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发布时间:2022-01-27浏览:次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而科学普及从根本上影响和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创造能力。从时代发展视角,分析当前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在此基础上探讨科普人才的内涵与范围,总结科普人才的胜任特征和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最后对如何建设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进行思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科普人才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N4 [文献标识码] A [ DOI ] 10.19293/j.cnki.1673-8357.2021.06.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赋予科学普及新的历史使命,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的关键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始终是科学普及发展面临的核心课题。当前结合新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意义重大。一方面,进入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对科普人才的内涵和范围要有新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立足新时代,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有必要对科普人才特征和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思考科普人才培养在新时代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下一步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发生着重要演变,全球治理体系及治理规则发生着深度调整,科技创新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若干领域开始成为全球的创新引领者,然而,抢占科技制高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的创新任务依然艰巨。科学普及作为创新之基,承担着应对全球变局和国内发展需要的时代使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因此,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把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的位置。
当前科学普及深入创新价值链,形成与教育、文化渐进融合的发展态势;逐步构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广泛参与,多元化主体的新格局;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正加速推动科学普及方式手段的转型升级。科学普及的内涵不断丰富,包括价值观、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文化、生态文明、国际属性[2]。科普工作日趋复杂,涉及面广点多,国际联动需求频繁。高质量是科学普及发展的主基调,需要与之相协同、相適应的科普人才队伍。因此,新时代科普工作对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质量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工作的关注点。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指出:“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3]20由此可见,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正进入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4],也是新时代科普人才工作的基本遵循。
2 新时代科普人才的内涵和范围
2.1科普人才内涵的分析
随着科普的发展,科普人才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明确科普人才内涵理念与定位,《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科普人才定义为“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5]。这个定义突出了科普人才的“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创造性”“贡献”等特征,从专业基础、创新能力、价值贡献三个维度对科普人才做出了界定。
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对当前科普人才内涵进行分析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是新时代科普人才应具有新的特征。例如,在专业基础维度不能仅考虑科学素质,还应该增加人文素质,重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人文素质包括哲学、历史、文学 、语言、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研究水平和体现出来的内在素质以及人文精神,主要强调逻辑思维、语言文字、人际沟通、伦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人文素养促使科普人才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促使科普人才更好地理解科学普及的发展和时代内涵、更好地胜任科普工作,完成新时代科普领域的重大挑战和重要任务。
二是新时代科普人才界定应突出时代特点。例如,新时代科学普及在提升全球科学共识、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2],这意味着科普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有国际对话与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例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6],因此需要强调科普人才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能力和素质,使科普人才的界定更具有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使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2科普人才的分类和范围
科普人才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科普人才划分为不同类型。已有研究将科普人才按照职业化程度、科普工作组织层级、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等标准进行多维度的分类[7]。如以职业化程度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专职科普人才和兼职科普人才;以科普工作的组织层级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基层科普人才和中高层科普人才;以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及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等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高层次科普人才和一般科普人才;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标准,科普人才可划分为科普创作与设计人才、科普研究与开发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科普产业经营人才、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人才等。在《科学素质纲要(2021—2035年)》中,专职科普人才被划分为科普场馆人才、科普基地人才、科技出版人才、新媒体科普人才、科普研究人才等[3]20。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关于新时代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renliziyuanguanli/61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