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发布时间:2022-03-23浏览:次
摘要:改革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成果导向型教育,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国内体验式教学模式尚不成熟,文章基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优势、实施必要性,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为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高度的职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广泛,大大小小的企业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管理作用。通过对我国的人才的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追求“综合性”“应用型”“职业性”,强调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历来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理论灌输,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具备“能力单一”“理论性较强”“职业能力差”等现象。对于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产生的分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对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专业,开始着手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力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迎合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1“线上慕课,线下交流”的教学方式
慕课线上教学平台吸收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并融合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是目前被各大高校广泛应用的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改进。慕课能增强知识的传播性,能够实现课程教学时空的翻转和教学形式的翻转,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除此之外,慕课利用移动端摆脱了教学的种种限制,巧妙地变革了教学结构,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深刻变革。慕课上的专业课课程设计对学习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线上流程主要被用于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线上渠道充当为“信息桥梁”,线下课堂中教师则根据学生提供的问题进行答疑,在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未解决的重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借助慕课线上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多次的慕课自主预习,在正式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分享和讨论,并对存在较多疑问的地方进行探究。同时,由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线下课堂可以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比如情境模拟、案例探讨、流程设计、观看视频等方式,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拥有深入的理解以及较强的运用能力。这些手段不但寓教于乐,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和实践。
2高校应该以职业培养能力为主建立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的教育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职业培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育模式上需要与企业建立相应的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平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与企业行业建立相应的协同育人教育平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特點,共同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将“认知实践-专业学习-模拟实训-校内实践-定岗实习”等阶段性人才培养方案均衡分布在高校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首先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一个大体的认知,通过参观校方合作企业,知晓自己以后从事的行业,对岗位有一个大体的“岗位职责画像”,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理论学习是实践训练存在的基础。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校内的岗位模拟实训,通过校方为学生提供的岗位实践场所,进行初步的岗位细则的认识,最后进入新校方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3建立严格考核体系
激励机制运用主要是为了激发教职工人员的积极性,不过在激励的同时也要坚持公平客观,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确保整个考核评价过程严谨规范,符合激励机制的使用需求。其次考核体系也能起到参考作用,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考核评价体系应该简单明确,避免较为复杂或流于表面形式,并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紧密联系。考核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对教职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展开合理评价,促使各项激励机制能够真正落实。
4基于体验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构建基于体验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理念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的“应试型”“填鸭式”教育理念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应转变为:因材施教,培养具备实践性思维,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协作能力,反思意识,创造力和胜任力,综合技能和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其次要明确培养的主体和客体。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的实践性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情境的开发者、兴趣的调动者、体验的引导者、技能的培训师。这就需要高校建设具备很强的教学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在高度灵活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和引导学生发展提升的实训师资队伍。学生作为培养客体,不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体验者和领悟者。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在亲历过程中,主动观察、思考、体验、分享、反思、积累,从而提升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最后高校要为体验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撑以及制度保障等。
结语
高校产学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和实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了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的需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当地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建立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参考文献:
[1]赵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1):96-97.
[2]张端艳.工商管理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14):220-221.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协同创新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renliziyuanguanli/6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