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发布时间:2019-12-16浏览:

  摘要:本文基于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变化构建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同时,基于新发展理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核算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探究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有利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以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指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促进技术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其政策含义是,国家应继续实施“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实践证明,不同地区只有抢占人才高地才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期刊

  推荐阅读:哪里有人力资源论文服务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蔡防(2017)认为,中国经济本身就存在问题,其问题不在于增长的速度而在于增长的内涵,即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应当追求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途径。因此,不仅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关注质的变化,在稳增长基础上注重质的大幅度提升。我们的关注点也应该从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

  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许多,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学术界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Schultz T W,1961)。大量的研究关注人力资本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暗含了一个不尽合理却十分方便的假设:不同质的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是完全和对称的(黄燕萍等,2013)。然而这一不合理的假设缺乏对人力资本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低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不断下降,高教育程度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优势日趋减弱。因此,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单纯关注人力资本的数量而忽视人力资木的质量结构并不能准确地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那么,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否也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中国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的变化,木文重点分析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木文运用1997-2016年面板数据,基于五大新发展理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核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同时,用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占比度量教育人力资本结构,考察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可以显著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尤以东部地区显著。在细致处理异常值、内生性问题以及改变教育人力资木结构核算方式之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我们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指标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最后,本文进一步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教育人力资木结构高级化通过促进地区技术转型升级以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在刘智勇(2018)等人对人力资木结构测度方法的基础之上,将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并且用两种方法更加准确地测度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指数。同时,本文从五大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核算了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2)基于以上变量的测度,本文首次从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的视角探索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五个分指标的影响,以验证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3)木文的研究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既有助于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为教育优先和技术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不同地区抢占人才的现象提供了经济学理论解释。因此,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以及合理化的重要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历来都是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领域。国内外已有文献主要从人力资本“量”和“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罗默(1989)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会影响知识创新能力,进而影响技术进步率,从而决定经济增长率。国内一些学者也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人力资本存量的视角考察了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且得出人力资本存量越多越有利于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的结论(岳书敬和刘朝明,2006;雷鹏,2011)。

  舒尔茨(1961)认为人力资本的“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而非人力资本本身所造成。已有关于人力资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打破了不同质的人力资本之间完全替代的关系,将人力资本结构依据不同标准分为以下三种衡量方式:一是将不同受教育年限的人口占比作为人力资本结构代理变量,即人力资本按照高级、中级、低级进行分类(黄燕萍等,2013;廖楚晖和杨超,2007;陈钊等,2004);二是将人力资本结构用劳动者所拥有的技能进行分类,即一般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力资本或者分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和普通人力资本三种(胡永远和刘智勇,2004;刘榆等,2015;郭志仪和杨骁,2010);三是在比较不同国家间或者一个国家东、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差异时,一些研究者利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地区人力资本,然后通过测算教育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核算人力资木结构指数(Castello&Domenech,2002;李秀敏,2007;魏下海和李树培,2009;杨俊和李雪松,2007;Thomas et a1,2001)。前两种人力资本结构衡量方式没有将人力资本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而是将人力资本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种类,分别考察不同種类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此同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的人力资本结构指数的实质是反映国家间或区域间教育不平等的指数,与本文所要考察的人力资本结构并非一个概念。因此,本文借鉴刘智勇(2018)等人从整体考虑各级人力资本相对变化,并将人力资本的不同层级进行更细致的划分,通过向量夹角公式构建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指数。

  以上有关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大多考虑人力资木结构对经济增长“量”的影响,相对忽视了对经济增长“质”的提升。部分文献考察人力资木存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其中经济增长质量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衡量,并且得出人力资本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Islam,1995;王志刚等,2006;许和连等,2006)。与此同时,已有文献考察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孙海波等,2018;张国强,2011)、对缩小收入差距的影响(赵芳等,2015)、对创新的影响(纪雯雯等,2016)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姚旭兵等,2017)等。以上文献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创新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也是经济增长“质”的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将关注点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高质量发展的实證研究相对较少,一般是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理变量,并且使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经济增长质量情况(林春和孙英杰,2017;王群勇和陆凤芝,2018)。然而,单纯考虑经济增长质量远远不及经济发展的概念(钞小静和惠康,2009),经济发展不仅强调经济增长,也关注与其相关的方方面面,正如上文中提到的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差距、创新、城镇化水平等等。因此,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数据测算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本文首次考察人力资本结构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上文献的总结,我们不难提出以下可以被验证的假说:

  假说1:人力资本结构越高级越有利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教育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机制分析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速形成。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必然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即在传统的增长动能变弱的同时,创新作为新动能开始蓄势待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又离不开技术转型升级。已有文献表明,技术进步正在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王立国和高越青,2012;付才辉,2015;徐文舸和龚刚,2015)。

  然而,技术转型升级的实现又是以高水平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廖楚晖和杨超(2008)在研究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文献中提出,低水平人力资本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进而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朱承亮(2009)等以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并且发现人力资本增加会显著提高技术效率。顾婷婷(2016)等认为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彭国华,2007;Jerome et al,2006)。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木文从劳动力的供给侧考虑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力资木结构越高级,创新型人才越多,越有利于实现技术转型升级。同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下,技术转型升级必然带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可以被检验的假说:

  假说2:人力资本结构越高级越有利于技术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变量、模型与数据

  (一)教育人力资本结构的度量

  木文借鉴刘智勇(2018)等人测度人力资木结构高级化的思想与方法,采用向量夹角来测度不同年份人力资木结构。

  首先,根据就业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构建人力资本空间向量。本文借鉴纪雯雯和赖德胜(2016)以财政承担力度形成的教育层级结构作为划分人力资本结构的依据,将人力资本按照受教育程度分为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包含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类,构建三维的人力资本空间向量X0=(x0,1,x0,2,x0,3)。

  其次,选择单位向量组X1=(1,0,0)、X2=(0,1,0)、X3=(0,0,1)作为基准向量,计算人力资本空间向量X0与基准向量X1、X2、X3的夹角θj(j=1,2,3):

  其中,xj,i表示基本单位向量组Xj(j=1,2,3)的第i个分量;x0,i表示向量X0的第i个分量。

  最后,木文通过变异系数法和赋值法两种方法确定夹角θj的权重,并将所有夹角加权求和,计算人力资木结构指数:

  我们以θ1为例,由式(1)可得:

  由于反余弦函数是单调减函数,因此,由式(3)可以直观地得出:义务教育阶段人力资本占比x0,1的值越小,相应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本占比x0,2、x0,3越大,则B越大,相对应的人力资本结构(Hstruc)指数越大,人力资本结构越高级化。与此同时,当两个地区θ1的值相同或相近时,他们之间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仅考虑某一类人力资本的影响(θj)难以准确刻画人力资本结构。因此,本文对各类人力资本的影响(θj)进行加权求和以区分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度量

  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并且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从经济结构与稳定性、科技与创新、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民生福社与成果分配等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钞小静和任保平,2011;李强和魏巍,2015)。鉴于主成分分析法在确定指标权重和反映基础指标贡献方面更有优势,本文以詹新宇和崔培培(2016)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从效率与创新、结构协调和稳定性、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全面开放、成果分配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五个维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基础指标的权重,综合测算1997-2016年中国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技术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renliziyuanguanli/4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