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管理类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来源:期刊VIP网所属分类:人力资源管理发布时间:2018-03-17浏览:

  下面是两篇资源管理类论文投稿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以及具体内容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第二篇论文介绍了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研究,分析了审计质量对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缓和调节作用。

西部资源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为了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以及具体内容,及时给予单位决策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还要及时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探讨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流程化,与此同时促进了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是以基础设施、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作为支撑,构建科学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包括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综合管理体系、内外网门户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网络信息化应用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建设主要任务之一。

  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单位领导对员工的关心不够,员工有时体会不到归属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被动,不自信,积极性不高。在为员工提供关怀方面,人力资源主要是实现对单位内部事务的及时处理,因此传统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未取得良好的成效。构建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信息技术作为强大支撑,通过采取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

  2.1分支机构不同引起科研项目编制方式的不同

  由于分支机构所在地区大多不同,因此这些分支机构为了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所需要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其组织框架、编制流程也有所不同。现阶段事业单位大多是采用统一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选拔,如上所述地区不同,相应的科研项目编制工作应该根据分支机构实际情况来进行明确[2]。

  2.2管理内容随管理需求变化而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会随着管理需求变化而变化,比如需求部门变化引起统计规则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正确描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并针对单位内部员工信息档案,根据员工类别的不同来进行员工属性划分,比如:职务,学历,专业,职称等。另外为了更好的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及时增加员工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情况,紧急联系人资料方式等有关信息。

  2.3管理模式随着内部环境而变化

  信息时代下,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应对时代变革,不断改变管理模式,从而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对职工的有效管理。比如事业单位的激励制度要根据不同时期员工具体表现对其内容作出合理调整,这样做可以及时吸收更多的人才,为职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采取嘉奖、鼓励等措施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3信息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构建

  为员工发展及时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这样做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单位内部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并及时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及时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其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控过程中,只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才能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3.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事关系,组织管理,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招聘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员参与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决策者,员工,部门负责人等人员主动参与,基于内部人员的大力支持从而构建一个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积极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3.2基于不同角色的运用

  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的重点是,保证不同角色的职责和权利不同,在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处理中需要做好这四点。

  3.2.1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在系统模型构建中需要对不同硬件平台,角色,业务类型进行专业权衡,及时形成一个抽象的业务流程引擎,从而能够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事务,同时也可以为单位内部其它事务提供正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3.2.2自定义管理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流转事务很多,常见的有:员工入职离职,内部岗位变动,学历职称变更,职位变动等,但是这些变更事宜的依据却不同,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需要以不同单位作为依据,并及时对不同单据内容进行自定义,继而根据单位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制定与之相应的管理内容。

  3.2.3自定义流程节点由于业务不同因此资料审批程序也不同,在传统的人力资源资料审批中需要先梳理流程,将节点进行明确,然后再依次完成组织架构,部门岗位调整,在信息化时代,单位事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要满足管理事务不断调整的需求。3.2.4流转结束后将数据自定义单位事业的人事业务系统要满足这些要求:支持不同业务流程,将数据进行自定义,及时发起下一个事务,例如当单位内部员工入职后,人力资源管理要及时完成定岗,确定薪酬,做入职培训等任务,这些任务的具体落实需要用户来进行数据流转方向自定义。

  3.3体系架构建设

  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也是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单位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来构造分布式的系统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对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此过程中是通过应用程序将信息及时发送到用户端。信息化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核心,必须及时实现体系架构接口和统一契约。该系统在满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同时,可以及时向最终用户提供相应服务[3]。在前期的系统构建中必须要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业务需求,并在系统平台建设和业务需求变化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系统业务信息量,这也是信息化人力资源平台管理的重要环节。

  3.4平台化管理模式的调整

  在信息化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会随着内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事业单位来说,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因此要及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进行平台化管理模式的合理调整;同时在现代化人力资源建设中主要了采取自定义管理方式,确保了平台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灵活性,有效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内部管理现状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样做有助于对员工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升平台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3.5量化指标管理

  当职称,学历,职务等量化指标都完成后,需要落实员工薪酬发放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实施了绩效工资,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事务,如:职业素质,绩效等,一定要及时实现对这些指标的量化分析,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这也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利用模型来对管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而保证管理指标量化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量化指标和评价平台可以由用户进行自行调整。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霞,周佳彬.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7,39(1):56-67.

  [2]周静,黄冰,陈川,等.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建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4(5):139-141.

  [3]马春艳.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经济师,2013(11):244.

  作者:李慧 单位: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选择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审计质量对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缓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高水平的独立审计可以缓和自由现金流剩余对盈余管理的正向激发作用。

  关键词:审计质量;自由现金流剩余;盈余管理

  一、引言

  盈余管理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下降,进而侵害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阻碍社会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这也是盈余管理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引起我国资本市场监管部门、规则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云南绿大地、南纺股份、万福生科和海联讯等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和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以粉饰报表、操纵利润为主要特征手段的盈余管理的危害性逐渐为公众所广泛认识和谴责。众多周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然产生自由现金流剩余,而这部分满足企业再投资需要之外的现金流量一旦被职业经理人操控用于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就必然激发和催生更多掩盖不当行为的盈余管理,衍生背离投资者目标和企业整体价值的利益侵害。

  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显得格外重要,独立审计自然成为了上市公司洞察和约束盈余管理的最有效手段。而美国安然、日本奥林巴斯和我国银广厦、郑百文等会计审计丑闻事件,都从不同侧面告诫世人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审计之于盈余管理抑制作用的发挥程度,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才能够降低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削弱因自由现金流剩余而引发的盈余管理程度,从根源上防止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审计质量和自由现金流剩余两个角度出发,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特别是尝试从审计质量的角度探索研究自由现金流剩余加诸于盈余管理的作用,研究审计质量在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关系中的弱化缓和作用,以期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和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再上一个新水平,双管齐下抑制和约束企业盈余管理滋生蔓延势头,切实维护我国上市公司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审计质量是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第三方独立审计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整体效用都在于被审计企业财务报表去伪存真,减少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保障股东、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缓解因委托代理而衍生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规模大小和水平高低上参差不齐,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出于规避潜在诉讼风险和审计失败丑闻所带来的声誉伤害,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执业能力保障上都更有可能甄别揭露财务错报、漏报及造假现象和恶意盈余管理行为。从国外情况看,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更胜一筹;从国内情况看,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审计独立性方面要明显优于非十大事务所。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假设1:假设1:同等条件下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国内外很多研究自由现金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学者都认为,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是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动因。大量自由现金流在低成长性公司的沉淀留存,是滋生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温床,在拥有大量现金支配权且无需向外部投资者披露用途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投资无利可图甚或收益为负的项目。而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对管理层的评价多是基于财会数据,上述过度投资和滥用现金流情况必然在期末财务报告中有所体现。为了隐藏和掩饰不良投资所造成的对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管理层会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虚增利润。因此,自由现金流剩余越高,企业的相关代理成本就越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出于研究结果精确性和完整性考量选取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来检验企业审计质量、自由现金流剩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减少异常数据干扰,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如下的筛选:(1)考虑到金融保险业财务报表与一般企业差异性太大,因而全部剔除;(2)剔除ST及*ST的上市公司;(2)剔除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通过筛选共得到936家上市公司的3699个有效研究样本。本文数据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前期数据处理采用了SPSS16.0和Excel2016软件,后期实证研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14进行了数据的处理。为控制极端值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水平上进行了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企业的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符号DAC进行描述。考虑到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弹性更大、可操作性更强的应计利润的调整来实现。因此,本文选取可操纵应计利润(DAC)来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并使用琼斯模型来估计非可操纵应计利润,得到的残差即为可操纵应计利润。

  (2)解释变量。本文选择自由现金流剩余作为解释变量,并用符号SFCF进行描述。本文以企业自由现金流留存和成长性两个标准来衡量样本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过剩程度。自由现金流由“当年营业利润与折旧费用之和,减去税费和财务费用”得出,成长性由“企业当年的营业收入与上年营业收入之差比上年营业收入合计”得出。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大于样本中位数,且成长性低于样本中位数则取值为1,其他样本企业取值为0。

  (3)调节变量。本文选择审计质量作为调节变量,并用符号AuditQuality进行描述。以是否经过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为衡量标准,经过十大所审计的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4)控制变量。借鉴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前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本文模型选择加入了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净利率(ROA)、市净率(P/B)、审计委员会独立性(IndAudit)和应计利润与上年初资产合计之比的绝对值(AbsTAC)六个控制变量,并引入年度(Year)和行业(Industry)两个虚拟变量。各主要变量的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在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中位数与标准差方面进行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所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可操纵应计利润DAC的均值和中位数都趋近于0,而样本标准差接近0.5,最大值为2.1081,最小值为-15.9726,表明936家样本企业之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异性较大;自由现金流剩余SFCF的均值为0.1922,表明有19.22%的样本企业拥有过剩自由现金流,存在较高的代理成本问题;审计质量AuditQuality的均值为0.1711,表明17.11%的样本上市企业是由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Size的最小值为19.8907,最大值为28.2028,均值为22.4106,标准差为0.8997,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总体差距不大;资产负债率Lev的最小值为0.0203,最大值为5.9716,均值为0.5087,表明样本企业在资本结构和资金杠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负债水平总体可控,融资倾向偏于保守;总资产净利率ROA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401和0.0299,两值相差微乎其微;市净率P/B的均值为4.6082,最大值1599.9391与最小值-61.0909悬殊极大,表明样本企业之间的投资风险差异性很大;IndAudit的均值为0.2611,表明现阶段我国上市企业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偏低。

  (二)相关性分析

  为初步检验本文的假设和变量选择是否合理,本文对主要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由于样本期间较短,检验时不作分类。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所示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看,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表明各主要变量并无相互多重共线性问题,变量的选择较为合理的。审计质量AuditQuality与可操纵应计利润DA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9,且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显著负相关,即审计质量越高越能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1是成立的;自由现金流剩余SFCF与可操纵应计利润DA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1,且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即自由现金流剩余较高导致的代理成本增高容易激发和衍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2是成立的。控制变量方面,所有控制变量均与可操纵应计利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

  (1)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为验证假设1的正确性,本文以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可操纵应计利润为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为解释变量,利用模型1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其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所示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调整后的R2值为0.2518,远大于0.1,表明研究数据与模型1之间的拟合度较好,模型1的构建是合理的。同时,审计质量AuditQuality与可操纵应计利润DAC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367,且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两者之间显著负相关,即高水平的外部独立审计监督可以限制约束被审计企业的盈余管理实施。

  (四)稳健性分析

  为检验本文所构建模型的稳健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稳健性分析:以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作为新的衡量标准,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取值为1,标准无保留意见取值为0,分别代入模型1和模型3,得出的回归分析结果与本文的研究结论大体保持一致;也有的学者在测算盈余管理水平时采用取残差绝对值的方法,即利用非可操纵盈余利润偏离总应计利润的程度来度量盈余管理程度,本文尝试将残差绝对值分别代入三个模型进行测试,发现得出的研究结论仍与之前保持一致。以上替代测试都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是稳健的,得出的研究结论也是可靠的。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择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自由现金流剩余和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审计质量对自由现金流剩余引发的盈余管理的削弱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即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显著负相关。第三方独立审计可以鉴证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最大程度地降低会计信息错报漏报和舞弊的可能,有效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衍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保障股东、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审计质量的高低对上述作用的发挥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外相关研究普遍证明,不同规模和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审计质量差异,高素质审计人员为规避股东诉讼和维护自身声誉,其高质量的审计更能够甄别和报告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的差错及非正常行为,更有可能拒绝为有问题的企业客户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作者:周亚蕊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推荐阅读:《西部资源》是由内蒙古国土资源厅主管,内蒙古国土资源信息院主办的一个立足于内蒙古,反映西部各省(区)市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综合性彩印双月刊,内容以土地、矿产资源为主,涵盖测绘、森林、草原、环境、旅游、地理等各方面。

期刊VIP网,您身边的高端学术顾问

文章名称: 资源管理类论文发表范文(两篇)

文章地址: http://www.qikanvip.com/renliziyuanguanli/43979.html