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生态学发布时间:2014-02-21浏览:次
城市植被独有的防护功能能维持空气中CO和O的平衡、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防止水土流失、阻滞悬浮颗粒、杀菌净化空气。工业化过速的城市对于生态植被的干预性严重制约了物种本身的自然选择法则,打断了自然生物链,自然的生态循环亦就不存在了。
一、质疑:城市生态“这样”建设?
1.既定“指标”——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标准
(1)传统“指标化生态建设”的思维惯性按照今天的概念来说,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的城市才能被认定为生态宜居城市,“指标化的生态建设”可见一斑。城镇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PM2.5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时常被提及,所有能够被量化的单一发展结果都成为用来衡量城市生态品质是否“达标”的准则。(2)城市生态建设标准取决于生存品质城市的生存品质,来自于城市的生态品质,也能反映出人们的生存舒适度。城市生存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植被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实际显着的生态效益;城市地表结构是否完好,是否能够维持土壤圈和大气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城市内动植物自然物种数量是否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等。墨尔本——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从1990至2006年先后十次被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维多利亚式的建筑、有轨电车以及绿树成荫的花园和街道构成了其典雅的风格。像这样的生态友好型城市,离不开墨尔本市政最初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资源零浪费战略、尾气零排放战略和城市蓄水战略。战略不仅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根基,更是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俯瞰城市发展,用城市的生存品质来规制发展方向,并定义为衡量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准。
2.被失衡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如果排除人为干预因素,那么城市植被物种在数量上应接近于周边生态环境植被种类,并且植被之间有着丰富的横向与竖向的生态关系。以城市居住区为例,面积10hm2以上的居住区的园林植被种类应达到当地常用园林植被种类数的40%以上,并且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竹类等,设计因地制宜的不同植被群落类型。为了寻求城市同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妥协,目前的一种典型途径是规划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微循环系统,它的重点应该是在“湿地”而不是“人工”。人工湿地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但开发人工湿地并非一劳永逸,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样重要。人工湿地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湿地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若污水超出湿地承载能力,对湿地本身来说将是极大的破坏,所以要求对进入湿地的污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城市地域特征和运行数据也不同,TN、TP去除率很难得到保证,预处理设计和植被配置也很重要,一旦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更大的二次污染。
二、创造:有生命会“呼吸”的城市
1.主观迎合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学会“呼吸”
城市的“呼吸”,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的健康循环——保证城市绿化板块中土壤圈和大气圈的可持续能量交换,并且同时拥有生态平衡的原始自然环境,和满足人类生存条件的活动空间。(1)从城市架构的角度看,城市需要渗透于自然生态环境然而以北京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一线城市来看,该城市类型正在朝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格局发展,城市周边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随之消耗殆尽。“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设想,钱学森在1990年也提出过“山水城市”概念。两者的核心思想都集中在叙述一个为生态、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需求,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还需要容许人为退还一部分空间来给予生态环境的重建,始终保持社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互渗透相互吸纳。(2)从生存空间的角度看,城市需要保护自然地表城市地表硬化是城市化结果的最直观表象。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城市的地表结构迅速发生变化,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被众多的人工建筑取代。不断硬化的地表妨碍了土壤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使得原本点状散布的城市板块演变成破碎蛋壳状,而裂缝成了实施生态建设的空间。另一方面,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的地下水面临枯竭。当前中国城市大都覆盖着混凝土等硬化铺装。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混凝土地表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能够渗入地表的雨水明显减少,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与湿度的交换,加剧“热岛效应”;短时间的集中降雨不能及时渗入地表,容易造成道路淹没、交通瘫痪等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呼吸”。(3)从建筑空间的角度看,建立生态微循环是必要举措建筑是组合城市空间的有机体,也是人赖以生存的空间。而在当前环境中生长的许多中国建筑(尤其高层住宅)很难在生态效能上顾全大局——缺乏生态循环,极少考虑建筑空间中能量因素、光合因素、人为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本身“不生态”,也就无法对城市“呼吸”提供有机的支持。建筑空间提高生态效能,需要融合建筑内外城市环境,在空间内外适当引入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让建筑容纳一个后期模拟的生物圈和能量对流,建立生态微循环,提高组团区域的生态效能。
2.提出新型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与评价标准
最终对于城市生态品质的提升需要一个衡量体系,当然是区别于现有的“单一化平面指标”而言。新的衡量体系需要跳出原有几何形态指标的规制,从生态效能和科学统计的角度来设立符合城市生态循环的评价标准。正如被广泛使用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就是典型的单一几何指标。它计算的是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它被认定为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是预期控制指标能够完全表达的,绿化覆盖率这样的几何指标不能反映生态循环的全貌,从生态持续角度来看,城市绿化覆盖率是片面的。只用“绿”来指代生态不能客观反映出城市生物物种的健康循环,更不能反映生态可持续平衡状态。因此,新指标被称为城市生态的还原性指标,必须更准确的反映城市生态品质和生存品质,并且以生态性的效能指标替代原有几何性的平面指标,新指标需要具备以下几项特征:(1)能够反映人居空间和自然生态空间的量化关系;(2)能够以更加全面的生态效能指标来还原实际生态状况(空气的各项指标以及地质的各项指标,如城市组团内的空气平均温度、空气平均湿度、空气负离子含量、铺装透水效率、水体净化效率、热岛效应减缓效率、生物物种数量等等);(3)能够反映城市或城市组团生物链,以及生物循环过程;(4)能够反映城市生态平衡,以及物种繁衍的状况。在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前提下,城市迫切需要“呼吸”,迫切需要既符合自然生态循环,又符合人类生存品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空间,迫切需要具有生态效能意义的城市生态品质的衡量体系。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深入探析国内城市生态品质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shengtaixue/1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