等特征将未来社区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三部分 依据群体脆弱性、社区组织性和设施防灾性三个指标,采 用AHP方法评估雄安新区未来社会重构期不同社区的暴 雨洪涝风险脆弱性。第四部分按照社区类型分类提出事 前性恢复、过程性防灾和结果性防灾的全周期韧性社区建 设对策建议。
1问题与背景:雄安新区暴雨洪涝风险分析 与防范现状
1.1雄安新区历史时期暴雨洪涝灾害
1.1.1雄安新区暴雨洪涝气候特征
雄安新区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中游,位于太行山前冀 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处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 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全境西北高东南略 低,海拔标高7~19 m,自然纵坡约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 平原,地形开阔,水系密集,地势低洼,山洪源短流急、预见 期短,历史上是洪涝灾害频发之地。
雄安新区属于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基于 1959年以来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统 计,新区年平均降水量480.8 mm,全年78%降水集中在6 ~9月,尤以7月最多;年降水量标准差159. 7 mm,降水量 最多年(868. 8 mm,1988 年)为最少年(254. 2 mm,1968 年)的3倍左右。平均年暴雨日数1.4d,最长连续降水日 数12 d( 1977年容城、安新),最大日降水量263.4 mm (1991年7月28日雄县),最大连续降水量306. 7 mm (1963年安新)。2008 — 2017年区域气象站降水资料统 计结果表明,新区东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超过445 mm,相对其它区域偏多一成左右。
推荐阅读:山东气象部门的论文一般发表在哪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雄安新区社会重构期暴雨洪涝风险的社区分类调适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5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